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精)

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精)
作者: 杨多杰|责编:樊诗颖
出版社: 上海交大
原售价: 75.00
折扣价: 49.50
折扣购买: 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精)
ISBN: 9787313231697

作者简介

杨多杰 北京人,历史文献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城市史地文化及历代茶文化。 资深专栏作者:曾在《世界博览》《时尚旅游》《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国家旅游》《中华遗产》《旅行家》《社区》《Timeout》等杂志撰写历史文化类专栏文章。出版作品《北京秘境》《北京秘境2》。 “中华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FM87.6《吃喝玩乐大搜索》、FM103.9《慧旅行》特约嘉宾。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FM106.6《京城大玩家》、FM99.6《高速有约》特约嘉宾。

内容简介

吃茗粥作 唐·储光羲 当昼暑气盛,鸟崔静不 色。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 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 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 薇。 敝庐既不远,目暮徐徐 归。 有一年在日本东京的表 参道,误打误撞地走进了大 名鼎鼎的“茶茶间”。 这家小店的主理人和多 田喜,被当地媒体称为日本 茶的三贤人之一。我在他的 店中喝了一款名为“流星”的 日本煎茶。恕我直言,日本 绿茶名字虽美,味道却也平 平。 反倒是茶餐里的一碗茶 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与日本的茶泡饭一样, 茶粥里也看不见茶叶的影子 ,而只是用茶汤进去调味而 已。口感清爽,健康营养, 据店员介绍,其颇受日本白 领一族欢迎,近期已成为流 行的时尚餐饮。 其实中国自古以来,便 有食用茶粥的习惯。进一步 而言,茶粥也是中国众多饮 茶习惯中的一种。要聊起茶 粥的掌故,便不得不提唐代 储光羲的茶诗《吃茗粥作》 。 老规矩,还是从作者聊 起。 储光羲,大约出生在公 元706年,比诗仙李白小五 岁,而比茶圣陆羽大二十七 岁。 他祖籍兖州(今山东兖州) ,居家则在润州(今江苏镇 江)。唐开元十四年(726)中 进士,当过安宜等地县尉, 后辞官归隐。到了唐天宝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