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作者简介
巴里·埃森格林,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经济学教授。当今**学术界活跃、富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经济政策历史的学术奠基人、**货币体系演变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国艺术科学学院院士、美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员、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和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等。代表作有《嚣张的特权》《金色的羁绊》等。 在宏观经济史、**金融货币体系、金融危机理论、亚洲金融市场、外汇制度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其关于金融危机、汇率制度和***货币区的实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内容简介
**章 新时代的经济学 身高约163厘米、圆脸的查尔斯·庞兹很难给人 留下深刻的印象。他21岁的时候从意大利帕尔马来到 美国,他的英语并不标准,**没有美国金融家的贵 族范儿。这位小个子的庞兹在金融危机**却是赫赫 有名的大人物。“庞氏骗局”是有关金融危机的排名 *靠前的词汇之一,热门程度甚至超过了“格林斯潘 对策”和“雷曼时刻”等词。 庞兹因在**回邮券市场进行套利而声名鹊起。 1906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通过协议, 发行**回邮券。寄信人可以将这一票据寄到国外, 而收信人则可以用这一票据到当地邮局兑换邮票,寄 出回信。 1906年的会议在金本位时代召开,当时的汇率机 制是固定汇率制。因此,代表们不可能预测到金本位 的暂时解体可能对他们达成的协议产生的影响。随着 “一战”爆发,**禁止黄金出口。过去,黄金低买 高卖是使汇率保持稳定的必要机制。随着禁运措施的 实施,黄金市场的交易暂时停止,各国货币开始相互 浮动。 一个意想不到的冲击是对回邮券协议的影响。在 战争期间和战后,美国是交战国中**一个能够保持 货币仍然钉住黄金的**。欧洲各国需要印刷钞票为 *事支出融资,欧洲货币相对美元贬值,只有在签署 停战协议之后这一趋势才暂时有所缓解。结果,在美 国之外,用欧洲货币买回的邮券要比在美国能买到的 *多。1919年,庞兹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机会,他从 生意伙伴那里借了钱,再把这些钱寄给自己在意大利 的联系人,并指示他们购买回邮券,将它们寄到波士 顿。 为什么只有庞兹发觉到了这个机会?我们并不清 楚。但不出所料,这一巨大商机不过是一场幻觉。庞 兹的联系人只能搜集到数量有限的回邮券,即使这样 ,完成这笔交易也需要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投入 其中的资金是被占用的。 庞兹的时间并不充足,因为他已经承诺投资者在 90天内本金翻番。为了支付这些利息,他不得不借用 从新认购者那里获得的资金,也就没有资金用于回邮 券的套利。为了维持这个游戏,庞兹不得不吸引*多 的投资者,所以他注册了一个听起来**有吸引力的 证券交易公司,并雇用一大批销售人员。这一计划在 1920年*终败露。《波士顿邮报》刊发了由威廉·麦 克马斯特执笔的一篇揭黑文章,麦克马斯特曾*雇于 庞兹为其运作进行宣传。 庞兹做出的投资者本金在90天内翻番的许诺,居 然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这说明,在20世纪20年代如 痴如狂的金融氛围里,投资者会一时冲动,盲目轻信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在同样如痴如狂的21世纪头10 年,投资者也没有看穿伯纳德·麦道夫居然声称年复 一年都有非凡利润,而且几乎没有波动的骗局。 被控欺诈,庞兹认罪并被判刑,需在联邦监狱服 刑3年半。但是,新英格兰地区的投资者们并不会轻 易罢休。庞兹还在监狱里的时候,就被马萨诸塞州指 控犯有22项盗窃罪,已经穷困潦倒的他不得不给自己 当起了辩护律师。一开始他应付得很好,但是一个又 一个审讯,使他疲惫不堪。**次审判,陪审团判定 他无罪;第二次审判陷入僵局;第三次审判,判他有 罪。庞兹在保释后,逃到了遥远的佛罗里达州,在那 里,他又开始用化名做生意。 1925年,要是谁在佛罗里达卅I做生意,肯定做 的是房地产交易。庞兹摇身一变,成了杰克逊维尔市 附近一块土地的发起人。所谓的“附近”,是指在杰 克逊维尔市西边约100千米的地方。庞兹在那里开始 “开发”一片广阔的灌木丛林地,这片荒芜的土地上 长满了美洲蒲葵、野*,偶尔还有橡树。庞兹将土地 划分为很多个小块土地,这样投资者就能获得属于他 们自己的宅地。庞兹居然将每英亩土地分成了23份, 这意味着每个投资者只要花10美元就能拿到自己的一 小块地。 庞兹组建了庞氏土地公司,从投资者那里筹集资 金,承诺每投入10美元,在60天内就能获得30美元的 回报,这比他早期的回邮券投资计划还要诱人。这不 过是又一个金字塔骗局,庞兹需要把土地份额重复卖 给新的投资者,再用所获得的现金回报早期的投资者 。没过多久,这个骗局就被戳穿了,他的身份也暴露 了。庞兹因触犯佛罗里达州的信托法而被起诉,并再 次被陪审团判定有罪。(P2-3)
何帆、向松祚、保罗?克鲁格曼、艾伦?布林德、阿代尔?特纳 联袂**
2016年**金融领域**重磅之作
从1933年到2008年,从决策者到市场表现,探究金融危机根源
对比100年内两次金融危机,预言80年后又一场**劫难
深入探讨100年内两次重大金融危机,深挖金融体系问题根源
整理金融体系发展症结,预言未来**经济走向
将两个时代、两块大陆的决策者、企业家一一镜像对比,鲜明立体
呈现风云事件细节,宛如美剧,丰富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