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洛阳记(千年古都的文学史话)
作者简介
马鸣谦,原名马勇斌,鸣谦为笔名。1970 年 7 月生于苏州,祖籍浙江绍兴,新锐作家、诗人、译者,曾在《上海文学》等多家文学刊物上发表小说、诗歌及诗论。长篇小说《隐僧》于 2010 年出版,以日本和英国的早期佛教研究为素材写成,被誉为国内第一部学术悬疑小说,先后售出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版权。以宋元时代中日禅宗交流为历史底脉的长篇小说《无门诀》于 2016 年 3 月出版。小说《合欢树下》2016 年 11 月出版。描写敦煌归义军题材的长篇小说《降魔变》于2019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小说创作以外,也从事文学译介,已出版奥登文集译作三种,分别是《战地行纪》、 《奥登诗选:1927-1947》和《奥登诗选 1948-1973》。其中《奥登诗选:1927-1947》入选多家媒体2014 年年度十大好书榜单。
内容简介
洛阳都城史速写 我国历史从上古到中古 的大时段里,有两座都城 声名最著,地位也最为尊 崇,这就是长安与洛阳。 这两座城市,一在西、一 在东,如一对双子星镶嵌 于浩渺的时空中。 历史上的洛阳有很多名 称。这些名称是记忆的活 化石,揭示了城市命运的 变迁与沉浮。斟鄂、西亳 、成周、王城、宜阳、雒 阳、东京、东都、神都、 洛京、西京、中京,都是 她正式建制的都城名。除 此,还有不胜枚举的许多 别称或代称:如洛邑、洛 师、河南、洛都、京洛、 洛中、洛州、嵩京、三川 (因境内流经黄河、洛水 和伊水而得名)、河洛( 因黄河和洛水得名)、伊 洛(因伊水和洛水得名) 等。 论到建都史的久远,若 以洛阳周边一带来泛称洛 阳的话,那么洛阳实在还 胜过长安一筹,简直可以 说是华夏文明的第一源头 。 在秦以前,上古的夏、 商、周三代都定都于以洛 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 斟郡是史籍记载中夏朝 的都城。古本《竹书纪年 》载:“太康居斟郡,羿又 居之,桀亦居之。”也就是 说,从夏朝第三代君主太 康开始,到夏桀为止,夏 一直以斟郡为都城。洛阳 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证 实了这一点。经碳十四测 定,其绝对年代在公元前 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 。遗址内发现有大型宫殿 的残迹,经考古学家们推 断,为夏王邑的遗址,即 斟鄂的所在地。 夏商鼎革,商汤建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