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19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新中国艺术经典·英模形象美术精品·英雄故事连环画
ISBN: 9787520713566
刘燕,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任时代美术馆执行馆长。长期致力于20世纪中国美术研究和艺术策展。
狼牙山五壮士 詹建俊 油画|186cm×203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詹建俊(1931—),满族,辽宁盖县人。1948年考入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西画科。1953年自绘画系毕业后升为彩墨系研究生。1955年考入文化部主办的中央美术学院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1957年自“马训班”毕业后,担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代表作品有《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等。 作品赏析 1958年,詹建俊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就接到了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为刚成立的中国革命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创作一幅表现中国革命军事历史题材的作品。在规定的题材中,“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一直感动着他,他要借助这一历史题材用手中的画笔来表达对抗日英雄的深切景仰,抒发人们的爱国豪情。为此,他深入狼牙山区实地考察写生,走访当年跳崖的幸存者葛振林及周边民众,采访他们的事迹。在此基础上,他于1959年创作完成了这幅家喻户晓的油画作品。 作者抓住了五位壮士跳崖前的瞬间动态,运用凝练、泛化的象征性处理手法,用豪放粗犷的笔触把人物和太行山的造型结合为一体,使山体作为人物的基石出发点,人物则形成山峰的无限展开与延伸,二者互为映照、衬托,使人物具有青铜雕塑般的庄严雄伟,整体形象又具备了大理石纪念碑刺破青天的高大巍峨效果,顶天立地,荡气回肠,将人引入崇高神圣的境界。这样的构图把英雄们坚强威严、气壮山河的伟大气概烘托得酣畅淋漓,悲壮中自有一股正义豪气。 作者大胆舍弃了繁复琐屑的细小情节,以突出崇高悲壮的英雄气概,塑造的英雄群像已经不是纯粹严格的写实造型,而是趋近意象化的升华构造。五位壮士的魁伟身影与作为背景的险峻山峰浑然一体,比山峰高大,较背景醒目,群像呈现出山形的稳定结构,轮廓参差起伏,节奏强劲有力。人物的姿势威武雄壮,表情严峻果敢,虽然没有对人物做精细的写实描绘,但特定的性格刻画生动鲜活,整体的气势和神态相当逼真,表情尤其传神,有巨型石刻般的力量。画家采用大刀阔斧的雕塑式的笔触肌理塑造人物,结合背景山峦斧劈刀削似的简洁果断的笔触,整个画面披上一层浓郁厚实、幽重深邃的青铜色调,人物好像历尽岁月沧桑的青铜雕塑,巍然矗立在纪念碑基座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