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佐斯的数字帝国](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4/18/20221124185130120.jpg)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贝佐斯的数字帝国
ISBN: 9787111646853
作者简介 拉姆·查兰(Ram Charan) 全球管理大师,被《财富》杂志称为“当今指导企业成功发展的一派宗师” 过去50年,他服务过许多全球领先企业的企业家、高管及董事会,被誉为企业家的终极智囊。他的客户包括:通用电气、杜邦、3M、Verizon、诺华制药、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印度塔塔集团等。 在杰克·韦尔奇担任通用电气公司掌门人的20年里,查兰一直伴其左右,为其保驾护航。 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已完成著作27部,如《领导梯队》《CEO说》《执行》《求胜于未知》及《高潜》。 杨懿梅 咨询顾问、企业家教练 与全球管理大师拉姆·查兰一起,为中国企业提供企业转型、战略执行、业务创新、组织人才、公司治理、家族传承、家族接班人培养等服务。 曾就职于麦肯锡咨询公司、贝恩资本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咨询和投资领域有20年的丰富实战经验。 毕业于哈佛大学、清华大学。目前,为清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球MBA项目授课。
从1994年创立至今,亚马逊25年的成长历程,毫无疑 问是令人惊叹的,也是令人钦佩的。 与很多只成功一次,之后就靠吃老本的企业不同,亚 马逊在最初安身立命的业务基础上,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 创新与颠覆,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成长。 亚马逊从图书开始,从单品类电商开始,不断拓展业 务边界,不仅打通了线上线下,还构筑了遍及全球的平台 生态,通过基础设施对外服务,从服务个人客户(2C)做到 了赋能企业客户(2B),还进入智能硬件、智能语音、金融 服务、本地服务、游戏、影视、娱乐,乃至壁垒极高的医 疗 2018年,亚马逊总收入已高达2329亿美元,折合人民 币超过1.6万亿元。公司市值一路飙升,于2018年9月4日 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虽然之后亚马逊公司市值有所波动, 但仍然保持在9000亿美元上下,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四家公 司之一,其余三家为微软、苹果及谷歌。 即便业务体量如此大,亚马逊也没有放慢快速增长的 脚步,它的下一个目标是收入万亿美元,因为放眼全球, 放眼很多客户体验还不够极致的领域,放眼现在还没有被 发明创造出来的全新领域,其成长空间是无限的。 业务增长,离不开组织支撑。超快速的业务增长,需 要超强大的组织支撑。否则就会出现,跑着跑着,组织就 散了架、脱了形的情况。 那么亚马逊的管理体系是什么,一究竟有什么过人之 处呢? 亚马逊管理体系,是什么 通过对亚马逊多年的追踪研究,我们认为亚马逊管理 体系是由六个关键模块组成的。每个模块都是整体系统的 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每个模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关 系。 如果把每个模块逐一拆解,细细剖析,你就会发现亚 马逊的管理思想和深层逻辑,与大家司空见惯的许多传统 做法的确有很大的不同。有些大家熟悉的口号,在我们看 来是喊完了也就完了的事,亚马逊却是非常认真的,而且 真的以系统性的方式不折不扣地做到了。 模块1 业务模式:痴迷客户,拓展边界 不少企业号称客户第一、以客户为中心、但落到实处 的残酷真相是:以老板为中心、以对手为中心,或者以股 份涨跌为中心。说是要看长远,但当期业绩指标的压力就 摆在那里,所谓长远,大多就是两三年。 亚马逊在构建其业务模式时,始终聚焦核心,坚持痴 迷客户、为客户创造、长线思维、投资未来,不断探索全 新模式,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贝佐斯经常提醒大家:客户是亚马逊最宝贵的资产; 对客户,要永远保持敬畏;亚马逊不仅要满足客户不断提 升的 要求,还要为客户发明创造,给客户带来惊喜;一切 都要看长远,衡量亚马逊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是,能否为 股东创造长期价值;投资未来比当期盈利更重要。 模块2 人才招募:极高标准,持续提升 “人才为先,以人为本”之类的口号,大家都不陌生 ,然而有多少企业能够清晰定义人才标准,在识人用人方 面肯投入大量的精力,不仅有详细的书面记录,还有从招 聘到入职,再到之后发展的端到端的持续跟踪及数据分析? 亚马逊始终坚持对人才招募的极高标准,通过严谨的 招聘流程、精心设计的自我选择机制、独具特色的用人留 人方法,打造自我强化的人才体系,持续提升组织整体的 人才水平。 亚马逊要的是既创新又实千,内心强大,特能扛事, 特能抗压。而且极具主人翁精神的人。在招人时,不仅要 严格把关,还要确保招人标准的持续提升。 在亚马逊,招人被视为最重要的决策,因为其管理者 深知,企业成败的关键在于人。贝佐斯经常说:你的人, 就是你的企业。人不对,再怎么补救都没用。 模块3 数据支撑:聚焦于因,智能管理 几乎所有企业都定业绩指标,都做数据分析,都有各 种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然而,在很多企业,内部信息流动 相当不畅,往往条块割据,层级不通,而且非常滞后,有 些问题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个季度才能暴露出来。 ……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