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场交易策略(华章经典金融投资)

跨市场交易策略(华章经典金融投资)
作者: (美)约翰J.墨菲|译者:王帆//高闻酉//马海涌
出版社: 机械工业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6.70
折扣购买: 跨市场交易策略(华章经典金融投资)
ISBN: 9787111486930

作者简介

约翰 J.墨菲(John J.Murphy),约翰 J.墨菲有着40年以上的市场交易经验,曾担任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的技术分析师。他是StockCharts.com网站的资深编辑,这是一家专注于金融图表及技术分析教育的互联网公司。墨菲曾在彭博财经、CNN、Fox及Nightly Business Report上做过节目,并被其他媒体机构广泛报道。因其对全球市场技术分析的杰出贡献,1992年国际技术分析师协会授予其年度大奖。除了之前出版的两本跨市场分析著作,约翰·墨菲还是《图表炒家》(The Visual Investor)的作者。他还著有《期货市场技术分析》(Technical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Markets)一书。墨菲拥有佛罕大学的经济学学士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他还担任纽约布莱尔伍德资本管理公司(Briarwood Capital Management Inc.)的研究部主任。

内容简介

重在掌握全局 本书所介绍的可视化工具的最大优点是其普遍性 及可转移性。它们可 以以任一时间维度、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应用于任一 个市场中。 可视化工具既可以应用于短线交易,也可以应用 于长期投资。无论哪 个市场,只要能绘制出该市场的图表,就能进行分析 。和那些使用某种形 式的经济或基本面分析法的人相比,图表分析师拥有 明显的优势。前两种 分析方法需要处理大量的问题——经济学家不得不处 理大量过时的数据, 而基本面分析师(那些研究公司与行业盈利情况的人 )需要处理海量数据。 这使得基本面分析师无法涉足全部市场。因此,基本 面分析师不得不专门 化。与之相比,跨市场图表分析师可以按照自己的喜 好,在世界的任意角 落跟踪任一市场,却又不必成为每个市场的专家。在 这样一个彼此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跨市场分析与交易的世界里,这 的确是一个巨大的优 势。更为重要的是,能在全世界如此多的市场中研究 分析各类资产,这为 跨市场图表分析师提供了从全局把握市场总体走势的 机会。和那些仅关注 一小部分金融领域的市场分析师的“井蛙之见”相比 ,从全局的高度把握 市场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跨市场分析对技术分析的启示 由于涉及多个市场的考察,跨市场分析通常需要 用到价格图表。图表 分析是研究市场间关系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跨市 场分析使技术分析变 得更有用。在讨论那些曾经只限于证券分析师及经济 学家研究的话题(如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利率的走向、美元的影响以及 经济周期的现状等) 时,像我这样的技术分析师在过去是难以 置喙的。现在我们也有了发言的机会,比 方说,由于对债券、股票及商品市场在经 济周期中的转换情况略知一二,我们可以 讨论经济状况。行业板块轮转理论也可以 说明经济是收缩还是扩张。 金融市场是经济走向的领先指标。美联储直到 2003年春天才确认通 货紧缩的威胁,而市场在1年前就已经确认这一点了 。在对2007年房市 崩盘的确认上,美联储花的时间也比图表分析师长得 多。与股市在2000 年与2007年两次见顶有关的事件表明,在进行经济及 基本面预测时,我 们需要将图表分析及跨市场分析也包括进来。在2000 年上半年及2007 年,市场见顶的警讯已经清晰可辨,经济正步人泥沼 (我们将在后面的章 节中对此加以说明),在图表分析师看来,这已是尽 人皆知的事情了,可华 尔街却花了太长的时间来确认这一点。说技术分析是 基本面分析的一种快 捷方式,其理论基础是,任何市场上的价格动向都是 该市场自身基本面的 领先指标。在2000年与2007年,许多华尔街分析师( 及其客户)忽视了 市场释放出来的明显的图表信号,他们也为此付出了 沉重的代价。他们也 同样为忽视跨市场信号而付出代价。 一种技术分析的新模式 跨市场分析的最大贡献是改变了市场分析师的交 易视野。想在市场中 搏杀,却对市场间互动关系一无所知,这就好像驾驶 一辆汽车,却既不看 侧视镜与后视镜,也不看窗子一样。跨市场分析包括 了全球的所有市场。 这一分析方法将市场分析师的关注点由内向型转为外 向型,从而为市场中 的各种作用力量提供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认识。跨市场 分析还为全球市场行 为提供了一个更统一的视角,它使用的分析方法与分 析师在市场内分析所 使用的方法没什么大区别。跨市场分析并未取代传统 的技术分析,它只是 为其增加了一种新的分析模式。 跨市场分析是一种进步 我觉得,跨市场分析算得上是技术分析理论与实 践演化过程中的另一 重大进步了。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全球市场是彼此联 系着的,交易者也越 来越多地在其分析中将这些相关性考虑在内。因其灵 活性及在所有市场中 的普适性,技术分析成为实施跨市场研究的唯一选择 。 跨市场分析为理解单个市场及行业之间的相互联 系提供了一个更有 用的分析框架。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技术分析 主要关注市场内部。 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技术分析方 法不仅能应用于金 融市场,在经济预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现如今,美 联储也开始从金融市 场中寻找线索,以此预测经济的未来走势。要这样做 ,必须使用图表分 析。本书中所介绍的跨市场分析原则为技术分析的发 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 的视野。我认为,跨市场分析在未来的重要性将与日 俱增。 对市场间关系视而不见,就相当于放弃了无数的 有价值的价格信息。 更糟糕的是,市场分析师会因不能理解交易市场中的 外部动力而处于不利 位置。如今,只跟踪一个市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了。市场分析师需要 知晓所有金融市场发生的情况,也必须了解全世界所 有相互联系的市场走 势所产生的影响。技术分析具有极大的可 转移性,可以很容易地从一个市场转移到 另一个市场,在比较这些市场之间的相对 表现时,技术分析非常有用。 市场问关系缘何变化 市场间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大部分相关性 在长期内保持不变, 但其会在短期内发生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持续的时间 还很长。你很快会看 到,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相关性即是如此。然而 ,没有什么事情会无 缘无故地发生变化。在20世纪末期,债券市场与股票 市场间的相关性已 近乎消失,这表明,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 ”)后的历次衰退相 比,21世纪的经济周期将大不相同。在 房地产市场于2007年崩盘后,情况尤其 如此,此次崩盘也促成了大萧条以来的最 大一次金融危机。为扭转这次危机,政府 依靠传统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这些政策在 过去是有效的。不幸的是,这一次,这些 政策失灵了。 这是因为,2000年之后(尤其是2007年之后)的 经济周期已经与传 统的经济周期大不相同了。政府所采用的传统手段已 经无法驾驭通货紧缩 了。市场间关系在2l世纪初及2007年之后发生了某些 变化,这足以让我 们意识到,这次和往常大不一样了。 P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