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新闻摄影--图片社时代

四十年新闻摄影--图片社时代
作者: [法] 米歇尔·赛邦 / 玛丽·库赞
出版社: 四川美术出版社
原售价: 218.00
折扣价: 139.52
折扣购买: 四十年新闻摄影--图片社时代
ISBN: 9787541089060

作者简介

\"著者简介 米歇尔?赛邦(Michel Setboun),法国**战地摄影师。1978年开始摄影生涯。他因为拍摄 1979年伊朗革命而知名,之后又对阿富汗战争、两伊战争等进行了报道。 曾在*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米歇尔?赛邦,至今体内还留着一颗**。20世纪90年代起,米歇尔?赛邦就开始着手一项*宏大的计划——拍摄城市。到 1991年,他脱离图片社成为独立摄影师之后,城市题材就成为他的**目标。米歇尔?赛邦是一个极其勤奋的摄影师,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拍照,因此也相当高产。2000年以后,他出版的各类城市主题的摄影集不下六部,包括《蒙古,无垠的梦境》《纽约眩晕》《开罗的复兴》,以及三部巴黎主题的作品(《巴黎—夜光盒》《从钟楼上看巴黎》《漫步巴黎》)等。 玛丽?库赞(Marie Cousin),曾作为法国自由撰稿人、记者,与多家法国新闻杂志保持合作关系,是法国社会新闻和**新闻方面的专家。曾与米歇尔?赛邦合作编写《四十年新闻摄影:西格玛时代》等书。 译者简介 何婕远, 2017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获得法语硕士学位,自由译者。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过去四十年涌现出的大量优秀的新闻摄影师的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如第一个获得罗伯特·卡帕金奖的女摄影师、身高仅仅1.52米的卡特琳·勒鲁瓦因其“超凡的勇气和作为”拍摄和记录了无数张战场的生动照片,赢得了所有战士的尊重;第一批获准进入智利的记者之一戴维·伯内特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被官方限制的情况下意外获得智利政变政治囚徒的照片;第一个拍摄艾滋病人的摄影师阿隆·赖宁格,他的照片在欧洲一些报刊和美国《生活》杂志上发表,引起了全世界对艾滋病状况的注意;2012年度荷赛奖获得者、英年早逝的摄影师雷米·奥什勒克拍摄了许多战争局势的照片,他获得的赞誉是他本人就是反驳“新闻摄影已死”最好的例子;为数不多的拍到奥萨马·本·拉登藏身洞穴的摄影师之一阿兰·布选择了一张反穆巴拉克游行示威的照片讲述自己的“一次革命”行动。 这些摄影师或者前往战场、或者关注某一类型的社会话题,有些照片是常年守候的结果,有些纯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