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哲思录

顾城哲思录
作者: 顾城
出版社: 河北教育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顾城哲思录
ISBN: 9787554557556

作者简介

顾城,中国当代诗人。1956年生于北京,曾辍学放猪,做过木工。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学写诗,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于欧、美、新西兰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92年获德国DAAD创作年金。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作。德国汉学家顾彬称顾城是中国当代“最好的诗人”。

内容简介

我心目中的中国,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的中国,这是我喜欢的中国,是自然、光明的佛性的中国,是东方美的极至。 中国是个过于明白的民族,从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起, 他们就意识到了宇宙和他们没有情意上的联系,人不过是宇宙中的偶然现象,无限渺小,知与不知并无异样,结论早就有了,剩下的事只是处理人间的这一小段生活而已,是相互厮杀还是保持平定,有人操心将小人间安稳地保持延续下去,有人则独善其身或依从个性,当然也有人胡作非为,强中更有强中手。他们从不期待这个世界以外的事情。 中国人差不多都可以感到一切皆幻,只是大都是在失意被动无奈之下去感的,做聊以自慰用;如果你处在上升主动看去前程远大的时刻,有这个心境,那便是真懂了。 宝钗无求无喜,却一切有度,不是无可奈何的折中,确是一种天然的“合适”。这“合适”的法则举世无例,所以也不拘泥。所做大体是公正,名分上的事情自去做,但也无私。对针尖麦芒的黛玉她意外爱护,赠诗送药。小心眼的人读此多以为是她笼络伎俩,其实不然。宝钗还是知人品性,清浊。她看黛玉倒是较宝玉为重。其实她又何尝看得上宝玉。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如果没有美,我可能毫无信仰。 你只要干干净净,安安静静,便看得清清楚楚。 真性情无好无坏,它就是:是这样。 如果究底的话,它是跟人的自在的本性一致的。至于好坏,是由于从世界的位置看它而生出的问题,世界的位置大体是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利益的位置。如果从审美角度看,我相信只有单纯的才会是美的,单纯的就是本质的,就是真性情的。所以有美或者不美,喜或者不喜,而没有好坏的问题。 “写诗首先在于做人。”这句话,似乎比所有硬木椅的车厢还要古老了,然而,我还是相信的。如果诗人心中没有太阳,又怎么能给花朵以颜色呢? 诗人应该有清楚的自性。如果竟然以诺贝尔奖的标准为写诗的标准,那是非常荒唐的。 一朵花向春天开放,不会向总统开放;这是最简单的事情。 你把奖金和奖章放在这里,不会吸引一个小虫子;它们爬过来也会爬过去,它们沿着自己的方向前行。 女人嫁给男人是这个世界的一大不幸,有如诗变成了政治,而字变成了章程。 中国说心领神会,它干脆就不指望言传了。 一种懂是脑子懂。一种懂是心懂。一种懂是血液里的懂。还有一种是神通。诗一定是要求最后一点的。那就是灵感到来的时候。一个明亮的灵感到来,顿时天通地通,疑问全消,万象清清楚楚。 ★《顾城哲思录》,保留下了顾城最美的形象和最卓越的天才。 ★本书集合了顾城晶莹剔透、丰盈华美的文字,关于中国、诗歌、文化、人生、思想,字字珠玑。 ★纯正的汉语观念,干净诚实的人格,明心见性的境界,平静生活的智慧。 ★评家吴晓东曾称顾城“堪称现代汉语成为诗的语言以来最纯粹的诗人”,他的写作风格,用唐诗来讲,是“一片冰心在玉壶”,用禅宗的话说,是“银碗里盛雪”。 ★字字句句,都贯穿着顾城对生命最深刻的体悟,如同一个孩子一般天真稚拙,却又洞察一切,其思维的广度、高度与深度、其诗文创作的超越性,深切又动人。 ★本书配以顾城在不同时期创作的绘画作品,构成了一部哲思深蕴、灵辉闪耀的诗文集佳作。 ★愿每一个读者都能通过阅读《顾城哲思录》,洞察世事、洞察自我,获得内心的美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