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第一个汉人状元(张起岩)

元代第一个汉人状元(张起岩)
作者: 编者:薛祥生
出版社: 济南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元代第一个汉人状元(张起岩)
ISBN: 978754882435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冉说“流寓益都”。 这里所说的益都指益都路而不是益都县,它下辖 六县八州,州领十五县,地域非常辽阔。当时,它又 是宣靖王府所在地,也是北方的一个政治文化中心, 地位丝毫不亚于济南,但有关张起岩的记载同样非常 稀缺。所可知者仅有两点:一是他曾从国子司业张临 受业,另一是他同前益都县教谕王汝明的交往。 张临字慎与,邹平人。他曾读书长白山中,淹贯 经史,学者称之为长白先生,是当时山东地区文化名 人。元明善称其为“处士”,张养浩谓之“国子司业 ”,杨维桢说他“至元间由丘园官至祭酒”,而他自 己则谦称“为司业,贰上庠,仅半载”,可见他任过 “国子司业”无疑。张临善为文,张养浩《重修会波 楼记》中说:“往年,官转运者尝一增葺,今国子司 业张先生临为记其成。”因其声望颇高,远近闻名, 故学子们千里负笈相从,状元张起岩、中丞张朴、大 参张诚李宪等凡数十人,都是他的学生(《山东通志 》卷二十八之二)。张起岩之所以能成为名士,肯定 同他师从名师张临有关,可惜具体情况不得而知了。 后来,张起岩参加乡试,主考官正是张临,这是后话 ,就留到后边去讲了。 张起岩不仅注重拜名士为师,还善于和不同层级 的文化人结交,切磋技艺,培植社会声望,和王汝明 的交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王汝明字彦昭,世为东 莞人。父亲王元英,山东淮南行省都事。其兄王汝弼 ,山东宣慰司奏差,改集贤院掾、除从事郎济南录事 ,晋升为承事郎沾化县尹。而“王汝明彦昭,尝为益 都县教谕,温厚而文,间游戏翰墨,作山水,有古澹 平远趣。起岩得从游”(张起岩《沾化尹王公墓志铭 》),结为文友。后来,张起岩“试校官,具书为贽 ”,拜谒王汝弼,并得到王汝弼力荐,恐怕离不开王 汝明的帮助。至于得到王汝弼力荐的具体情况,也留 到后边去说了。 3.百里负米 前边说过,张起岩的祖父为官清廉,不治产业, 而又乐善好施,“每倾己赈人,己匮不悔,人负不尤 ”,“家无宿储”,所以张范就不能不“深自贬损, 赢以为养”,靠自己节衣缩食,以供养父母。王汝弼 荐起岩时也说他“贫而力学”,可见张起岩青少年时 期生活的艰难困苦。为减轻父母的家庭经济负担,张 起岩不得不“下帷教授”,靠教授启蒙儿童挣点“束 惰”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和贴补家用。《元史·张起岩 传》是这样说的: (起岩)性孝友,少处穷约,下帷教授,躬致米百 里外, 以养父母;抚弟如石,教之宦学,无不备至。 《孔子家语·致思篇》说:子路尝日,昔者由也 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张 起岩青年时期,“下帷教授”,“躬致米百里外”奉 养双亲,可与昔贤媲美了。 孟子说:“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意思 是说,仕本为行道,而亦有家贫亲老,但为禄而仕者 。张起岩“少处穷约”,具有强烈的亲老家贫、为禄 而仕的愿望,他的《白羊铺书事》诗,集中地表达出 他这一愿望。明代陶安说:益都城北三十里有邮亭, 名日白羊铺。壁间有石刻梦臣学士诗一首,乃至大辛 亥(元武宗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未第时所作。 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