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入门

逻辑学入门
作者: [美]马克·泽拉雷利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52.00
折扣购买: 逻辑学入门
ISBN: 9787203129318

作者简介

马克·泽拉雷利(Mark Zegarelli),拥有罗格斯大学数学和英语学士学位,是一位富于教育热情、充满创造力的教育工作者和作者。多年来,马克作为一名数学导师,帮助了许多学生取得学业进步、收获良好的考试成绩,并在主职之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教学活动。教学工作之余,马克出版了十部数学、逻辑学主题的图书,以及七部儿童逻辑趣题绘本。此外,马克还创建了一个在线学习网站,制作了大量数学、英语领域的在线课程资料。

内容简介

何为逻辑? 你我都生活在一个不合逻辑的世界。要是不信,你可以看看晚间新闻,或者听听酒吧隔壁桌的人正在讨论的事。当然,更好的方法也有,就是跟你岳父岳母一起过个周末。 很多人的思维和行为都不合逻辑,你又为何要与众不同?跟其他人一样不合逻辑地行事不是更明智吗? 好吧,有意识地不讲逻辑应该不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故意不讲逻辑怎么可能称得上明智?其次,如果你已经打开了这本书,那很可能你天生就不应该不讲逻辑。实话实说,有些人能在混乱中茁壮成长(至少这种人宣称如此),但有些人就做不到。 在本章中,我会介绍逻辑的基本知识,说明逻辑如何应用于日常生活。此外,我还会讲到一些对学习逻辑学非常关键的词汇和观点。最后,我会简明扼要地介绍逻辑学与数学之间的关联。 发现逻辑视角 就算没有意识到,其实你也已经掌握了不少关于逻辑学的知识。实际上,你心里早就有了逻辑探测装置。不相信吗?那就用这个快速测试看看你是不是个有逻辑的人: 问:用瓦片搭狗窝需要多少煎饼? 答:23个,因为香蕉里面没骨头。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回答不太符合逻辑,这可是个好兆头,说明你最起码走在通往逻辑的大路上。为什么?因为如果你能发现不合逻辑的内容,就说明你肯定对逻辑是什么有一定的认识。 在这一部分,我会从你已经了解的逻辑学相关内容开始(尽管你可能并没有意识到),为你之后学习逻辑学打好基础。 弥合从这里到那里的距离 大多数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他们总想知道每一件事情为什么如此,而每得到一个“因为”,他们就又会想到一个“为什么”。举例来说,以下是孩子们常问的问题: 为什么太阳在早上升起? 为什么我必须去上学? 为什么你一转钥匙汽车就发动了? 为什么人们明知道可能会被关进监狱还要犯法? 仔细思考一下,其中有一个巨大的谜团:即使听上去确实不合理,但给人的感觉却是好像应该如此。 孩子们自小就能感觉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背后必然有答案。而且,他们会想:“如果我在这里,答案在那里,那我怎样才能到达那里?”(通常,他们的方法是缠着父母解答更多的问题。) 从这里到那里——从一无所知到有所理解——是逻辑学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逻辑学源于人类理解世界的内在需求,而且人们希望尽可能多地理解世界,进而掌控世界。 理解因果关系 理解世界的方法之一是留心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从孩子成长为成年人的过程中,你会逐渐拼凑出一个事件如何会引起另一个事件。通常,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会通过如果语句表达。请看以下举例: 如果我任由最喜欢的球滚到沙发底下,那么我就够不着它了。 如果我在爸爸回家之前写完了所有作业,那么他就会在晚餐之前跟我玩接球游戏。 如果我这个夏天自己练习,那么到了秋天,教练就会选我进足球队。 如果我一直耐心地、有信心地邀请她一起出去,那么她最终会答应的。 理解如果语句的作用方式是学习逻辑学的重要一环。 分析如果语句 每个如果语句都由两个被称为子语句的较短语句组成:前述语句,由“如果”引起;后述语句,由“那么”引起。以下是如果语句的例子: 如果现在是下午五点,那么该回家了。 在上述语句中,作为前述语句的子语句为: 现在是下午五点 作为后述语句的子语句是: 该回家了 请注意,子语句本身也是完整的语句。 将如果语句串联起来 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如果语句的后述语句是另一个如果语句的前述语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得到一连串的结果,也就是希腊人所谓的“Sorites”,即“连锁结构”。请看下例: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如果语句联系起来,组成新的如果语句: 如果现在是下午五点,那么我需要打电话给丈夫提醒他向餐厅订位。 更复杂的情况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你可能会发现,因果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如果我让最喜欢的球滚到了沙发底下,那么我就够不着它,除非我大喊大叫引来奶奶帮我拿出来,不过如果我第二次这样的话,那么她就会生气,把我抱回高脚椅上。 如果我夏天自己练习,但是没有刻苦到膝盖剧痛,那么到了秋天,教练就只会在如果有位置的情况下选我进足球队,但是如果我没有练习,那么教练就不会选我。 不止如此 当你开始理解这个世界,你会逐渐对它有很多一般性判断。例如: 所有的马都很温驯。 所有男生都很蠢。 学校里的每个老师都出来抓我了。 电话铃声每次响起,都是找我姐姐的。 有了“所有”和“每”这类词,你可以将事物归类,组成集合(物体的组)以及子集合(某个组内的小组)。举例来说,你说“所有的马都很温驯”时,你的意思是“所有的马”这个集合包含在“所有温驯的事物”这个集合之中。 存在本身 你也会通过弄清楚什么存在和不存在来认识世界。比如: 我的老师里,有些非常好。 学校里至少有一个女孩喜欢我。 象棋俱乐部里没有人可以赢我。 根本就没有火星人。 像“有些”“有”以及“这里有”等词语表达的是集合的重合,也就是交集。举例来说,你说“我的老师里,有些非常好”时,你要表达的是“你的老师”这个集合与“好的事物”这个集合有交叉重合的部分。 同样,像“没有”“无”以及“根本没有”这类词表达的是集合之间没有重合。比如,你说“象棋俱乐部里没有人可以赢我”时,你要表达的是在“象棋俱乐部所有成员”这个集合以及“所有能赢你的象棋棋手”这个集合之间没有重合之处。 一些逻辑关联词 如你所见,当你开始连接逻辑时,有些词语会经常出现。常见的词语包括: 如果……那么…… 而且 但是 或者 不 除非 虽然 每 所有 每次 每一个 有 存在 一些 没有 无 仔细研究这些词语是逻辑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因为当你这样做,就会逐渐理解这些词如何让你通过不同方式对世界进行分类(从而更好地理解它)。 建立合乎逻辑的论证 遇到某种情况或问题,要是人们说“讲逻辑吧”,那他们的意思通常是“让我们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1.厘清已知的真实情况。 2.思考一段时间。 3.找到最佳行动方案。 用逻辑学术语表达,以上就是构建逻辑论证的三个步骤。论证包括首先提出的一组前提,以及最后得到的一个结论。很多时候,前提和结论会通过一系列中间步骤联系在一起。在之后的几个小节中,我会按照你遇到上述内容的顺序逐一讲解。 生成前提 前提是关于事物的事实:是你已知(或坚信)为真实的陈述。在很多情况下,写下一组前提,就相当于向解决问题迈出了第一大步。 举例而言,假设你是学校董事会成员,现在需要你决定的是,是否赞成建造将在九月启用的新教学楼。大家对这个项目都充满期待,但打了几个电话后,你拼凑出以下事实,也就是前提,即: 该项目资金三月才能到位。 工程公司收到款项后才会开工。 整个工程需要至少八个月才能完工。 目前,你只有一组前提。但将它们综合在一起考虑,你就会更接近最终成果——你的逻辑论证。在下一部分,我会讲解如何将前提结合在一起。 用中间步骤弥合差距 有时候,论证只是一组前提加上之后的一个结论。不过,在很多情况下,论证也包括几个中间步骤,用于说明如何从前提逐渐推导出结论。 还是用上一小节建造教学楼的例子,你应该已经知道了以下内容: 根据前提,我们三月才能向建筑公司付款,所以他们至少要到八个月后,也就是十一月才能完工。但是,学校要在九月开学。因此…… “因此”这个词就是结论的引导词,标记着最后一个步骤的起点。我们将在下一小节讨论。 形成结论 结论是你论证的结果。如果你把中间步骤写得很清晰,那么结论肯定也会非常明显。之前建学校的例子就是如此,即: 教学楼在开学前无法完工。 如果结论不够明显或者说结论不合理,那么可能是论证出现了问题:或许是论证无效,或许是你遗漏了某些需要补充的前提。 判断论证是否有效 构建论证之后,你需要判断论证是否有效,也就是说它是否是好的论证。 要想验证论证的有效性,我们可以假设所有前提均为真,然后看看能否自然而然地从中得出结论。如果可以自动得出结论,那么你就能确定这是有效的论证。反之,论证就是无效的。 认识省略推理 建造教学楼的例子中,论证或许是有效的,但你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如果有新的可用的资金来源,那建筑公司可能会提前开工,或许教学楼就能在九月前完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这个论证有一个隐藏的前提,也就是省略推理(enthymemes): 该项目没有其他资金来源。 关于现实情况的逻辑论证(与数学或科学论证相比),几乎总有省略推理存在。因此,对论证中省略推理的认识越清晰,就越有可能保证论证的有效性。 发现现实世界论证中的隐藏前提或许更需要借助修辞学的内容。修辞学研究的是如何让论证更清晰、更有信服力。我会在第三章讲解修辞学以及其他论证结构的细节。 ◎从亚里士多德到哥德尔定理,一本书带你通览两千多年逻辑学发展史! ◎真值表、真值树、蕴涵、等价……一本书教会你语句逻辑和量词逻辑证明的核心概念和方法! ◎以逻辑视角重新审视日常生活,避免落入常见的逻辑陷阱。 ◎内含著名漫画家里奇·坦南特所绘插画《第五波》。 ◎可作为逻辑学课程的辅助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