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东闹鬼村纪事

粤东闹鬼村纪事
作者: 曾江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40
折扣购买: 粤东闹鬼村纪事
ISBN: 978751132264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二章   堂嫂之死   这位堂嫂,我虽称其为堂嫂,但其丈夫—堂哥与我并没有血缘关系,这 位堂哥的父亲是我爷爷的养子。   我故意疏远这位堂嫂,因为她不是盏省油的灯。没错,这盏灯的具体表 现是—不孝顺。对于农村人来说,父母**靠干农活而含辛茹苦地养大小孩 ,让儿子成家立业,娶妻生子,没有想到,人到老年却遭到后辈恶言相向, 老人的伤心程度可想而知。无奈,为了生计,心地善良的堂哥一直在县城打 工,只得把伺候老人的事情交给了堂嫂,因此对于堂嫂的所作所为,堂哥也 只是一知半解,即使偶尔听说之后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当时堂哥的母亲—林伯母,已经是七旬老人,一辈子老实巴交,因为媳 妇—堂嫂的缘故,她老人家在70岁之后,为了*快乐、*有意义地度过晚年 ,她产生了一个巨大的“梦想”:快点死!于是她想方设法来结束自己的生 命,可是,天可怜见,想死的人没有死成,不想死的人却莫名其妙地死了, 看来这个世界真是奇怪。现在我先来谈谈,这位堂嫂死前一年,遇到的两件 诡异之事。   **事件叫棺材事件。在2000年之前,粤东地区还没有实行火葬政策, 所以村民死后都是采取土葬。土葬要用到早已在多年前准备的棺材,然后把 尸体放在棺材里面,在山壁上挖个直入的洞,把棺材塞进去,洞口用多个小 石头塞住,形成一个完整的墓地。在农村,除非是非正常死亡,或临时找不 到棺材,不然凡是老死的,都有现成的棺材。   为什么呢?因为在农村长期以来形成了这么一种风俗,那就是上了寿, 即60岁以上的老人,都已经为自己做好了棺材,而棺材就放在自己屋子的棚 上,或者寨子公共厅的横梁上。所以在农村的寨子里,到处都可以看到棺材 。我们也会指着那些棺材说,这个是伯公的,那个是叔婆的,意思就是棺材 的主人在百年之后就用那个棺材来装自己。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恐怖,人还没有死,却要先准备好棺材。农村的夜晚 ,寂静萧条,如果晚上出恭,要到屋子外面的茅厕,这就要经过寨子的大门 ,而大门的横梁上摆放着一具具棺材,确实让人毛骨悚然。   这种现象,对于年幼的我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记得跟伙伴捉迷藏时, 我就经常通过梯子爬到横梁之上,躲在棺材的后面,却并不害怕。但并不是 所有的人都对棺材抱着平常心,堂嫂就是其中之一。在事后,很多村民不明 白,一个**的泼妇,对家中的婆婆颐指气使,却对棺材会如此害怕。   据说某个深夜,堂嫂突然想出恭。夜晚出恭,尤其是胆子小的人,一般 都是要人陪同的,因为茅厕都在屋子外面一两百米的地方,跟猪圈、牛圈建 在一起。堂嫂有三个小孩,*大的那个才七八岁,而此时深*半夜,小孩子 们都已入睡,丈夫又不在身边,本来跟婆婆的关系已经很僵,不可能因为上 个茅厕就求人家陪同吧。思来想去,都怪自己晚餐吃得太饱了,于是她只能 硬着头皮自己出去。   堂嫂拿起家里的备用手电筒,披上外套,准备出去。其实对于堂嫂来说 ,在去茅厕的短短100米路程中,*怕的就是经过小门口,因为小门的横梁 上摆放着三副棺材。屋外很静、很黑,堂嫂战战兢兢地经过小门口,心中千 万次地告诫自己不要去看那棺材,但眼睛还是不由自主地向上瞟了一眼。理 论上讲,晚上那么黑,她应该是很难看清楚棺材的,但据说在她看的一瞬间 ,三副棺材的其中一副发出了一道亮光,直射过来。堂嫂顿时觉得一阵恐慌 ,心脏剧烈跳动,魂不守舍地向前跑。然而,当她慌张地跑到一个茅厕面前 时,这个茅厕里面突然有支蜡烛亮起来,此时的堂嫂再也无法克制住自己, 尖叫起来,拔腿往回跑。但跑回家时一定又要经过小门,没有办法,经过小 门时她只好闭着眼睛跑过。可惜的是,思绪混乱的她,忘记了小门是有门槛 的,“扑通”一声被门槛绊倒。   此时的堂嫂,已经惊吓得无法说话,强忍着疼痛,拼命地挣扎起来,要 知道,小门的横梁上就是棺材啊,自己就在下面呀。无论如何也要快点逃离 ,然而,此时其中一副棺材又发出一道亮光,这道亮光比堂嫂的手电筒发出 的光还明亮,*后堂嫂不知道是爬还是跑回到自己的房间。当然,那天晚上 的堂嫂由于惊吓,早忘记了原本自己是要去出恭的,说不定,出恭的事情被 惊吓给代替了。据说,打那次以后,堂嫂晚上从来不出去出恭,她睡觉前, 都会把一个尿桶放在房间里,晚上如果要出恭,直接出在尿桶里,第二天再 把尿桶倒掉。   被棺材吓到之后,堂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第二天,堂嫂立即找棺材的 主人算账。这小门横梁上三副棺材的主人,一副是自己的婆婆的,另外两副 是寨子里的一对伯公伯婆的。堂嫂大吵大闹,说棺材不准放在这种地方,既 占用公共地方,又挺邪气的。寨子里的人都知道堂嫂是个泼妇,有理讲不清 ,也就懒得理她,都纷纷摇头走开。但她的蛮横程度让寨子里的人瞠目结舌 ,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起工具,搬来梯子,大言不惭说要劈破棺材, 众人看她的架势没有丝毫开玩笑的意思,实在是拿她没有办法,只能匆忙请 村长来处理。村长对此也左右为难,做起老好人,敷衍着说叫另外两副即伯 公伯婆的棺材转移地点,自己家婆的那副就算了,反正以后是自家人用的, 也没有什么好怕的。   但此时的堂嫂却得寸进尺,没有丝毫的让步,别人的棺材她不敢去动, 自己婆婆的棺材她却要去动。她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的样子,说如果 大伙不帮忙,就自己动手搬走,众人嘘声一片,无可奈何。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奶奶,众人一看,正是堂嫂的婆婆,于是喧闹的 人群立即安静下来。林伯母步履蹒跚地走上前去,看着正扶着梯子的堂嫂, 语重心长地说道:“你呀,棺材有什么好怕的,每个人都会老,都会死,都 要用棺材的。那个棺材就是装我的,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啊?”   听了林伯母的话,众人以为堂嫂会因此收敛,没有想到,她反而怒火中 烧,破口大骂道:“你来凑什么热闹!你那么想死,那么想用棺材装你是吧 ?那就快点去死好了,死了倒好,这个棺材去装你,这横梁上就一干二净, 不会摆放棺材了。”   林伯母老泪纵横地说道:“你的嘴真毒啊,人人都要用棺材,只是早晚 而已。”   堂嫂却对婆婆反唇相讥:“你不要在这里啰啰唆唆,你要用就快用,反 正我就不会用!”   各位看官,请注意堂嫂说的这一句话“你要用就快用,反正我就不会用 ”,意思是说,这副棺材你要用,那你就快点死掉,用掉它,那样的话,它 就不会放在这里了,我就可以耳清目净了,而我是不会用到棺材的。可是我 细细思量,堂嫂的话可是违背客观规律的,难道她的意思是说,她不会死? 人人都会死,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我想堂嫂这里的意思是,她还那 么年轻,用这副棺材还遥遥无期,需要考虑得那么长远吗?   但是堂嫂却不明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生*,却不知道自己的忌*。 你比别人年轻,不一定比别人晚死;同理,你比别人老,也不一定比别人早 死。堂嫂实在是太不知道天高地厚。然而,*加诡异的事情是,堂嫂的这一 句话的含义远远没有那么简单。她说“我是不会用棺材的”,以后的事情告 诉我们,她真的不用棺材就完成了从生到死的转变。   棺材事件一闹,虽然*后婆婆的棺材还是停放在原处,但婆婆的待遇却 因此而“升级”了。堂嫂对外宣称婆婆年老神志不清,怕其走丢,为了方便 管理,就把婆婆锁在一间小房间里,每天叫自己的小儿子送些残羹冷炙到这 间小屋子的门口。   可是,婆婆为了逃避这种炼狱般的生活,也努力作出抗争,她尝试吊死 ,可惜,由于身子虚弱,够不着房梁上的绳索。于是,婆婆想到了另外一种 **办法,骗孙子为其开门,然后她独自离家出走。   林伯母的离家出走,衍生出第二个事件。   那天,直到晚上,堂嫂才发现婆婆失踪了。为此,各位堂兄伯弟到堂嫂 的家中汇集,商量对策。堂嫂气得捶胸顿足,说道:“都这么老的人了,大 家就不要去找了,让她自生自灭吧。”但各位叔伯兄弟不同意,其中有一个 人大骂其不孝,说道:“这是什么逻辑,竟然这样对待老人家?”堂嫂这才 闭口不语。   还好,此时有人提出建议,说林伯母经常说要回娘家,估计沿着回她娘 家的路一直找,应该是可以找到她的。于是,各位叔伯兄弟分组出发,去找 林伯母。   在舆论的压力下,堂嫂也被动地出发了,她跟寨子里的阿英嫂一起去, 但其实她心底是不愿意的。毕竟堂嫂是个胆子小的女人,连出恭都怕棺材, 何况现在是晚上,要走夜路,而且还是弯曲陡峭的山路,这对她来说无疑是 一次**艰难的行动。还好,同去的阿英嫂的胆子稍微大点,她领着堂嫂出 发。农村的山路旁边,多多少少是有墓穴的,这**考验这一组的两个女人 的意志。俗话说,走的夜路多,总会遇到鬼。但堂嫂唯独这一次走夜路,她 却说自己遇到鬼了。   据说,当时两人各自带了一把手电筒,为了预防电力不足,特地多带了 两对555牌的电池。她们大概走到离村子两公里的时候,这里刚好是山路的 转弯处,听到了一阵奇怪的叫声,这种叫声跟**声差不多。她们停下了脚 步,静静地听了一会儿,而此时的堂嫂已经按捺不住心中的恐慌了,堂嫂转 眼看看阿英嫂,她却一脸的平静。   过了一会儿,阿英嫂用手电筒照了一下发出声音的地方。由于手电筒的 射程有限,照到山路转弯处时,灯光已经分散且变得暗淡,然而,当灯光照 过去时,**声似乎*强烈了。这就奇怪了,阿英嫂此时听到的是人发出的 **声,而堂嫂偏偏说自己听到鬼叫了。阿英嫂为了*清楚地了解对面的动 静,就把手电筒晃动了几下,却发现,那边只是个墓地而已。这边的堂嫂见 是墓地,尖叫了起来,用颤抖的手拉着阿英嫂的衣服,压低嗓门说道:“快 走!”   可是,阿英嫂却一动不动,用冷冰冰的眼神注视着手电筒照射的地方, 似乎发现了什么。堂嫂已经待不下去了,靠近阿英嫂,悄悄地说:“这里是 九伯的墓地呀,还不快走!”   阿英嫂还是没有反应,回过头来看着堂嫂,显得**严肃,只说了几个 字:“你过去看看。”   什么?堂嫂实在是顶不住了,恨不得快点离开这个令人恐惧的地方,现 在要她过去,不是开玩笑吗?堂嫂对着阿英嫂摇了摇头,说不出一句话,疑 惑地看了看阿英嫂。   见堂嫂没动,阿英嫂有点愤怒地嚷道:“是你家婆还是我家婆?快过去 看啊!”阿英嫂的声音在这寂寞的黑夜里,在这荒凉的山路边,显得**响 亮。   据说,此时的阿英嫂内心也**惧怕,只不过她在堂嫂的面前显得镇静 。堂嫂在阿英嫂的施压下,只好一步步地向墓地那边走去。一般墓地都是在 靠山路边的山壁上,堂嫂心中念着阿弥陀佛,脚步向那边挪动,虽然小路离 墓地只有十几步之遥,却并不好走。在紧张和恐惧下,堂嫂踩到一个小石头 ,趔趄一下,手中的手电筒掉在了地上,估计是小灯泡跌烂了或者接触** ,再也不亮,于是她的眼前一片黑暗。这一切阿英嫂看在眼里,立即用她的 手电筒向堂嫂那边晃动一下,为其照明。   然而失去理智的堂嫂,被阿英嫂的手电筒一照,还以为是墓地发出的光 亮,立即朝阿英嫂这边扑了过来,抢了阿英嫂手中的手电筒,拔腿就往回奔 跑。   这可苦坏了阿英嫂,要知道她的镇静都是装出来的,现在又少了手电筒 ,无奈之下,她只好凭着自己对道路的记忆,也一路狂奔回家。当寨子里的 人见到这两位村妇回来时,看到她们那种惊恐的眼神和那狼狈的样子,都知 道是怎么回事,*不会问她们有没有找到林伯母了。   在适当的休息之后,堂嫂仍心有余悸,讲起刚刚的遭遇时,她禁不住大 发雷霆:“都怪那老不死的,自己死不要紧,还要搞得年轻人这样活*罪, 我差点吓死了。大家都不要去找了,就让那老不死的暴尸荒野吧。”众人听 了她恶毒的言语,无言以对,都觉得堂嫂真是可恶至极,她也不想想,老人 家为什么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死觅活呢?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呢?   也许,上天总是眷顾那些善良的人,就在堂嫂回来的两个小时后,另一 队寻人的阿发叔背着林伯母回来了。见林伯母的面色,有经验的村民判断其 是吃了毒*药,立即拿了一些比屎还臭的坏番薯塞在她嘴里,导致她吐个不 停,*后排毒成功。   后来,救人的阿发叔叙述,他们一队的两人找了林伯母大半夜,没有找 到,在回来的路上,在九伯的墓地旁边找到了奄奄一息的林伯母。如此看来 ,堂嫂她们在墓地旁边听到的**声应该就是林伯母发出的,只是由于堂嫂 的害怕,错过了救人的机会,还好,阿发叔发现了,不然,估计林伯母已经 向阎王爷报到去了。这也说明,林伯母确实是个长命的人。   发生这两件事的一年后,堂嫂出事了。堂嫂的大儿子,当时已经读小学 一年级,因早上家里没有人做饭,他和弟弟妹妹没有早餐吃,在家里叫翻了 天。小孩子的吵闹声,引起了寨子里热心邻居的注意,阿发婶去问堂嫂的大 儿子,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原来堂嫂昨天晚上**未归。P14-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