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238.00
折扣价: 191.40
折扣购买: 宋明理学论稿/儒释道文库
ISBN: 9787100241755
蔡方鹿,男,1951年10月生于四川眉山,四川师范大学杰出教授、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独著《中国经学与宋明理学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7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道统思想研究”,任项目首席专家。独立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两次。独著《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2019年入选人民出版社《哲学史家文库》。
所谓理学,指宋元明(延续到清代)时期哲理化了的新儒学,亦称道学、性理学、义理之学、心性之学等,名称虽异,实质则同。理学是以抽象性、思辨性的哲理来论证儒家纲常伦理的学术文化思潮。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主流—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发展阶段。理学在宋学的基础上产生,是中国经学发展到宋代形成的哲理化的新经学、新儒学。宋代理学亦在宋代义理之学即宋学的范围之内,后体现了宋学发展的主要趋势。 与整个儒学相通,宋明理学具有崇尚仁义,提倡忠恕、中庸,主张仁政,重视教育,重义轻利、尊公轻私的思想特质,以及在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存理去欲的价值观特点。 理学的基本内涵有二:一、它是儒学,而不是佛、道等非儒学,不应把它目为禅学等;二、它是在批佛老的基础上,又和合创新,吸取了佛、道等的精致的思辨哲学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新儒学,即是哲理化了的,宇宙本体论与儒家伦理学相结合的新儒学,而不是以往缺乏思辨哲学色彩、缺乏本体论为依据的单纯伦理型的旧儒学。虽然宋明理学因其内部理论的差异而分为各个不同的流派,但各个流派在具有以上两层含义上却是一致的,因此而同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之内。 要之,宋明理学是在新形势下以思辨性的哲理来论证儒家伦理的学术文化思潮,它在宋代义理之学即宋学的基础上产生并进一步发展。理学各派不管有多少差异,均以维护义理和“穷理尽性”为学术宗旨和思想特征。理本论一派以“性即理”为主旨,故强调“穷理”;心本论一派以“心即理”为主旨,故讲“尽心”;气本论一派亦讲“穷理尽性”、“立天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把以“理”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发扬光大,并将其贯彻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以维护社会的治理和稳定,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思想理论的根据和保证。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方法,对宋明理学历史发展演变加以系统探讨,试图网罗宋明理学的方方面面,对宋明理学做一个客观、全面和辩证的介绍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