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红色阅读书系 我们的弟弟“ 小萝卜头”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系主人公“小萝卜头”宋振中烈士的六个哥哥姐姐。大姐宋振平,1929年11月出生于国民党苏州监狱,194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举行五千多场革命传统报告,周恩来总理亲切地称她是党和烈士的女儿。二姐宋振苏,与大姐宋振平系孪生姐妹,1949年5月参加西北第一野战军文工团,著有《我的弟弟“小萝卜头”》。三姐宋振西,1946年春参加新四军,整理出版了《忆宋绮云烈士》《红岩英烈宋绮云传》等图书。大哥宋振华,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二哥宋振镛,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曾仼解放军第二炮兵北京天龙高新技术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著有《红色家庭一门三烈》。四姐宋振亚,1957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兴平县仼中学教师。
内容简介
是谁抓走了爸爸?妈妈和爸爸的警卫员王迁升叔叔夜以继日地打听,他们走遍了国民党的警察局、保安局、宪兵营、稽查处、省党部、三青团支部…… 两个月过去了,仍然杳无音信。妈妈心急如焚,只有不懂事的小弟弟不住地缠着妈妈,让妈妈抱着出去玩。还是年长的二姐能体谅到妈妈的心思,她抱起了弟弟走出房门,把他高高地举起,一下又一下,逗得小家伙咯咯地笑个不停,小嘴还不断地喊着: “再来!再来!” 二姐已累得气喘吁吁,大哥在一旁说: “来,哥哥抱。” 弟弟又将小手伸向哥哥。 还是哥哥有劲儿,他抱起弟弟就不停地往上抛。不小心他弄痛了弟弟,小家伙嗷嗷地哭了起来。这哭声惊动了妈妈,她有点生气地看了儿女们一眼,低声地说: “你们别闹了!”我们这时才意识到妈妈正面带不悦之色。只见她忧郁的面孔上布满了愁云。大家都不作声了,只有小弟弟还张着小嘴嗷嗷地哭着。 4 岁的小姐姐突然灵机一动,哄着弟弟说: “爸爸回来了!” 弟弟果然不哭了。他睁开泪水模糊的眼睛四处张望,寻找着爸爸。 妈妈听了,长叹一声,望了望不懂事的儿女们,没有作声。 又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妈妈走出大门,远方蒙蒙烟云,遮住了她的视线,使她看不到远方的景物。而她的眼睛,正像这昏暗的天空一样布满了愁云。 模糊中仿佛有人影在远处晃动,妈妈警觉起来,并仔细观察。等他走近了,妈妈才看清此人又矮又瘦,穿着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却披着一件不中不西的夹大衣,歪戴着鸭舌帽,走起路来鬼鬼祟祟,不像个正经人。 这人直奔妈妈而来,走到跟前才停止脚步,毕恭毕敬地向妈妈问道: “您就是宋社长的太太徐林侠吧?” 妈妈没有直接回答,她反问道: “先生是……”“我是宋社长手下的工人,我从宋社长那儿来。”来人不自然地笑了笑,露出两个大金牙。妈妈怀疑地打量着来人。 来人看出了妈妈的心思,又从身上掏出一封信,说:“宋社长的亲笔信。” 妈妈喜出望外。为了打听爸爸的消息,两个月来,她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却毫无结果。今天,她终于盼到了音信。 她又高兴,又激动,心咚咚地跳着,似乎要冲出胸膛。 她连忙把信拆开。看了信她又失望了,原来信上只有一句话:速将换洗衣服送来。 是爸爸的字迹,但为什么只写这几个字呢?她有点纳闷儿。于是又转向来人问道: “宋绮云现在在哪里?” “他在报社。” “他为什么不亲自回来?” “他工作太忙,脱不开身。” “东西怎么送给他?” “宋社长吩咐:请您亲自送去。” “东西送到什么地方?” “我给您带路。明天中午 12 点我在报社门前等您。” “好吧!”妈妈沉思了一下,表示同意。 本书根据红岩人物“小萝卜头”的真实故事谱写而成,把爱国主义精神的种子根植于每个孩子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