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

群书治要
作者: 校注:李先耕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336.00
折扣价: 228.50
折扣购买: 群书治要
ISBN: 9787101166521

作者简介

李先耕 黑龙江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文学院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语言学会及中国音韵学研究会会员。出版学术专著有《诗经原始》《隐秀轩集》《黑龙江志稿》《老子今析》《疑信集》《汉语新论》。另在《中国语文》《语文建设》《文史》《古代汉语研究》《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求是学刊》《文献》《诗经研究》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三经语法信息词典》、黑龙江社科规划项目《十三经语义研究》、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钟惺著述考》。

内容简介

1、现存第一部大型官修资政类文选。《群书治要》是唐太宗贞观五年(631)编撰而成的一部资政巨著,在它之前的官修资政类文选如《皇览》《华林遍略》等均早已散佚。作为官修文选,《群书治要》汇辑、节录了66种唐以前的典籍(如《魏书》《蜀书》《吴书》均单列则为68种),其中经部12种,史部6种,子部48种,都是贞观初期秘府所存善本,很多古书不仅有正文还有古注。《群书治要》以为帝王治政提供借鉴为目的,规模宏大、格局宏阔,且保留所选之文原书体例,可以探究事件发展的终始,《资治通鉴》的编撰可以看到对这一编撰思路的借鉴。 2、汇集古代治国理政精粹的“教科书”。《群书治要》自编撰完成,一直作为唐朝皇帝的重要资政读本,藏于秘府。它是“贞观之治”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也是唐代有志中兴的君臣们互相劝勉的重要参考。《群书治要》批评辞藻华丽而内容空洞之文,所选文章无论经、史、诸子,一律以是否有关治政为标准,即便是世所公认的好文章,只要不符合这一标准概不入选。如“劝百讽一”的汉大赋即一篇未选。《群书治要》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有着重要的镜鉴作用,提供着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 3、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传奇“佚存书”。《群书治要》自宋元之后在中国亡佚,幸而由于遣唐使携至日本而得以在日本保存,至清嘉庆初传回国内,成为失而复得的宝贵“佚存书”。由于其保留了很多唐前佚书、佚文,是古籍辑佚、校勘的渊薮。如其所节录的《晋书》即非现今二十四史中的《晋书》,而是南齐臧荣绪的《晋书》。 4、严格遵从底本,全面反映《群书治要》原貌。《群书治要》在流传中形成不同版本,“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这是最早传回中国的版本,也是最完整的版本。“三全本”《群书治要》体例、篇目、篇题等一依底本,不加增补,文字与所引原书出入处,除避讳字外,皆以《群书治要》文字为准,可以说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群书治要》的原貌。 5、完全意义的全注全译《群书治要》。现今市场上也有注译本《群书治要》,而“三全本”《群书治要》不仅对正文加以注译,而且对正文中所带古注也做了注译,这就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古人对文章的解读,避免了以现代通行解释解读文义,为读者提供更多理解思路,更清晰地领会文中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