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病营养与膳食指导丛书 高脂血症营养与膳食指导

中国慢病营养与膳食指导丛书 高脂血症营养与膳食指导
作者: 郑锦锋
出版社: 湖南科技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22.50
折扣购买: 中国慢病营养与膳食指导丛书 高脂血症营养与膳食指导
ISBN: 9787571001186

作者简介

主编:郑锦锋,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营养膳食推广工程组委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军营养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军qu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临床膳食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总主编:陈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委员、老年学组副组长。 总主审:杨月欣,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北京营养师协会会长。享受国wu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协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营养学会“杰出贡献奖”,国际油脂学会“2016年度奖励”,2013年度“健康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 孔灵芝,公共卫生学专家,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中国学生营养健康促进会副会长。 李兆萍,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医师,教授;琳达和斯朵特·瑞斯奈克人类营养冠名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人类营养中心主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罗纳德·里根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美国内科专科医师,美国营养专科医师。

内容简介

第1章 揭开高脂血症的神秘面纱 一、血脂、脂蛋白、高脂血症的概念 1.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清中的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高者易导致心脏病、脑卒中和其他健康问题的发生。 2.什么是脂蛋白? 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特殊的蛋白质即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表1-1)。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 (1)乳糜微粒:是一种食物来源的脂肪颗粒,主要含外源性三酰甘油,约占90%,颗粒最大,密度最低,乳糜微粒的生物半衰期甚短,正常人空腹12小时后,血浆中乳糜微粒已完全被清除。由于乳糜微粒颗粒大,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致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胰腺炎。 (2)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其中内源性三酰甘油约占60%,颗粒较乳糜微粒小,而密度则比乳糜微粒略高。极低密度脂蛋白不易透过动脉内膜,因此,不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3)低密度脂蛋白:是极低密度脂蛋白的降解产物,其颗粒较极低密度脂蛋白小,而密度则比它高。低密度脂蛋白能很快穿过动脉内膜层,尤其是经过氧化或其他化学修饰后的低密度脂蛋白,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4)高密度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肠壁合成,其颗粒最小而密度最高,主要含蛋白质,它能将动脉壁等组织的胆固醇运转到肝脏进行代谢,有清除胆固醇的作用,因此,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是冠心病的保护因子,又有“血管清道夫”之称。 3.什么是“好”胆固醇和“坏”胆固醇? 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流动是通过“载体”脂蛋白来完成的。通过化学反应黏接到低密度蛋白上的胆固醇称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黏接到高密度脂蛋白上的胆固醇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通俗地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是“坏胆固醇”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越高,患冠心病的概率就越大,在标准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高的话,患心脏病的风险就会降低,它是脂质的清道夫,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低密度脂蛋白是将胆固醇带进身体组织的主要“载体”,而高密度脂蛋白则是将胆固醇从身体组织中“带”出去。 (1)“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它扮演“清道夫”角色,当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高时,那就意味着更多的高密度脂蛋白正在将胆固醇从动脉壁带到肝脏中,肝脏随后将这些胆固醇分子分解掉,最后将它们排出体外,这样动脉硬化也就不容易恶化了,达到抗血管硬化的目的;它还能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保护血管免于血栓的形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是由肝脏合成。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见于以下疾病:脑血管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慢性肝病,心肌梗死、外科手术、损伤等应激反应,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慢性贫血。 (2)“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它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LDL‐C水平升高,可深入动脉内皮,损伤血管,使血管壁上形成脂质斑块(即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逐渐增大,导致血管狭窄,从而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有些斑块就像“不定时zha弹”,一旦破裂就会引起血栓栓塞,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或脑梗死,短时间内就可夺人性命。临床上85%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由此引起。通常都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在先,冠心病患病在后。大量研究显示,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的人群,冠心病发生率也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者,冠心病发生率也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不是越低越好。低密度脂蛋白太低会影响血红蛋白携氧的能力,使细胞缺氧,反而会引起贫血或加重心脏负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主要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严重贫血、吸收不良综合征、营养不良、门静脉肝硬化等。 【温馨小贴士】 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有多种原因,其中血脂异常是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三酰甘油升高、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多项血脂生化的变化。这3种血脂异常共同存在,也是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发生血脂异常的特征之一。这3项指标中,危害性大小依次为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三酰甘油增高。 4.什么是载脂蛋白? (1)载脂蛋白是位于脂蛋白表面的蛋白质,它如同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工具,负责把不同的脂蛋白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2)不同的载脂蛋白以多种形式和不同的比例存在于各类脂蛋白中。各种脂蛋白因其所含的载脂蛋白的种类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代谢途径。 (3)载脂蛋白是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分,能将各种脂质成分(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磷脂)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与脂蛋白外生物信息相联系,从而不停地把食物或体内合成的各种“货物”(脂质)通过血液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 (4)现已发现的载脂蛋白有近20种之多。其中最主要的有ApoA1、ApoAN、ApoB48、ApoB100、ApoC1、ApoCI、ApoCII、ApoD、ApoE。 5.什么是高脂血症? 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三酰甘油水平升高。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见表1-2。 (1) 常用单位(mg/dL)和国际单位(mmol/L)的换算:mmol/L读作毫摩尔每升,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表达单位。mg/dL读作毫克每分升,是多年沿用的单位。换算方式有两种: 1)胆固醇(即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C、高密度脂蛋白‐C)适用:mmol/L的数值×39,即为mg/dL的值。举例:5.2 mmol/L,即5.2×39≈200 mg/dL。 2)三酰甘油适用:mmol/L的数值×88即为mg/dL的值。举例:1.7 mmol/L,即1.7×88≈l50 mg/dL。 (2)高脂血症的危害:在血脂各项参数中,最需要重视的是低密度脂蛋白‐C,该指标越高,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就越大,其危害最大。 升高的三酰甘油水平与心血管风险(尤其是冠状动脉风险)独立相关。此外,三酰甘油≥5.6 mmo1/L时会增加急性胰腺炎的风险。 二、高脂血症的分类 1.根据血脂蛋白分型有哪几类?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由于血浆中乳糜微粒浓度增加所致。将血浆置于4℃过夜,见血浆外观顶层呈“奶油样”,下层澄清。测定血脂主要为三酰甘油升高,胆固醇水平正常或轻度增加,此型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2)Ⅱa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LDL水平单纯性增加。血浆外观澄清或轻浑。测定血脂只有单纯性胆固醇水平升高,而三酰甘油水平则正常,此型临床常见。 (3)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加,血浆外观澄清或轻评,测定血脂见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均增加,此型临床相当常见。 (4)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又称异常β-脂蛋白血症,主要是由于血浆中乳糜微粒残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水平增加,其血浆外观浑浊,常可见一模糊的“奶油样”顶层。血浆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均明显升高,大致相当。此型高脂蛋白血症在临床上很少见。 (5)Ⅳ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极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血浆外观可以澄清也可浑浊,主要视血浆三酰甘油水平升高的程度而定,一般无“奶油样”顶层,血浆三酰甘油明显升高,胆固醇水平可正常或偏高。 (6)Ⅴ型高脂蛋白血症:血浆中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均升高,血浆外观有“奶油样”顶层,下层浑浊,血浆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均升高,以三酰甘油升高为主。 2.根据血脂结果分型有哪几类? 根据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结果,高脂血症在临床上主要分为3种。 3.按照病因学分型有哪几类? (1)原发性高脂血症:排除了其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后,所有的血脂升高统称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这种类型比较少见。部分是由于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也有部分的病因不清楚。 (2)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由系统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所导致的病理性脂肪代谢异常症,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肾衰竭、肝脏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贮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饮酒,长期使用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等。 ?高血脂被称为“隐形杀手”,它对身体的损害常不易被觉察,自觉症状不明显,呈隐匿、逐渐、进行性和全身性的特点,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血脂异常与众多因素有关,其中饮食和生活方式是影响的因素之一,合理控制饮食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