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要好诗(唐宋诗百句)(精)
作者简介
胡晓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在近代诗学、思想、江南文学等方面有系列研究成果。著有《中国诗学之精神》《诗与文化心灵》《文化的认同》等多种。
内容简介
落 花 — 落花的政治意象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李龟年是盛唐时的宫廷乐师。和平年代里,他常常出入于皇室贵族们的盛大宴会,老杜就是在那里远远地看见他的。他的音乐是人们有关一个伟大时代的集体记忆。所以,在诗人的心中,李龟年代表了诗人全部的国家认同、青春想象和人生理想。 然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大乱,著名乐师雷海青毁了乐器。李龟年与文武百官一样流落他乡。孔子说,鲁国衰亡的时候,他的那些音乐老师,去齐国的,去楚国落花的,还有入了黄河的,入了大海的,乐官四散呀。文明毁灭,人道崩坏,不胜云天苍凉之悲。 从兴象的角度看,“ 落花”与“ 江南”是此诗的关键,写出了文化、美好的时代、家国一体衰亡的深深感叹。 中国诗歌讲“ 兴”,有当下性、真实性,写诗时刚好发生。杜逢李恰在江南暮春时节,落花寄托故国之思、家国之思,暗含着忧患意识和士大夫的悲哀。“ 又”,原先是在那样的场合那样的时间相遇,而今在落花时节又见面,无奈、伤怀、感叹并不表露,却已包含在一个“ 又”字之中,与第一、二句所写相对照,写出两次见面的极大反差。 宇文所安的《追忆》中提到,中国诗歌注重往日的价值,故追忆的作品很多。这首诗便是一个例子,一个“ 又”字表面上只是一次重复,实则用以掩盖重逢时的悲凉与感伤。 江南时空有双重身份:一者透过时空两人又回到盛唐的繁华;一者是真实的“ 安史之乱”以后暮春的江南相逢。宇文所安提出“ 透明的面纱”:蒙着面纱反而能更多地诱惑人们更多地看。此诗中,千言万语用一句话带过,用景来载情,用画面作一层神秘的面纱,使人更想深挖下去:他们所要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但是宇文所安忽略了的,是诗的政治性,诗与文化心灵的深刻联系。在这首诗里,落花是故国的象征,也是诗人怀抱的象征。 更重要的是,落花的意象,从屈原、杜甫之后,变成了中国诗最重要的政治诗意象之一。凡是感叹时代、国族的衰亡,都会用到这个意象。最有名的近代诗案,就是王国维去世前写在扇子上的落花诗,那已经有更现代的、也更深刻的政治文化意蕴了。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一本继承中国传统摘句批评的传统,以唐宋诗歌名句来透视中国文化精神的鉴赏之书。作者萃取了唐宋诗中诸如风烟、海日、羌笛、何须、夜阑、却嫌、夜归、烟雨、扁舟、只恐、一棹、秋鸿、梦觉、笑拈、与谁等点睛之辞,加以简约点评,既强调了中国诗人的灵性表现,更在不同诗句的对比中,富有张力地呈现了中国诗歌与中国文化精神的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