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精)

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精)
作者: (春秋)孙武|译者:东篱子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孙子兵法全鉴(珍藏版)(精)
ISBN: 97875180264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 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 以考察、研究。 应该从五个方面去分析研究。通过具体比较双方 的基本条件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 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就是从政治上使民众与君主的思想一致 ,这样,民众就能与君主同生死共患难,誓死效命, 毫无二心。所谓“天”,就是气候的阴晴、寒暑、四 季节令的*替规律等。所谓“地”,就是指行程的远 近、地势的险峻或平易,战场的广狭,是死地还是生 地等。 解读 诸葛亮七擒孟获 孙子所说的“道”,其实就是指人心。所谓的“ 人心”,主要指民心、将心和*心。这三者相互联系 又密不可分。北宋文学家苏洵在他的《心术》中有这 样的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人心向背,是事 业成功的关键。高明的人,无论是领导一个团体、指 挥一支*队,还是治理一个**,总是把争取人心放 在首位。“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 句话,道出了治国安邦的真理。 三国时期,诸葛亮便曾采用“*心为上,*城为 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平定了南中之乱。 诸葛亮采取反问计杀了叛乱首领雍闽、朱褒,全歼高 定部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之地,开始征讨孟获。 孟获收编了雍闽等人的余部,继续与蜀*对峙。作为 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孟获在南中为“夷汉所服”, 是当地一位很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 孟获,使他从心里臣服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 造成影响,以便长期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蜀汉大*到来时,聚集三洞元帅讨论,后 派三位元帅各领兵五万,分左、中、右三路来迎战。 诸葛亮用激将法,使赵云、魏延两位老将*杀奔敌* 营寨,大败蛮兵,斩了敌*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 *元帅从山路逃跑时被埋伏的蜀*擒获。 诸葛亮命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绳索,赐给酒食 衣服,让两人各自归去。孟获闻知兵败,大怒,遂率 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进入埋伏圈 。孟获见蜀*旌旗四起,队伍杂乱,即生轻敌之意, 驱兵追击王平。正追杀时,蜀将张嶷、张翼两路兵马 突然杀出,截断后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 两侧夹击,孟获抵挡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让人解去被俘蛮兵的捆绑.安抚说:“你 们都是好百姓,*他人蛊惑,今*惊吓了。我想你们 的家人一定倚门而望,我**全放你们回去。以安各 自家人之心。”士兵深感其恩,哭着拜谢归家。诸葛 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的 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未知虚 实而中了埋伏.并说再战必胜。诸葛亮便笑着放他回 去.让他整顿*马再来交锋。结果孟获又一次兵败被 捉。可他还是不服气,于是诸葛亮又把他放回去。就 这样,捉一次放一次,直到孟获第七次被捉住。当诸 葛亮微笑着又一次说要放他回去时,孟获终于心悦诚 服地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返矣。”这就是历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 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就是一种*心的战术,他 所采取的“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策略,有着明 显的进步性,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自是终亮之世 ,夷不复返”。可见,*心之术在战争中确实有着武 力无法比拟的优势。 用兵之道,*心为上,*城为下。心理学研究表 明.情感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支配和 组织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情感打动人,是一条直达 人心的管人大道,是实践检验过的治人*心*招。(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