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经济最优解(精)](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19/04/20221119041429706.jpg)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寻找经济最优解(精)
ISBN: 9787547318430
魏尚进,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访问教授。首屈一指的世界级华人经济学家,当代经济学奖、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提名人。同时担任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中国经济研究组创始主任。曾任亚洲开发银行(ADB)首位华人首席经济学家、经济研究与区域合作局局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贸易与投资处处长,世界银行(WB)顾问等职务。
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与社会进步都并非不可逆。在推动全球化或是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如果把蛋糕做大了,但分配不公平,甚至使一些国家或人群的蛋糕份额变小了,那么有反弹是正常的。 任何把蛋糕做大的事情,原则上都存在一种制度安排或分配方案,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受益,或者至少大多数人受益,而同时无人受损。但在真实的经济社会中,许多可以把蛋糕做大的事情却推不下去。比如在美国或印度,许多基础建设项目大概率可以把蛋糕做大,但最受益群体的一部分人不愿意与其他群体共享增量,结果在某些团体强烈反对下项目就做不下去了;拉美国家由于无法保证贸易开放的蛋糕增量可以公平分配,于是在实行贸易开放前就遇到强烈阻碍,因噎废食。又比如许多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改革,包括在WTO的改革,并非是零和游戏,而是可以把整个世界的蛋糕做大。这类事情不能顺利达成,反映出制度安排的欠缺。而要解决这类问题,既需要理清问题的逻辑,也需要有创造性的制度安排。不仅事先设计好让蛋糕增量合适分配的方案,而且更重要的是设计有一个在增量发生以后相对强势的得益方不能反悔或赖账的机制。 本书的许多章节就是用这个视角来观察许多中国国内的改革、美国或其他国家国内的改革以及国际经济关系里的改革,区分哪些属于可以把蛋糕做大的事情,哪些是在蛋糕总量不变前提下的利益再分配。对那些可以把蛋糕做大却做不下去的事情,需要思考阻力在哪里、怎么把相关逻辑理清、是否可以找到办法让事后受益者在事前就做出承诺并无法反悔,在蛋糕增量发生后帮助相对弱势的国家或人群也从中受益。 有些人认为经济学只强调效率而忽略社会公平或类似于气候变化的其他社会目标。这是对经济学狭隘的认识。经济学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认识到在资源总量有限的约束条件下找最优解,其目标函数可以涵盖社会公平与人类长期生存。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会提醒我们,大多数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牵涉到取舍:如果要在这个维度上多实现一点,往往在另一个维度上就需要放弃一点。经济学思维还会让我们认识到,有些政策或变革的间接作用与其直接作用的方向相反,造成的总体效应与直接效应相差甚远…… ★魏尚进教授经济思想的精华,都在这本书里了。本书不只提供了对当下经济问题的观察和思考,更重要的是教会读者如何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 ★看清经济问题的本质,并为之寻找最佳对策。大多数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都会牵涉到取舍,而本书一以贯之的思路便是抓住本质,理清逻辑,在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佳平衡点。 ★作者魏尚进是屈指可数的世界级华人经济学家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终身讲席教授,当代经济学奖、孙冶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具有开放的、国际化的、市场化的、制度性的学术思想,为发展经济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