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知识(医药卷)/自然科学向导丛书

医药知识(医药卷)/自然科学向导丛书
作者: 陈绍民|主编:王修智
出版社: 山东科技
原售价: 24.00
折扣价: 17.76
折扣购买: 医药知识(医药卷)/自然科学向导丛书
ISBN: 978753314693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什么是药物 药物(drug)是一个古老而通俗的名词,泛指用于防病、治病和诊断疾 病的物质,可以是自古以来应用的天然植物、动物、矿物及一些原始粗制 剂,也可以是经过现代科学技术加工制造的天然物质的有效成分或其单体 、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生物制品及各种制剂。 据《辞源》对“药”字的解释,“药”的含义有:首先是指“治病草 也”’即古时认为凡可以治病者,皆谓之药,并以草、木、虫、石、谷为 五药。如人参属草类,具有大补元气的作用和回阳救逆的功效;黄柏属木 类,可清湿热;蝎子属虫类,能镇惊熄风,攻毒散结;石膏属矿石类,具 有清热泻火的作用;谷类如麦芽,具有养心益气的作用。其次,药物在古 时亦为“术士服饵之品”,即古代术士所用健身防老的所谓仙丹之类,可 解释为现在用于防病健身的保健品之类。 对药物的含义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那么药物与药品之间是什么关系 呢?《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定义作了法定解释:“药品指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 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 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制品、放射性物质、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 药品等。” 药物既包括了现今药品的含义,又保留了历史沿用下来的药物的概念 ,而其内涵似乎更广泛。至今,这两个名词常相互通用,在含义上没有严 格的区别。 药物最令人惊奇的特性之一是对机体的作用和效果的多样性。药物能 被选择性地用于通常和特定条件下,实际上涉及机体的每一个器官、组织 和细胞的治疗。有些药物能够选择性地兴奋心肌、中枢神经系统或胃肠道 ,有些药物则反之。扩瞳剂使眼睛瞳孔放大,缩瞳剂则缩小瞳孔。药物既 能使血液易于凝固而止血,又能使血液难于凝固而抗凝,以满足不同治疗 目的。称为催吐剂的药物可引起呕吐,而止吐药物则预防呕吐。有的药物 能用来减轻疼痛、退热、降低甲状腺功能、降低血压,而有的药物则可提 神、升高血压或增加内分泌腺的功能。药物可以治疗感染性疾病,驱除肠 道中寄生虫或作为其他药物中毒时的解毒剂。药物还可以帮助戒烟、戒酒 或缓解成瘾引起的不适等。由于药物的使用,使许多曾在人类历史上带来 灾难的瘟疫如天花和小儿麻痹症等疾病如今已经绝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 疾病已被现代药物有效地控制。如果没有麻醉药、止痛剂、抗生素、输液 等,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外科手术。无数安全有效的药物代表了人类历史伟 大的科学成就,新的药物还在不断问世,人类对征服顽疾充满了信心和希 望。 药物的来源和种类 药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的。药物 按来源不同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天然药物:人类的疾病和求生的本能逐渐导致了药物的发现,药物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要不断地与伤痛和疾病 作斗争,在捕食鸟兽、采摘野生植物为食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有些天然植 物、动物、矿物有减轻伤痛或解除疾病的功效,便逐渐有意识地应用其治 疗伤病,以后又运用一些原始的提炼方法制成服用方便的“药剂”。目前 市售药物中约有25%或更多来源于天然产物.欧美植物来源的药物约占25 %,我国的占42%~45%。 (2)人工化学合成药物:人类历史发展到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随 着化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化学方法从天然动植物中提取生物 碱类、维生素类、苷(甙)类、激素类等有效成分,并开始了以天然药物为 先导化合物进行人工合成药物的研究。1805年德国化学家从鸦片中分离得 到吗啡;法国药学家从金鸡纳树皮中分离得到奎宁和金鸡宁;有人从马钱 子中分离得到马钱子碱和二甲马钱子碱;此后,又有人先后从鸦片中分离 得到吗啡因和可卡因,从颠茄中分离得到阿托品等。1932年德国化学家杜 马克在研究偶氮染料时合成了百浪多息,动物实验证明其对链球菌和金黄 色葡萄菌感染有特效,成为化学合成药物的标志性成就;人工合成吗啡亦 于1952年获得成功。至此,人工化学合成药物获得飞速发展。目前临床应 用的药物中,化学合成药物已占主导地位。 (3)生物技术药物:1982年世界上第一个生物技术药物重组人胰岛素上 市,标志着生物技术制药产业的兴起。生物技术药物即通过生物技术获得 的药物,主要包括重组细胞因子药物、重组激素类药物、重组基因工程疫 苗、治疗性抗体和反义寡核苷酸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物技术药物开 发研究获得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医药开发研究的热点,具有广阔的 应用前景。 从神农尝百草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原始药物的应用毫无疑问可以追溯到具有历史记载的更远的年代。古 人类在发现火之前,处于所谓“穴居野人”“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常 因生食动物肉、虫、鱼、鸟等生冷食物而患寄生虫病、胃肠疾病、疼痛等 。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他们同时也发现有些植物具有泻下、止痛、愈伤 、催吐或止泻功效,还有的植物、动物(昆虫)、矿物有毒,于是便有意或 无意地应用这些动植物或矿物材料来治疗疾病或机体不适。作为原始人类 的本能,使用冷水浴,或用新鲜树叶擦抹减轻伤口疼痛,或使用泥浆来保 护创口,均属于信仰的范畴。通过经验,原始人类开始学到了某些更有效 的治疗手段,从那以后,产生了药物治疗的实践。 在许多早期的种族,疾病被认为是恶魔或邪恶的灵魂进入了人体,治 疗自然就涉及到驱赶身体内超自然的入侵物。从最早的记录看,除去鬼怪 的原始方法是使用精神咒语、使用有害物质和特殊的草或植物材料,在偏 远的部落人群中至今还可见到其痕迹存在。在未有专门的神职人员以前, 通常由部落中博学的人根据经验或口耳相传的知识来收集具治疗作用的植 物,去治疗病人或伤者并制备药物。我国《史纪纲鉴》称:“神农尝百草 ,始有医药”。公元工世纪前后的《神农本草经》是一部最早的药物学文 献,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 记载了许多药物的疗效。其后,具有重大影响的经典文献有东汉张仲景(公 元142~219年)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梁代陶弘景(公元456~636 年)的《本草经集注》、唐代(公元659年)的《新修本草》等。《新修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图1-1)编著 的《本草纲目》(图1-2)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共收载药物1899种,药 物剂型61种,附方11098则,插图1160幅,被译成英、日、朝、德、法、俄 和拉丁文七种文字,传播到世界各地,是举世闻名的药物学巨著,对我国 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