古典不乱弹:欧阳的24堂古典音乐课

古典不乱弹:欧阳的24堂古典音乐课
作者: 欧阳
出版社: 天津人民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古典不乱弹:欧阳的24堂古典音乐课
ISBN: 978720117467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年轻的巴赫 真挚的音乐 《为送别亲爱的哥哥而 作的随想曲》 德国音乐家约翰·塞巴斯 蒂安·巴赫如今被尊称为“近 代音乐之父”。可是巴赫在 生前却从未得到过“音乐之 父”的美誉,他自己也从未 做过成为音乐史上“开山宗 师”的美梦。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生 于1685年3月21日,出生在 图灵根的爱森纳赫,是家里 的小儿子。他的父亲也叫约 翰,中间名是安布罗休斯, 是一位口碑很好的器乐演奏 家。巴赫的“老祖”,也就是 第一代巴赫叫法伊特·巴赫 ,是职业面包师,也是一位 音乐爱好者。据说他的这位 叫法伊特的“老祖”在准备做 面包的原材料时,也就是在 磨坊里研磨玉米的时候,经 常把吉他——其实是鲁特琴 带在身边,在嘈杂的环境中 随性弹奏,自得其乐。巴赫 的太爷爷叫汉斯·卡斯帕·巴 赫,是“老祖”法伊特·巴赫 的孙子。汉斯·卡斯帕·巴赫 的儿子,也就是巴赫的爷爷 ,叫克里斯托弗·巴赫。后 来,爷爷有了一对双胞胎儿 子,其中一位就是巴赫的父 亲安布罗休斯,另一位是巴 赫的伯父、安布罗休斯的双 胞胎哥哥约翰·克里斯托弗· 巴赫,用了他爷爷的名字做 中间名。巴赫的父亲和伯父 长得像极了,据说连巴赫的 妈妈和婶婶都只能通过衣裳 来辨认丈夫。巴赫的妈妈叫 伊丽莎白,虽然跟英国皇室 名字一样,但这个伊丽莎白 只是个牧羊姑娘。 作为“音乐世家”的成员 ,巴赫很早就接受了音乐教 育。不过在那个年代,即使 不是以音乐谋生的家庭,欧 洲的小孩也几乎都在刚刚学 习识字的时候就开始了音乐 练习,要么学习演奏羽管键 琴,要么学习演奏小提琴, 反正得会一件乐器。在当时 的欧洲,不会演奏乐器的小 孩就像现在不会用手机的小 孩一样,是很难加入“朋友 圈”的。 老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 家”。巴赫虽是家里的老幺 ,但并不富裕的家境,以及 不高的社会地位让他很早就 懂得了生活的艰辛。 巴赫在九岁的时候就失 去了母亲。这个打击对小孩 子来说已经算得上晴天霹雳 。雪上加霜的是,他母亲去 世仅七个月后,父亲就再婚 了。但再婚后没过几个月, 巴赫的父亲也去世了。 短短一年多一点的时间 ,父母相继去世,刚满十岁 的巴赫成了孤儿。 他的继母并没有为他的 父亲“守节”,很快就再度嫁 人,这一下子,巴赫就无法 再在这个“家”里住下去了。 好在他的大哥约翰·克里斯 托弗·巴赫当时已经二十四 岁,在奥尔多夫做管风琴师 。克里斯托弗承担起了照顾 弟弟们的责任,巴赫和十三 岁的哥哥雅各布一起来到了 大哥的家里。当时克里斯托 弗的年薪是45个金币,外加 几捆木柴、几袋白面,还有 一些其他的福利,可以维持 自己和弟弟们的生活。 巴赫和雅各布入读了当 地的学校,并在大哥的指导 下学习音乐。当时,大哥的 家里有很多非常珍贵的乐谱 ,可是大哥把它们都锁在柜 子里,不许弟弟们偷看。 怀着对美好音乐的渴求 之心,小巴赫每到月圆之夜 ,总要想办法偷偷溜进大哥 的房间,从铁栅栏后用纤细 的小手小心地摸出大哥珍藏 的乐谱。然后,轻手轻脚地 回到自己和哥哥雅各布一起 住的阁楼上,伴着月光,抓 紧时间抄写乐谱上的美妙旋 律。抄写的时候,不仅要担 心大哥会随时发现,还不能 惊动同在阁楼里熟睡的哥哥 雅各布。 小巴赫的“冒险”只能在 月圆之夜进行,因为只有满 月时的月光才足够明亮,否 则就要点上蜡烛抄写乐谱, 他的兜里可没有买蜡烛的钱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