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工商联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数字新基建
ISBN: 9787515836683
姚广辉,现任县学(京)电子商务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农影村村播工程联盟副理事长、山东省创新研究院名誉院长,对互联网、县域电商、区域公共品牌、新基建等有独特的理论和研究。是国内率先提出“社交电商”“无接触经济”和“农文旅创”的行业专家。 先后担任:工信部信息中心企业网络安全委厅副主任、中国电子商乡协会副理事长兼扶贫办主任、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等。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陇南市电商模式创新发展报告》的起草和编写。参与打造了武川燕麦、贵州刺梨、武乡小米、金寨水坪四品茶叶等乡村产业振兴和品牌营销赋能案例。出版了《品质电商》《企业社群》《拼多多运营》《无接触商业》等著作。
揭开新基建的神秘面纱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为社会生产及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基础工程设施,是保证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正常、有序运转的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基础物质条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撑,对改善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生产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生活模式的升级与转型,很多原有的基础设施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高效运转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基建呼之欲出。新基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其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更不是靠政府一己之力推动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汇集各方力量,相互协作,持续推进。 1. 新基建的发展时间脉络 新基建的发展时间脉络见表 1-1。 表 1-1 新基建的发展时间脉络 时间 被提及场合 具体内容 2016年 12月19日 国务院 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该文件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 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 续表 时间 被提及场合 具体内容 2017年 10月18日 党的十九大报告 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8年 12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作为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2019年 3月2日 科创板“2+6”规则正式落地 以5G、人工智能、特高压等为代表的新基建在资本市场得到认可 2019年 3月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与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有机结合 2019年 7月3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2019年 12月10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加强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通信网络建设 2020年 1月3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制造业,出台新基建支持政策,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 2020年 2月14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统筹传统和新基建协同发展,打造安全、高效、适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020年 2月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力度,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0年 2月23日 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 在线消费、在线医疗、无人配送、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显示出增长潜力,需要继续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2020年 3月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建的进度,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2020年 3月25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加快数字新基建建设 2020年 4月20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新基建的范围,除了之前宣布的七大领域之外,新增了卫星互联网和区块链 003 续表 时间 被提及场合 具体内容 2020年 5月7日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发布了《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梳理了未来3年实施的第一批48个重大项目和新基建工程,包括各级政府的600亿元投资和2100亿元的社会投资 2020年 5月22日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重点支持 “两新一重”建设 2021年 1月31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 印发《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指出我国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动 5G、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 12月22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信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业互联网网络基础设施将初步建成,同时建成我国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 2021年 3月11日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数字经济与数字基建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2022年 1月12日 国务院办公厅 发布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要求推进云网协同和算网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智能升级。到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2022年 3月5日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发布了《政府工作报告》,围绕“十四五”规划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破解投资难题,优化投资结构,切实把投资关键作用发挥出来 004 续表 时间 被提及场合 具体内容 2022年 3月29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明确指出,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安全工程。2022年陆续开工一批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项目,包括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等重大引调水、骨干防洪减灾和改造等工程。会议同时要求确保工程质量,保障项目运行安全 2022年 4月1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规划 102项重大工程实施部联席会议 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2022年工作要点部署,强化协同配合,加强组织领导,确保102项重大工程每一项任务落地见效。尤其要在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基础上,扎实做好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项目建设 2022年 10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尤其我国移动通信技术从3G到5G,逐步实现了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同时提出适度超前部署新基建,筑牢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重大战略的提出,更是为我国进一步推进产业转型和数字转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2023年1 月5日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 此次会议明确了2023年国有资产和央企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将加大对新基建的投入。政府将主导有针对性的刺激措施,预计将与高质量发展和供应链安全等方面密切结合,以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的目标。此外,考虑到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集中到期高峰的情况,国家也可能成立新的投资主体,持续推动西部基建、水利建设等老基建领域的发展 005 根据表 1-1 的时间线来看,早在 2018 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被首次提出,后被屡次提及。2020 年以来,中央一系列会议对“新基建”进行了密集部署,新基建从部署层面向落地阶段稳步推进。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强调,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说明新基建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5月22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提出将重点支持并推进“两新一重”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至此,新基建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1 年 10 月 18 日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发展大局”“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当前,我国的数字新基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号召下,迈上新征 程,而我国的数字技术也正在加速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改变全球竞争格局、重组全球资源要素的关键力量。接下来,我国将继续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经济为着力点,加快 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的工业化与信息化向着更高水平、更深的程度和更广的范围融合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而新基建投资建设兼顾供给侧与需求侧,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