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东南亚华文女作家选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1016/06/20211016064203959.jpg)
出版社: 中国致公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60
折扣购买: 归雁(东南亚华文女作家选集)
ISBN: 9787514503623
前阵子带十九岁的老大去香港办他的成人身份证和英国海外护照。 他在菲律宾出生,台湾成长。从小跟着我们在马尼拉、台北、香港三 个城 市往来;我生命中最可爱的小男孩,一眨眼,已算成人。 我们在网络预约好时间,省去了排队和等候的焦虑。一个早上,就很 有效 率地把这趟行程中最主要的两件事办好了。 然后,我带他轻松地搭上往北角的电车,在第二层前座找到视线最好 的位 置。迎着初春的风,惬意地寻找我童年的足迹。 叮叮,叮叮,或靠站,,或启程,亲切的铃声是香港孩子最熟悉的记 忆;叮 叮,叮叮,不管城市如何移山填海,多少新建筑物高架桥忽地凌空林立, 只要 循着铃铛的声音一路寻去,我就可以很安心地找到回家的路。 从中环、金钟、湾仔、铜锣湾到北角,是上中学后,每天必经之路。 没有 手机和随身听的年代,一小时的车程,随着车子缓缓前进,除了白日梦, 窗外 会经过那些公园,那些凉茶铺、成衣店甚至小水果摊;隔着车窗,我曾经 如城 市猎人般一一将它们标记在心底。 若从北角到中环,然后沿着木棉道一直往上走十五或二十分钟,就可 以在 坚尼地城绿意盎然的隐秘的半山腰找到我曾就学的圣保罗男女中学。 人生总会经历一些“离开”,很多时候由不得我们选择。 父辈为了生活远渡太平洋,我,随着大人的安排飞往马尼拉。 那年,我十五岁。 最后上学那天,同学在她们的照片后面写了大大的“勿忘我”,那几 个同学 的名字,我真的一直没有忘记。 十年之后,工作存了点钱,第一次回到香港。当飞机慢慢地下降,被 遗忘 了的一栋栋密密麻麻排列得像积木般的水泥丛林忽地挂在半空,映上眼帘 ,感 觉很不真实。 回到香港,没有家人的地方找不到家了。 三十几年过去,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为了童年所有熟悉的气味,我 们常 常在香港作短暂的停留。由于我的出生地缘关系,孩子拿到可以随时在岛 上居 住的证件。 木棉道上,记忆中高挺的木棉树不见了,沿着山路我终于找到我就读 过的 学校,但那些同窗好友呢? 我常幻想有一天我们会在电车里彼此相认。 上个月母亲生日,我只身到马尼拉和家人一起为她祝寿。 走出机场海关,检查行李时,一个胖胖的看起来颇亲切的女检查官看 我拿 着菲律宾护照,笑眯眯地指着我的行李问:“哦,回家啊?”“带了什么礼 物?有 我的吗?” “当然有。”可能因为回家的心情特别好,我赶紧响应,顺手塞了两 张红色 钞票给她,她的面容笑得更开了。 那是年轻时自己不可能做的事。年岁增长,看很多事物的角度和感受 忽然 不一样了。 现在眼里,她就像是娘家里的人;对自家人的要求,总会多几分担待 和宽 容。 隔天,去观光部办免税出境申请,那些菲律宾同胞亲切的笑容给我的 感觉 也同样窝心。 每年寒暑假带孩子到菲律宾探亲,他们觉得徒步在街道上没有安全感 ,空 气不好,吉普车三轮车横冲直撞一片混乱。我想起少年时到马尼拉的心情 ,语 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优势,了解一个人或一个地方 都需 要长时间去观察、接纳和认同。 记得第一天到马尼拉,太阳猛烈,机场内外乱哄哄,我感觉流落到蛮 荒境 地,黝黑的叽里呱啦的菲律宾人,全都像外星人。 在这个国家,我一住十五年。 现在,我不但喜欢吃菲律宾菜,还有一本菲律宾护照。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