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喝彩

热烈喝彩
作者: 张发财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热烈喝彩
ISBN: 9787553815923

作者简介

张发财,原名陈芳茗,平面设计师、历史爱好者,网络作家。1977年出于黑龙江省绥化市青冈县人,现居南宁,首部作品《一个都不正经》曾风靡一时。他善于在历史的犄角旮旯里寻找对象,以生猛逗趣的方式脱去历史的层层伪装。最新作品《历史就这七八样》《十三不靠》《人五人六》。

内容简介

一 绑 架 松花江是一块巨大的、晶莹的皮冻儿。陈牧之起身时发现天地白茫茫一片,雪毛茸茸、亮晶晶地散发出耀目而细碎的光,像他同学何家干的文章写的一样,“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1898年,中国有两条铁路开工,一条是北京到楚州的卢楚铁路,另一条是连接欧亚两大洲的东清铁路。 东清铁路这条与国际接轨的线路很快就竣工了。作为线路的枢纽,原本属于荒凉之地的哈尔滨骤然间楼阁连云,商肆林立,仅仅几年就已成为国际性商埠。俄国人、波兰人、日本人、英国人、美国人随之而来,三十几个国家的十数万侨民聚集这里。在这座众多异国人涌入的城市里,会有种置身于“五色大拉皮”的感觉,本无瓜葛的黄瓜、粉丝、香菜、肉丝,生生的,涩涩的,倔强又绚烂地生拌在一起。磨合、羁绊、纠葛它们的,就是那大拉皮一样长长白白的松花江。 陈牧之正在翻译一首古里古怪的诗或者词,实话实说,他根本不懂是什么意思。这首类似“三句半”的作品是这样的: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作品出自陈牧之的老师颜幾道之手。颜先生说自己翻译好了英文,要陈牧之译成日文即可。陈牧之按照英语的意思随手译成日语,写好后装进信封。或许是老师的三句半勾起了诗兴,他又乘兴填了一首,也不在乎到底是宋词还是元曲: 雪飘飘, 风萧萧, 天给地, 做了一件貂。 雪停了,天给地刚做好的貂儿,被炸了一身黑窟窿。 已进腊月,有按捺不住的小孩开始放鞭炮了,叼着烟的陈晓卿一脸坏笑,踱到撅着屁股点火的小孩身后,一脚把他踹翻,扬长而去。小孩爬起来见是陈晓卿,高兴得像一只泰迪追上去,抱住陈晓卿的腿一通乱拱,边拱边喊:“彪哥彪哥,带我去逛窑子!” 十四岁的陈晓卿是中国大街第二名人,一出生就带有传奇色彩。 东清铁路开始修建时,松花江涌上一堆碎白的浪花,随着白浪又涌上一堆面无血色的白种人。街上的中国人本来就不太多,又有不争气的,或嫁或娶,几年后香蕉剥皮一般,一街人开始不像话,白得背祖忘宗。陈晓卿浓墨重彩诞生,算是扳回了国家、民族乃至人种尊严,虽然这尊严有点流于表象和形式主义。 陈晓卿出生时肤色很满足黄种人自尊心,是典型的亚洲新生儿那种粉黄。天降大任的征兆半个时辰后开始显现。他的爷爷接过这个孙子时,肤色还是粉黄,忽然开始发生变化:小婴孩从眼圈开始发黑,先是细细的一圈黑眼线,继而扩张成黑眼圈,黑眼圈继续蔓延,看起来就有点像哈士奇了,俄而蔓延成熊猫,继续高歌猛进,整个脑袋像削过皮的隔夜苹果一样,密不透风地黑透了。 老头积淀贮存一肚子的优美感叹词“噫”“吁”“呜呼”,被这自带滤镜自我渲染生猛诡异的黑击退,母语脱口而出:“哎呀妈呀!” 大概造物主也有点不好意思,便又多给了陈晓卿一点“白”。陈家对这附送的恩赐并不领情,这个“白”,是小黑孩有点儿白痴。所谓“有点儿”,不是傻得天翻地覆暗无天日,只是心眼缺了一点。所幸面相上看不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小黑孩的窗口永远止于潘金莲初见西门大官人时撑窗棍刚伸出来的那一刻,只开一条缝,笑眯眯撩人的一条缝。 陈晓卿自脱离母乳以后,便在吃的领域爆发出无人能敌的天赋。若掀开他的天灵盖,脑结构就是一条盘踞着的贪吃蛇,和他的名字“晓卿”倒是般配,只是少了许仙和白素贞。这孩子的神奇之处是,但凡入口的东西,转瞬就能辨识出产地和品质。不光是食物,连中药舔一下也都能说出产地,最夸张的是“人中黄”竟能分出男女,或是不男不女的太监。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1.知名历史作家张发财全新力作,李健、封新城、陈晓卿、马伯庸、东西、鬼子、凡一平、韩景龙、阿丁、方磊盛赞推荐。 2.一本轻松有趣的虚构小说,悬疑味道十足,随着剧情展开,各色人马各色势力纷纷登场,斗智斗勇,很有看点。 3.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文笔诙谐幽默,读来令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 4.复古文艺装帧,内外双封设计,特色模切工艺,护眼双胶纸,收藏级印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