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型体质怎么吃怎么补/精致生活乐读系列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如何拥有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给的,来自先天禀赋 ,这一点很重要。生在长寿家族的人很幸运,但是可 遇不可求。平和体质的人,多数生在长寿家族,比如 五世同堂的大家族,而平常的人家能四世同堂就很不 容易了。自幼的家庭养育对于维护或促生平和体质也 有着**重要的作用。 平和体质通常表现为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体重 波动小、得病少、对环境和气候的变化适应能力比较 强。即使生病了,自我康复能力也很强。但是平和体 质的人在人群中不是太多,因为长寿的人毕竟是少数 。在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实际上也只有几个长寿地区 ,比如广西的巴马瑶族**县和广州市的东山区,因 此我们就不能太奢望自己得到平和体质。 如果你不是长寿家庭的父母,也可以通过从小的 教养,使得自己的孩子拥有平和体质。比如训练孩子 吃有吃相、坐有坐相,玩完东西一定要放回原处等, 这些都是教导孩子干什么事都要适可而止,不能过分 ,从而锻炼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孩子长大以后,自 然而然,从骨子里就会记住,吃东西不能过分、不能 贪婪、不要熬夜、不可以恣情纵欲。其实,不论什么 体质的养生都需要有好的习惯。此外,父母还要注重 对孩子“心神”的养育,使孩子有个性但是不偏激, 心态平和。“神”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秉性,“山河 易改,禀性难移”,小时候养成了躁动的习惯,长大 后再想培养出养神、静神的习惯,就很难了。 所以,只要形成禀性,就能使好习惯成为生活的 一部分。生活、心态都简朴的人,容易促生平和体质 。长寿的人往往都是心态平和、无欲无求的人。假如 要长寿,就要回归简单。当然,回归简单是一种境界 ,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做到,但是只要大家明白了这个 道理,就能抑制一些不好的想法和心态,从而逐渐地 养成一些好习惯。 这些好习惯,你应该继续保持 平和体质的人都有很好的生活习惯,也就是之前 所说的后天个人修为,坚持这些好的生活习惯,才能 拥有平和体质。那么平和体质者普遍都有哪些好习惯 呢? ◎心态平和。心态平和即要心胸豁达、对人宽容 、不钻牛角尖。遇到想不通的问题要学会和他人交流 或倾诉。只有遇事能够“看开、放开”,能够“释怀 ”,才有可能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而保持良好心态 *有利于养成平和体质。 ◎规律起居。只有生活中的起居习惯符合客观规 律,才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维持心、肺、肝、肾 、脑等重要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许多中老年人硬朗的身体就得益于不熬夜、冬季注 意保暖、每晚热水泡脚等生活起居的好习惯。 ◎适量运动。运动能愉悦身心、促进新陈代谢、 调节血液循环、改善器官功能,**有利于身心健康 。所以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 和运动量,应以不过度疲劳为度。 ◎节制嗜好。主要指对烟、酒、网络等**嗜好 的过度依赖。吸烟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均有 不利影响;过量饮酒易损肝伤胃,有害大脑健康;过 度上网则有损视力,不利于腰背肩颈等骨关节功能, 常在电脑前工作的人尤应注意这点,应酌情安排时间 休息片刻及远眺景物以保护视力。 ◎睡眠充足。人一生的1/3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 过的。医学研究表明,在深度睡眠中,人体细胞可以 自我修复,尤其在夜间10点到凌晨3点间的睡眠被称 为“美容觉”。因为在此时间段进行睡眠可以排除体 内毒素、恢复人体功能,还能美颜护肤。 ◎定期体检。人到了一定年龄难免会产生一些疾 病,对此必须客观对待。人应定期检查身体,做到预 防为主,一旦发生疾患应该及早进行治疗,以便取得 *好的疗效。 养生重养心,平和切莫忘 中医一直认为,五志七情皆可以致病,并且有不 少医案也证实了此观点。比如《三国演义》上的“三 气周瑜”,讲的就是因郁怒伤身致死的一个典型故事 。另外,紧张、思虑过度等**情志也会伤神、伤志 、伤五脏,中医认为悲哀伤肺、思虑伤脾、大怒伤肝 、惊恐伤肾、过喜伤心等。**情志导致身体五脏不 和、精气耗损,就会使人的体质出现偏颇,即使你是 平和体质,也可能因为心病而导致身体出现病症,因 此平和体质者平常养生也不要忘了养心。凡是通晓养 生的人都知道“下士养身,中士养气,上士养心”的 道理。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强调过心理调摄对于强身 延寿的重要性:“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要保持心情安闲 、排除杂念妄想,以使先天元气不被耗散,精神守持 于内,这样,疾病就无从发生了。 所以,重视养心是大家养生的“上上策”,即使 平和体质者也不例外。那么,平和体质者到底该如何 养心呢? ◎要静心,情绪乃一身之主,一个人如果终*思 前想后、**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所以要消除不 良情绪,就要学会静心。静心的*佳途径是练心,可 以采用瑜伽、冥想、静心音乐等方式来静心。只有让 心静了才能气顺,气顺了人才能强健,人强健了当然 就百病不生了,体质也不会有失偏颇了。 ◎不压抑。现在市面上出现了所谓的“哭吧”“ 发泄吧”等供人发泄的地方。其实这是**好的情绪 发泄场所。现代人压抑得太厉害了,当进入这些“发 泄吧”里,或哭或挥拳猛击,把心中积压的委屈与不 快全都倒出来,等到揩干眼泪鼻涕、脱掉拳击手套掉 头而去时,心里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这比一声不 响把什么都闷在心里独自忍*要强很多。千万不要过 度压抑自己的**情绪,哪怕找个无人处高声骂几句 ,大声喊两嗓子,对身体都是有好处的。 ◎学会包容。如果我们心胸狭小、不能容物、遇 事斤斤计较,就不可能心平气和、心思安定。另外, 平和体质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地选择适合 自己的养心方法。把养心落在实处,保证心气平和、 乐观豁达,自然就能气血通畅、体质平衡。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