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荒野:野生动物摄影史精粹
作者简介
杰玛·帕德利(Gemma Padley)是一位专注摄影的作家和编辑。她的作品曾在《英国摄影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Photography )、《时代灯箱》(Time LightBox )、《电讯报》(the Telegraph )、《另一个》(AnOther )、《大象》(Elephant )和《RPS 杂志》(RPS Journal )上发表。其他摄影专著包括《从上面:航空摄影的故事》(From Above:The Story of Aerial Photography )[ 与埃蒙· 麦凯布(Eamonn McCabe)]和《乔尔·迈耶罗维茨: 我是如何制作照片的》(Joel Meyerowitz: How I Make Photographs )。
内容简介
1872年 1872 年,伦敦皇家学会驾驶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挑战者号”(HMS Challenger),开启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活动。这艘长 200 英尺的舰船配有一间暗室。据记载,这支海洋探险队是第一支用影像记录旅程、以照片定格自然的探险队。这可能是有史料记载以来的第一次有摄影师参加的官方科考活动。该舰船从英格兰南部海岸的朴茨茅斯启航,船上约有250 人,其中包括 6 名科学家。加勒·纽博尔德(C.Newbold)是皇家海军的一名工程师,也是探险队的摄影师,负责此次探险的摄影工作。 1876 年,“挑战者号”返程归来时,带回诸多珍贵照片。其中就包括摄于南大西洋伊纳克塞瑟布尔岛 1上的跳岩企鹅 2和正值繁殖期的信天翁。150 年前探险家们跋山涉水、远渡重洋的这次伟大探险,发现并定格下地球上数千个新物种。时至今日,它们仍被一批批科学家们潜心研究。 1884年 19 世纪 80 年代初期,德国摄影师奥托马尔·安许茨(Ottomar Anschütz,1846—1907)进行了一系列高速快门拍摄实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成功捕捉动物动态瞬间的摄影师。1884 年,他拍摄的一系列野生白鹳振翅飞翔的照片让他留名摄影史。如今,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相机快门速度和镜头品质的不断提升,轻松定格人物运动的瞬间之美、自如抓取动物活动的敏捷身姿早已不再遥不可及。 尽管大家熟知的埃德沃德·迈布 里 奇(Eadweard Muybridge,1830—1904)潜心研究动态摄影技术 10 年有余,但迈布里奇并没有抓拍到野生动物的运动瞬间,但安许茨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如此,安许茨还改良了焦平面快门,一时被摄影器材制作公司投入生产销售,其快门速度可达到 1/1000 秒,为现代摄影快门技术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 19 世纪 90 年代,当理查德·基尔顿(Richard Kearton,1862—1928)和彻里·基尔顿(Cherry Kearton,1871—1940)兄弟两人初涉野生动物摄影领域时,人们完全没想到他们的贡献会对野生动物摄影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基尔顿兄弟两人在英国北约克郡长大,从小就对野生动物充满兴趣。他们以创新大胆的方式,如站在梯子上、爬到树上、挂在悬崖边等,只为拍摄到更高、更幽静处的鸟巢里的奥秘,他们也因此名声大噪。理查德是利用兽皮藏身拍摄的第一人,是一个躲在臭气熏天的牛皮标本体内的狂热摄影者(相机镜头正好从假体动物头部的一个洞口戳出,以便拍摄)。有一次,他曾在牛皮标本中晕倒,致使假牛体也四脚朝天。 这对才华横溢、激情四“摄”的兄弟缔造了野生动物摄影史上的诸多第一。其中就包括彻里拍摄的这张经典之作—史上首张呈现巢中鸟蛋的照片(摄于 1892 年,详见对页图),而彻里也被大家称为“19 世纪末期的爱登堡”。 1895 年,他们共同创作出版了首部以大量野生动物摄影照片为插图的自然书籍—《英国的 鸟巢:寻找并鉴别它们的时间、地点和方法》(British Birds’ Nests: How, Where and When to Find and Identify Them,1895)。 这是一部野生动物摄影简史,这是一场有关野生动物摄影的开创性之旅。走进荒野,我们尽览野生动物摄影之先驱:从人类第一次将镜头对准野生猛兽,到世界上第一张彩色水下照片的出现,再到摄影之眼有幸捕捉到地球荒野深处的震撼瞬间……《走进荒野》汇集野生动物摄影史上250 张典范之作,定格150 年来人类为记录自然世界所做的不懈努力。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重温这些光影故事,疗愈山河,以慰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