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一部自然史诗

恐龙:一部自然史诗
作者: [英]保罗·贝莱特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118.00
折扣价: 69.70
折扣购买: 恐龙:一部自然史诗
ISBN: 9787505753563

作者简介

保罗·贝莱特,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地球科学系脊椎动物和人类学古生物学部门的负责人。著有多部恐龙相关的科普图书,包括《恐龙学:恐龙百科全书》等。 劳尔·马丁,现居西班牙,是一位热情四溢的恐龙爱好者。其想象力、天分和对细节的洞察,使他描绘出的古生物格外鲜活灵动。

内容简介

恐龙:一部自然史诗 恐龙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生物之一,本书尝试将非凡的恐龙世界带到公众面前。聚焦于恐龙的电视节目、书本和电影是如此受欢迎,足以显示出儿童以及成人对这些动物的浓厚兴趣。事实上,现在也很可能是自从它们150年前在英国被发现以来最受欢迎的时期。在这里,我们尝试重新找回恐龙时代的神奇魔力,以及科学知识迅速发展的时代所带来的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 过去的30多年见证了科学家解译恐龙化石方式的一场革命。恐龙的科学研究对其自身而言非但没有走向终点,反而为生物进化过程提供了诸多线索。它还能为地球随着时间的演变,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以及生物大灭绝事件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它完全不是一门“死亡的”学科。致力于复原远古生物科学研究的古生物学家,如今正在为现代生物学家应对当今世界所发生的问题提供重要信息。 背景档案 本书的主体部分向大家详细介绍了53种不同恐龙的自然历史信息。而这些是从已发现的至少375种恐龙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恐龙新种仍在持续不断地被发现,每年大约新增6~10个恐龙新属。我们无法在本书一一列举,但这些档案为不同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整个恐龙家族的结构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这些恐龙的特征在该书的对页上进行了描绘和解释,包括体型比较表、恐龙发现地图和整个恐龙时代该种恐龙的生存时限表。物种档案给出了该恐龙的即时信息,包括分类位置、外形尺寸、“生存时代”以及地理分布。每一份档案都更加关注属而非种,即暴龙(Tyrannosaurus)而非君王暴龙(Tyrannosaurus rex)。 恐龙的故事 有关恐龙的完整故事在本书涉及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有关它们的生物学特征、行为习惯和栖息地;第二个是从我们对它们所认知的角度来看。 通过对保存恐龙遗骸的岩石进行研究,科学家能够推测出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并准确断定其生存时代。其他生活在恐龙时代的动物也借助这些研究被大家所知晓。本书向大家阐明了这些证据是如何获得的,如何将它们汇总起来,以及为何某些理论会比另一些更为可靠。一些线索甚至来源于现生动物,比如鸟类和爬行动物。综观全书的内容和配图,我们努力向大家展示目前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尽管那些观点更多是建立在假说而非不可动摇的事实之上。恐龙与鸟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在这里被着重提及,特别是大多数科学家所认为的鸟是一些恐龙的直接后裔这样的观点。 本书介绍了令人着迷的恐龙发现史以及恐龙古生物学研究的先驱。一个简短的分类指南展示了不同类型恐龙之间的关系。此外,各种有关恐龙灭绝原因的理论也将在这里展开讨论。 我们对于恐龙相关知识的了解需要感谢那些专业的野外工作团队、博物馆专家以及科学家。他们通过恐龙的骨骼、牙齿、足迹甚至粪便化石,不仅拼凑出了恐龙的样子,而且还让我们了解到它们是如何行动的,吃些什么,以及如何捕获猎物或防止自己受到袭击。本书旨在将这些纷繁多样且令人着迷的动物身上的非凡故事带到读者面前。 定义恐龙 恐龙是一种什么动物? 恐龙是迄今为止出现过的最为成功的陆生动物之一。它们统治地球的时间超过了1.5亿年。它们遍布每一块大陆并进化出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类型。一些甚至比一座房子还要大的巨型食草恐龙与体型如鸡般大小的微型恐龙,以及各种各样形态和大小的恐龙共同分享着这个世界。它们名字的含义是“恐怖的蜥蜴”。恐龙一直统治着地球,直到大约6500万年前,一系列自然环境灾难的发生导致了它们走向灭亡。但其中鸟类这一支脉幸存至今。 恐龙是一类爬行动物,它们具有脊椎和四肢,以及覆盖鳞片且可以防水的皮肤。与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恐龙可以产下具有外壳的蛋。详细的解剖学研究表明,与灭绝的恐龙具有最近亲缘关系的现生动物就是鳄鱼和鸟类。鸟类和恐龙的骨骼具有众多其他动物类群都不具有的共同特征,比如为了让它们成为更高效的奔跑者而对腿部骨骼进行的进化。其他的共享特征包括轻便的四肢骨、头骨和上下颌的特征,以及铰链式的踝关节。 为速度而战 另一方面,恐龙在许多重要方面不同于它们的鳄鱼亲戚以及所有其他爬行动物。其中最为重要的区别在于足部、腿部和臀部的骨骼。大部分爬行动物腿部位于身体两侧,并通过腿部大幅度的摆动来行走。这一行走方式被称为“拖动爬行”,这与早期登陆的脊椎动物行走方式并没有多大不同。一些蜥蜴可以仅使用其后腿奔跑,但它们的腿仍然向两侧伸出。鳄鱼除了拖动爬行外,还可以将它们的后肢收拢到身体之下,在陆地上“高速行走”。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恐龙只拥有直接位于身体之下的腿部,更类似于诸如狗和马这样的哺乳动物。因此,恐龙无法像其他爬行动物那样拖动爬行。恐龙长且直的腿可以大步前进。恐龙的足迹显示,当其行走或奔跑时,它们可以把一条腿迈到另一条腿之前。 首批恐龙 首批恐龙出现在大约2.25亿年前中三叠世晚期的阿根廷地区。这些动物是小型食肉类恐龙,体长约1米。到三叠纪末期,一些全新类型的恐龙出现了,包括大量小型植食性恐龙。早期恐龙数量十分稀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变得越来越繁盛。从这些早期恐龙类型中演化出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恐龙。 恐龙时代 中生代 恐龙生活在亿万年前被称为中生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当时的地球与我们现在所知的星球大为不同。陆地、海洋和天空充斥着许多陌生的动物和植物,甚至大陆的形状也与现在截然不同。尽管这一切对我们来说似乎都很陌生,但这个世界仍然是如今我们周围许多生物祖先的家园。 中生代可分为三个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叠纪是其中最早的一个时期,在时间上从大约2.45亿年前一直持续到2.13亿年前。三叠纪时,所有的大陆都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被科学家称为盘古大陆的超级大陆。这时的地球较为温暖干燥并覆盖着宽广的沙漠。如今覆盖南极洲和格陵兰地区的极地冰盖在整个中生代时期都不存在。恐龙正是在这一环境中演化出现的。大季风季与干旱季在全球大部分地区交替出现。逐渐地,恐龙变得越来越繁盛,而很多其他动物类群,比如哺乳动物的祖先则变得更加稀少。诸如腔骨龙这样的食肉恐龙和诸如板龙这样的食草恐龙正是两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恐龙类型。三叠纪晚期可以作为恐龙时代的开启之时。 侏罗纪巨兽 紧跟着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开始于2.13亿年前并一直持续到1.44亿年前a白垩纪开启之前结束。在这一时期全球气候变得更为湿润,尽管那时仍然比现在更为温暖。多余的水分帮助植物占领了沙漠并将其变为遍布巨树的森林和长满蕨类及低矮植物的灌木丛。大陆从侏罗纪之初就开始相互分离。大洋开始在北美与欧洲之间,以及欧洲与非洲之间开启。这些海洋形成了如今的大西洋和地中海。侏罗纪时期,恐龙数量大为增长,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恐龙,包括巨型长脖子的蜥脚类恐龙、拥有厚装甲的恐龙剑龙()以及大型食肉恐龙异特龙()。 一个时代的终结 中生代最后一个阶段是白垩纪。恐龙在当时瞬息万变的世界里,数量达到极盛。到白垩纪末期,大陆开始到达它们如今的位置,印度当时还是远离所有其他大陆的一个巨型岛屿。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美洲仍然通过狭窄的陆桥相互连接在一起。全球温度在白垩纪初期达到峰值并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此时正是大型捕食性恐龙君王暴龙、三角龙()和鸭嘴龙()出现的时期。但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所有这些惊人的动物都消失了,包括许多其他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尽管其真实原因目前仍然处于争论之中,但白垩纪的结束标志着恐龙时代的终结则是毋庸置疑的。除了鸟类,没有任何恐龙存活到了接下来的新生代,这一时代通常被称为哺乳动物的时代。 中生代的植物世界 在如今的乡村和公园随处可见绿草和鲜花遍布的田野,橡树和山毛榉等阔叶树充斥的森林。但除了最后的恐龙之外,这些植物对于所有其他恐龙来说都十分陌生,因为这些植物直到白垩纪时期才出现。事实上,禾本科植物是直到最后的恐龙开始灭亡时才出现的。在中生代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诸如蕨类和苏铁(具有大量扇状叶片的菠萝状植物)等植物形成了大多数的低矮植被。它们很可能就是植食性恐龙的重要食物来源。巨型常绿乔木和蕨类植物成为许多不同类型动物的家园。 1.美国国家地理协会(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出品,版权售出逾17个国家的恐龙大百科: 法国(5次再版) 西班牙(10次再版) 德国(4次再版) 日本(4次再版) 巴西(3次再版) 美国&加拿大(5次再版) 俄罗斯(2次再版) 意大利(2次再版) 波兰(2次再版) 墨西哥(2次再版) 更多授权国家和地区还包括:阿根廷、丹麦、匈牙利、韩国、泰国、乌克兰。 2.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理学博士、常州博物馆专家雷倩萍、刘青翻译审校,译者长期从事古生物化石的科研和科普工作。 3.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追溯了多类恐龙的发现。作者在书里揭示这些迷人生物的信息,提供了新的科学思想、理论和发现。书中包含丰富的图表、地图、绘画和照片。包括: 90幅全彩恐龙插图; 主要恐龙属的52个独立条目; 化石和复原; 恐龙与鸟的关系; 真实资料、尺寸对比坐标系、世界分布地图; 超过30个栖息地插图,超过300幅恐龙骨骼、化石照片。 4.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地球科学系脊椎动物和人类学古生物学专家保罗?贝莱特撰写。保罗·贝莱特著有多部恐龙相关的科普图书,包括《恐龙学:恐龙百科全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