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奥斯丁的谋略

简·奥斯丁的谋略
作者: (美)崔硕庸|责编:王萌|译者:游嘉//王苇霖
出版社: 格致
原售价: 69.00
折扣价: 47.70
折扣购买: 简·奥斯丁的谋略
ISBN: 978754323090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再也没有比人类对同类更感到好奇的生物了。一直以 来,社会学都在不断地运用更加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方式去 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博弈论是过 去50年间,尤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中广为接受和最为流行 的人类行为动机理论。然而我认为,简·奥斯丁早在约 200年前,就已经通过她的六部小说,系统探讨了博弈论 的核心思想。 奥斯丁对博弈论不仅在理论上具有独立见解,还一直 坚持不懈地进行着具体研究。她首先从选择(个体行为源 于自我选择)与偏好(自我选择源自个体偏好)两个基本 概念入手。奥斯丁用“洞察”(penetration)一词指代 策略思维,也就是博弈论的核心概念:一个人通过考虑他 人的反应来选择是否采取某个行为。她在系统性地分析大 量的实例后,认为选择和偏好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 随后,奥斯丁又对策略思维与影响人类行为的其他动机, 譬如情绪、习惯、规则、社会因素及意识形态等之间的联 系进行了分析。此外,奥斯丁还仔细区分了策略思维与另 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利己主义与经济至上,也探讨了 策略思维的缺点。通过以上研究,奥斯丁最终探索了博弈 论的新应用,她的结论之一是:策略伙伴关系是亲密关系 最可靠的基础。 奥斯丁的系列讨论具有相当的广度和前瞻性,我认为 她也态度明确地表示了应从理论层面而非实用角度来探讨 策略思维。她是一名策略思维的理论家,用她自己的话来 说,是一个“富于幻想的人”(imaginist)。奥斯丁笔 下的小说并不只是简单地为博弈论提供“案例分析”,它 们还是作者的一项志向远大的理论研究计划,具有无法被 现代社会科学所取代的见解。 就其志趣而言,奥斯丁独树一帜,但并非个例。比 如,非裔美国人的民间故事推崇的是对他人的巧妙操控, 我认为这些民间故事的策略思想也被美国民权运动所借 鉴。早在博弈论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出现之前, “民间博弈论”就已被熟练应用到各类情境之中,正如在 医学出现之前人们早就靠着民间的方法行医治病。《弗洛 茜和狐狸》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如何通过示弱来躲避攻击, 与现代社会学中的威慑理论相比,故事的成熟度和复杂性 毫不逊色。所以,我们应该去研究民间博弈论中所蕴含的 智慧,就像现代医学也需要吸收传统疗法的精华。从这个 意义上来说,奥斯丁的学说、非裔美国人口口相传的那些 民间故事,以及世界上的许多民间博弈论传统,都应被视 为博弈论真正的前身。 表面看来,通过数学建模的博弈论和为广大读者所喜 爱的奥斯丁的英文小说似乎并无多大联系:奥斯丁的小说 是挑剔的、敏感的;而由冷战时期军事工业智库脱胎而来 的博弈论却通常被看作是技术的、抽象的。尽管它们有不 同的研究方式,但两者都是基于研究策略思维来指导个体 行为,殊途同归,也就形成了类似的概念。策略思维兼具 很高的技术性和生活实用性。比如,“由于担心你会把所 有饼干都吃完,我就把饼干都藏起来了”,就是在实际生 活中随手可得的一个策略实例。从策略思维发展出来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