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彩精华版)/美丽国学

四书五经(全彩精华版)/美丽国学
作者: (春秋)孔子//子思//(战国)孟子|译者:向回//关小彬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29.90
折扣价: 19.22
折扣购买: 四书五经(全彩精华版)/美丽国学
ISBN: 978755028605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大学之道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 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 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 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 ,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 有也。 赏析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针对小学而言的,小学是教 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则是教人如何为人。本章提 出的是《大学》中的根本宗旨:三纲领“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整个 《大学》的中心思想。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是大学之道的根 本原则,意思是要求人们标榜善性与良好的德行,如 忠、孝、仁、义等这些品质,更要求注重个人的修养 ,在《大学》的作者看来律己很重要,只有先治好己 ,才能把别人甚至是国家治理好。“在亲民”则可以 说是大学之道的根本任务,“亲”也通“新”,遵循 大学之道就是要创造出全新的人,这里所说的新人是 从本质上彻底改观的人。大学之道的最终目的是“在 止于至善”,人们能够“明明德”,能够“做新民” 最后也就能“至善”,能够明辨是非,能够善恶分明 。 那么要如何做才能达到这一最高的境界呢?一、 从思想上说明这一点,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 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了解 至善的内涵而后再定志向。有了奋斗的目标内心就相 对平静了,内心平静,做起事来就能够安定稳当,安 稳了就会思虑问题,然后通过周详思量后再做事也就 能达到至善的目的了。二、从行动上说明要如何达到 至善,提出了“八条目”并详述了这八条之间的关系 。八条目实际上也是实施三纲领的八个步骤:先“格 物”就是要求我们去推究事物的本来原理,不要被表 面现象所蒙蔽,“致知在格物”;再致知,“物格而 后知至”,是要求我们求得真正的知识,“欲诚其意 者,先致其知”。三、诚意,“知至而后意诚”,就 是心意诚实,以真正的诚去追求真理,“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四、正心,“意诚而后心正”,就是 要保持心境的安实,心安才能不为物欲所蒙蔽,才能 公正诚明,毫无偏私,“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五、修身,“心正而后身修”,是说自身的道德修养 是很重要的,自己品德提高了才被别人所拥护与爱戴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六、齐家,“家齐而 后国治”,家庭是一个国家的基本组成要素,家庭齐 整而安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欲治其国者,先 齐其家”。七、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国家是 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国就是要以德治而行,国家 安定天下就太平了。 “格物”的概念是第一次出现在《大学》中,并 且它被放在了八条目中第一的位置,也就是说儒家的 伦理概念、政治观点以及哲学基本原理从这开始更加 注重实践的重要性,把一些抽象的东西联系到了事实 当中,这是儒学的一大进步。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