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精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古文观止精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作者: 编者:(清)吴楚材//吴调侯|校注:安中玉
出版社: 天地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3.90
折扣购买: 古文观止精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ISBN: 97875455240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日:“必以萧同叔子为 质,而使齐之封内尽东其亩①。”对日:“萧同叔子 非他,寡君之母也;若以匹敌②,则亦晋君之母也。 吾子布大命于诸侯,而日必质其母以为信,其若王命 何④?且是以不孝令也。《诗》日:‘孝子不匮,永 锡尔类。’若以不孝令于诸侯,其无乃非德类也乎? ①尽东其亩:田地垄亩全改为东西方向,以后晋 国的兵车过入齐境便于通行。古代田亩制,一亩宽一 步、长百步,有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不同。②匹敌:对 等,这里指国君的地位平等。③王命:先王以孝治天 下的遗命。 宾媚人将礼物献给晋国人,晋国人果然不肯讲和 ,说:“必须要萧同叔的女儿做人质,而且还要使齐 国境内的所有土地全部改成东西方向才可以。”宾媚 人回答说:“萧同叔的女儿不是别人,那就是我们国 君的母亲啊;以地位来看,也就是晋国国君的母亲。 您向诸侯发布命令说一定要用晋国国君的母亲做人质 ,以作为换得信任的条件,这样您将先王以孝治天下 的命令置于何地?这是让人做不孝的事情啊。《诗经 》中说:‘孝子行孝道没有任何缺失,上天将会永远 赐福于你的同类。’如果对诸侯下不孝的命令,这恐 怕不是施恩德于同类吧? 先王疆理天下,物土之宜,而布其利①。故《诗 》日:‘我疆我理,南东其亩。’今吾子疆理诸侯, 而日‘尽东其亩’而已,唯吾子戎车是利,无顾土宜 ,其无乃非先王之命也乎?反先王则不义,何以为盟 主?其晋实有阙②。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③ ;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今吾子求合诸 侯,以逞无疆之欲。《诗》日:‘敷政优优④,百禄 是遒⑤。’子实不优,而弃百禄,诸侯何害焉? ①“先王”一句:疆理,指对田地的划分与治理 。物,考察,察看。布,分布。②阙:缺点,过失。 ③济:满足的意思。同欲:共同的欲望。④敷:同“ 布”。优优:平和的样子。⑤百禄:百福,百种福禄 。道:积聚。 先王划定疆界,治理土地,要看土地适宜种植什 么,然后再种植合适的农作物。所以《诗经》中说: ‘我划定疆界,治理土地,使田埂有的顺着南北方向 ,有的顺着东西方向。’如今您划分各国的土地,却 说‘将田埂全部改为东西走向’,只顾有利于您的战 车出入,不顾土地的自然条件,这恐怕不是先王的遗 命吧?违反先王的命就是不义,这样还怎么做盟主呢? 这实在是晋国的过失啊!四王统一天下的时候,树立 德行,完成大家共同的心愿。五伯称霸诸侯的时候, 勤勤恳恳,安抚诸侯,执行先王的遗命。现在您想联 合诸侯,却一心只想满足自己没有限度的欲望。《诗 经》说:‘实行平和的政策,各种福禄都会汇聚起来 。’您现在实行的政策不平和,自己抛弃了各种福禄 ,这对诸侯又有什么害处呢? 不然,寡君之命使臣,则有辞矣。日‘子以君师 辱于敝邑,不腆敝赋,以犒从者②;畏君之震,师徒 挠败。吾子惠徼齐国之福④,不泯其社稷,使继旧好 ,唯是先君之敝器、土地不敢爱。子又不许,请收合 余烬⑤,背城借一⑥。敝邑之幸,亦云从也;况其不 幸,敢不唯命是听?’” ①不腆敝赋:不强大的军队。腆:丰厚。赋:军 队。②犒:本指慰劳军队,这里是一种外交辞今,意 思是与晋人作战。③挠败:挫折失败。④徼:同“邀 ”,求取,祈求。⑤余烬:指残余的军队。⑥背城借 一:背靠着城,再打一仗。意即在城下决一死战。 P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