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22.80
折扣价: 9.20
折扣购买: 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80首》
ISBN: 9787538768503
马东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历史系博士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院副院长,中文国际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宋代文学研究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文学,出版《苏门六君子研究》《文化视域中的北宋熙丰诗坛》等著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课题多项。获评国家教学成果奖、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多项,获得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奖、大成国学奖等。
\"在你的脑海中,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呢?意气风发的少年?头发花白的老者?学富五车的读书人?抑或是文武双全的爱国将领?也许全都有,但也许他只是一个七岁的孩童……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古人的风采吧!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①//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②清波。 作者简介 ? 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字观光,婺(wù)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与王勃(bó)、杨炯(jiǒng)、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骆宾王出身贫寒,少有才名,七岁能诗,号称“神童”。骆宾王作诗擅长歌行体,《帝京篇》(五七言杂用)是其代表作,与卢照邻《长安古意》齐名。 注释 a?曲项:弯着脖子。 b?拨(bō):划动。 译文 鹅,鹅,鹅,弯起它长长的颈项仰头歌唱,洁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红红的脚掌划动着清澈的水波。 ? 赏析 ? 据说骆宾王七岁时,客人指着池塘中的鹅让他作诗,骆宾王脱口吟(yín)出:“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客人连连赞叹。这两句好在哪儿呢?好在用工整的对仗、鲜亮的颜色、生动的动词,写出鹅在水中游动的欢快身姿。前两句则用声音带来一片勃勃生机。“鹅,鹅,鹅”的开篇,既是点题,也是拟声,正是孩童不事雕琢、天真烂漫而又浑然天成的诗心诗情。 ?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①。 鱼戏②//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a?田田:莲叶盛密的样子。 b?戏:嬉戏。 ? 译文 江南的水上可以采莲,那密密的莲叶啊一望无际。鱼儿在莲叶间快乐嬉戏。它们一会儿游到莲叶东边,一会儿游到莲叶西边,一会儿游到莲叶南边,一会儿游到莲叶北边。 ?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江南水乡特色的劳动乐歌,表现了人们采莲的欢快景象。它是写人的快乐,却巧妙地通过写鱼的快乐表达出来。密密相接的莲叶间,鱼儿游来游去地嬉戏,让我们似乎看到了采莲的青年男女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来穿去的景象。这其中,有他们采莲的快乐,丰收的快乐,而在共同的劳动中互生情愫(sù),把一首劳动的乐歌并奏成爱情的乐歌,也是顺理成章的了。 画 佚?名 远看//山有色①,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②, 人来//鸟不惊③。 ? 注释 ? a?色:山峦的颜色。 b?在:这里指花开。 ③?惊:受惊。 ? 译文 ? 远远地,可以看到山峦的颜色;走近来,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已经离去,花还在盛开;有人走过来,鸟儿却并未惊飞。 ? 赏析 ? 作为静止、凝固的艺术,绘画带给了我们不同于真实生活的别样感受。画上的山水看上去跟真的一样,但是它只能表现色彩,却不能表现声音。这似乎有点儿遗憾。但是相比生活中的春天总是匆匆逝去,画上的春天却是永恒明媚的,我们不用担心花儿会凋谢,也不用担心枝头的小鸟会受惊飞走,可以凑近一点儿,细细地欣赏一下鸟儿的羽毛和神态。这是不是又弥补了我们的遗憾呢? ? ? ? ? 悯①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②//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③, 粒粒//皆辛苦。 ? 作者简介 ? 李绅(shēn)(772—846),唐代杰出诗人。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李绅与元稹(zhěn)、白居易交往密切,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对唐代长篇叙事诗的发展也有贡献。李绅青年时目睹(dǔ)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fènkǎi)的心情,写出《悯(mǐn)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 注释 ? ①?悯:怜悯,同情。 ②?禾:谷类植物。 ③?餐(cān):熟食。 ? 译文 ? 农民在正午的烈日下耕种,汗水滴入禾下的泥土。有谁知道盘中的粮食,每一粒都凝结着农民的辛劳啊! 赏析 ? 烈日炎炎,就是在房间里、树荫下都难逃热浪的侵袭(xí),更何况还要无所遮蔽(bì)地在田地里辛勤劳作呢!为什么不等凉快的时候再下田呢?因为农时不等人。春耕夏忙,抓住农时,才能换得粮食的丰收。诗歌前两句表现的就是农民在烈日下淌(tǎng)着汗水辛勤劳作的场景,后两句镜头一转,变成了餐桌上、盘子里的米饭。 “粒”呼应“滴”,那粒粒洁白晶莹的食物,正是农民用滴滴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啊! ? 成长启示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我们记事起,就常常听到大人们这样讲。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仍然会在无意间浪费粮食。也许你认为这点儿浪费算不了什么。可是你知道吗,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百分之七,却需要养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口。因此,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盛餐适量,节约粮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 要点思考 1.哪一句诗描写了农民伯伯们劳作的辛苦? 2.请教一下长辈们,你爱吃的食物是怎么种出来的。\" \"1.本书按学段编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领我们进入古诗词的殿堂。 2.所选古诗词题材丰富、文辞优美、积极向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3.通过学习这些美妙的诗词,我们不仅可以拓宽大家的阅读视野,更可以走进那段封尘的历史,感受时代的变迁和历史悠长的情思,获得多层次、多角度的艺术滋养和美的享受。 4.古诗词具有独特的旋律美、画面美和情感美,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品背后所表达的情感,本书邀请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马东瑶为所有古诗词撰写了注释、译文和赏析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