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难题之谜(精)

电车难题之谜(精)
作者: (美)弗朗西丝·默纳·卡姆|编者:(美)埃里克·拉科夫斯基|译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37.80
折扣购买: 电车难题之谜(精)
ISBN: 9787301301364

作者简介

  [美]F.M.卡姆,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哲学与公共政策讲席教授,近期代表作包括2010年出版的《复杂伦理学》与2013年出版的《生命伦理学方案》。埃里克·拉科夫斯基(Eric Rakowski)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尔巴赫信托与财产法讲席教授”(Halbach Professor of Trust & Estates Law)。他的哲学研究主要涉及在并非所有人都能获得帮助时应该帮助哪些人的分配正义问题,以及生物医学的伦理问题。他还是《同等正义》(Equal Justice,牛津大学出版社,1991)一书的作者。译者常云云,法学博士,副教授,我社出版图书《要命的选择》《谁来守望言论》等图书的译者。

内容简介

讲座一:谁改变了电车的方向? 1 一些被称为行为效果论者(act-consequentialist) 的哲学家们相信,只要更多人幸存下来属于更大的善好, 那么,任何人采取行动以保全更多的人就总是正当的。而 非效果论者却否认为获取这种更大善好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都是正当的,尽管他们并不否认行为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确 实与行为正当性彼此关联。为了论证其观点,非效果论者 提出了“器官移植案例”(Transplant Case):假如一 位医生杀死一个健康者,那么,他就可以利用这个人的器 官来获取我们假定的那种更大善好——挽救五个病入膏肓 之人,而且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道德相关的所有方面都与 那个健康的人相互平等。(参见示意图1。这两个讲座的相 关案例示意图附在本书第103-109页。*)而我们凭借直觉 就会知道,医生为了挽救五个人而杀死一个人的行为是不 被允许的。 但哲学家菲莉帕·富特却认为,许多非效果论者甚至 也会允许在下述案例中杀死一个人以保全五个人:一个司 机驾驶着一辆失控的有轨电车(trolley,富特称之 为“tram”),明显就要冲向并撞死轨道上的五个人。能 够避免撞死这五个人的唯一办法是司机把电车变换到另外 一条轨道,并且撞死在道德相关的所有方面与这五个人中 的每一个都彼此平等的另外一个人。(“司机的两项选择 案例”见示意图2,水平短线代表了电车。在所有示意图中 ,都允许电车从所在轨道退回并变换到另一条轨道。)有 些非效果论者很难理解,为什么在这个案例中允许而在“ 器官移植案例”中却不允许杀人,尽管它们都是关于杀死 一个人以保全五个人的问题。他们认为,电车难题就是要 对其中的奥秘予以阐释。(当朱迪思·汤姆森引入“电车 难题”这个称谓时,她确实是用来提出如何对这两者予以 辨析的问题:允许富特案例中的司机改变电车方向与不允 许“器官移植案例”中的医生杀人。) 然而,这个关于电车难题是什么的建议,不应当被狭 隘地理解为它仅仅关切这两个案例,而非结构类似的所有 案例。例如,人们有可能面对这样的问题:尽管通常不允 许为避免其他人受到威胁而去杀人,但是否允许让电车脱 离轨道而滑上一个斜坡,并且冲向远离轨道的另外一个人 ?或者类似的其他问题:尽管不允许为避免繁华都市受到 威胁而以其他方式去杀人,但是否允许改变洪水或无人导 弹的行进方向,以便将其从这座城市引向人烟稀少的乡村 小镇?如果只是一大群或一小群人将要受到严重损害而并 非其生命危在旦夕,我们面对的就是同样的问题。为了便 于论述,我要用“器官移植案例”和“电车案例”两个名 称来说明这种一般性的问题。 如果按照我目前的描述来理解电车难题,那么,在更 为广义的层面上,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一项对非效果论 者提出的挑战。后者以某种粗略的方式提出,当我们为了 获取更大善好而伤害不具威胁性的人时,存在着一种被称 为边界约束(side-constraint)的限制。它不只是获取 更大善好的妨碍因素,更被认为是比获取更大善好优先的   获誉“电车难题女神探”的哈佛大学教授 弗朗西丝·默纳·卡姆担纲主讲,她与担任评议人的“电车难题奠基者”朱迪思·贾维斯·汤姆森、规范伦理学大师托马斯·胡尔卡、超级公开课“死亡”掌舵人谢利·卡根这三位当世顶尖的哲学名家同台争辩,合力探究著名伦理话题“电车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