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音乐之恨
ISBN: 9787559856357
帕斯卡·基尼亚尔(1948-),法国小说家和散文家,作品深度和广度兼备。1969年开始写作,出版有《音乐课》《世间的每一个清晨》《阿玛利娅别墅》等小说。《秘密生活》获法国文化大奖;《罗马阳台》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游荡的影子》荣龚古尔奖。
当音乐在过去尚为罕见,它的召集就和它会令人眩晕的诱惑一样震撼人心。当召集如今不止不休,音乐就变得令人厌恶,而且是寂静在呼喊,在变得庄重。寂静成了现代的眩晕。同样,它在特大城市中构建了一种非凡的奢侈。 我不知道音乐在什么时刻脱离了我。一个晴朗的早上,一切有声的事物突然让我没了兴趣。我几乎不再习惯性地走近乐器,或者看一看它们的美。我几乎不再打开乐谱,曲调不再响起,或者说它变小了,又或者我总觉得它像是另一种事物,疲乏诞生了。我内心对阅读书籍的渴望、节奏和缺失之感挥之不去,却没有任何一点歌唱的欲望。音乐如今成了无法忍受的消遣,那曾经于我而言是世界的尽头。 自史学家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期以来,自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屠杀集中营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旋律模进加剧的时代。在整个地面空间上,自第一批乐器被发明以来,第一次,对音乐的使用变得意味深长、令人厌恶。突然间,它在电力发明及其技术的扩增下无限放大,变得永无休止,日日夜夜侵袭市中心商业街、百货商店、小巷、大型商场、书店、外国银行供人取款的小建筑,甚至是游泳池,甚至在沙滩边,在私人公寓、餐厅、出租车、地铁、机场。甚至在起飞和降落时的飞机里。甚至在死亡营地里。音乐之恨这个表述想表达出音乐对最爱它的人而言可以变得何等可憎。 ★最新引进龚古尔文学奖得主帕斯卡·基尼亚尔散文作品集。 ★傅雷出版资助计划资助出版,基尼亚尔研究专家国内首译。 ★知觉、神话、历史和哲学相缠结的音乐沉思录。 ★延续《世间的每一个清晨》及《罗马阳台》的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