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作者: 刘继峰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7.50
折扣购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法学系列教材)
ISBN: 9787300320755

作者简介

刘继峰,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竞争法、知识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兼任中国商业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市现代企业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网络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诉讼监督案件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智库专家、商务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局专家库成员、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专家库专家。著有《竞争法学原理》《价格卡特尔法律规制研究》《竞争法》等。

内容简介

前言
消费是国民财富增长的基本方式之一。在经济学上,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始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不同历史时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的倚重有所不同,但两者保持均衡是最理想的经济关系状态。消费让位于生产,会导致消费不足;相反,只强调消费而忽视生产,会导致产业空心化。这些都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消费者法律关系的形成和转变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性变革的过程和结果。基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也引发了法律上的重大变革,其结果就是消费者合同从一般合同制度中分离出来。互联网时代,随着信息传播力的增强,一方面消费的选择性扩大,另一方面夹杂在信息传播中的交易风险增大。为了应对这种特殊挑战,形成了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制度。数字时代,数据是平台的关键生产要素,其主要来自个人信息。个人信息保护成了数字时代消费者利益的核心内容,尤其是隐私问题。
以中国经济发展和法制变革为基础,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与之相适应,消费者法律关系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
狭义上,消费者法律关系的立法形式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义上,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是一个由多个立法例组成的法律规范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电子商务法》《广告法》等。每一个部门法以不同的视角和方式保护消费者利益。本书以广义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为内容。
本书内容的展开以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为基础,并特别涉及了金融、电子商务、个人信息这三类特殊领域的消费者保护法律关系。为帮助读者增强理解和重点掌握相关内容,本书在每章的开篇部分设置了本章概要、重点知识、关键词等导读的内容,在每章的最后辅之以相应内容的思考题和典型案例。
本书适于学习经济法学课程或单独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课程的学生使用,也对实践中处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有一定参考作用。本书各章的撰稿人及其分工如下:中国政法大学刘继峰教授(第一章)、中国政法大学孙颖教授(第二章)、北京师范大学胡俊宏副教授(第三章)、西北政法大学倪楠教授(第四章)、中国政法大学张学哲副教授 (第五章)、华东政法大学翟巍副教授 (第六章)、南开大学陈兵教授(第七章)、中国人民大学姚海放副教授(第八章)。
书中不足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刘继峰
2024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