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联盟中的非对称学习:理论与机制

战略联盟中的非对称学习:理论与机制
作者: 陈效林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20
折扣购买: 战略联盟中的非对称学习:理论与机制
ISBN: 9787504779113

作者简介

陈效林,管理学博士,南京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工商管理(营销)学科带头人,校MBA教育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企业经营战略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战略联盟、联盟网络和品牌战略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3部;曾先后在某央企从事战略管理工作、在某金融机构担任企划部总经理助理,承担过多项大型企业集团、产业园区的战略规划和品牌规划项目。

内容简介

"第一节 联盟经验与知识保护 一、 引入 从企业学习的演化过程来看, 在国际战略联盟开始阶段, 中外企业之 间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差距影响着中国企业对联盟伙伴知识的获取。 企业之 间知识相似性越低, 越不利于双方知识的转移, 即联盟伙伴之间明显的知 识和能力差异将会阻碍联盟学习。 但随着中外企业联盟的发展, 双方的联 盟经验会逐步增加, 双方交流的渠道和方式会得到改善, 沟通和交流的便 利使得双方易于建立企业之间知识共享平台和程序, 进而促进企业专有吸 收能力的增加, 使企业能够识别并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知识。 丰富的联盟经验有益于构建联盟各方的信任, 从而有利于联盟各方之 间知识和信息的交换。 因此联盟经验就像企业的生产经验一样, 能够使企 业驾轻就熟, 在经历过的事件中找到类似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些问题的解 决都可以使企业达成联盟目标。 中国企业的联盟经验越丰富, 越有利于其 知识获取。 本章提出, 在研究当地知识保护时应该将当地知识分为核心部分和非 核心部分, 并进行有差别的保护。 对当地知识的核心部分进行保护是为了 维持并增加中国企业在国际战略联盟中的议价权力, 而对当地知识的非核 心部分的保护或共享, 是为了以此部分知识吸引潜在的国际战略联盟伙伴, 加强联盟伙伴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前文的分析已经表明, 在国际战略联盟中, 中国企业不但在学习中处 于不利的位置, 而且在知识保护方面也处于不利的位置。 这些都与联盟双 方投入联盟中的知识特性、 保护程度以及国外企业本身就在中国经营而带 来了学习的便利等因素有关。 面对这样复杂的学习环境, 对当地知识有效 保护需要一定的联盟经验。 二、 联盟经验有利于知识保护 第一, 已有研究表明, 联盟环境越复杂, 联盟活动越难事先确定, 联 盟经验的作用越明显。 具体来说, 有了联盟经验, 中国企业就能够判断哪 些是核心知识, 哪些是非核心知识, 从而可以采用不同的保护方式对知识 进行保护。 对投入国际战略联盟中的知识的重要性进行识别, 是对当地知 识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 只有在正确判断核心知识和非核心知识的基础上, 企业才能采取相应的保护手段和方法。 第二, 在对非核心的当地知识保护中, 保护的目的是有计划地让国外 企业学习这些知识。 有了联盟经验, 企业就能够判断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 的依赖性, 并据此引导国外企业的学习情况。 第三, 在对核心的当地知识的保护上, 有了联盟经验, 就可以通过契 约和信任机制, 降低这部分知识的投入甚至不投入, 多方位地保护核心 知识。 第四, 拥有丰富联盟经验的企业能够在联盟成立之初获悉国外企业参 与联盟的目的并根据其参与目的采取相应的当地知识保护措施。 例如, 国 外企业参与联盟是短期行为, 目的是获取足够的当地知识以便在中国独立 经营, 那么在联盟中, 中国企业对当地知识的保护要严格。 三、 合作能力有利于知识保护 前面分析了企业的联盟经验对当地知识保护的积极作用。 但又产生了 一个新问题: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拥有相同或相似联盟经验的企业 为什么有些能够利用国际战略联盟获取知识, 提高自己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而有些则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这说明拥有联盟经验不一定促使联盟成功。 本节认为, 联盟经验对知识保护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合作能力来实现 的。 一方面, 联盟经验与合作能力密切相关, 现有文献在理论上和实证中 都证实了这一关系。 合作能力或联盟能力来源于企业的联盟经验。 另一方 面, 合作能力对知识保护有显著影响。 首先, 合作能力是一种企业专有资源, 是比联盟经验更重要的资源。 已有研究表明, 合作能力必须借助联盟经验才能建立。 只有将联盟经验转 化为联盟能力, 企业才能更有效地管理联盟活动, 而且已有的联盟经验有 助于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 联盟经验转变为联盟能力的内在作用机制是企 业的学习机制。 联盟经验来自企业与联盟伙伴建立的不同形式的联盟活动。 这些联盟 活动一般由企业内的不同团队、 不同成员参与, 因此不同团队、 不同成员 所得到的经验是有差异的。 例如, 一家企业参与国内外多种联盟时, 企业 内一个团队负责与海外某家企业的联盟事宜, 另一个团队负责与海外另一 家企业的联盟事宜, 还有其他团队负责与国内企业的联盟事宜等, 每个团 队成员获得的联盟经验是不一样的。 这些有差异的联盟经验经过企业的学 习机制之后, 能够在各个团队及其成员间得到共享, 形成互补又兼容的惯 例或程序。 这些惯例或程序能够为现有的国际战略联盟和未来的国际战略 联盟提供参考。 因此企业的联盟经验经过企业的学习机制形成惯例或程序 后,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合作能力。 据此, 中国企业拥有的联盟经验越丰富, 越有利于其合作能力的提高。 其次, 合作能力对当地知识保护有显著的影响。 合作能力既是企业发 现并选择适合联盟伙伴的能力, 也是一项选择有利于实现企业自身联盟目 标的联盟治理结构的能力, 更是在联盟过程中管理和监督联盟活动的能力。 普遍存在的联盟终止、 联盟效果不佳以及联盟中出现冲突等问题无不与缺 少合作能力有关。 合作能力不仅强调实现企业自身的目标, 而且强调维护 联盟伙伴的利益。 合作能力对当地知识保护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其一, 合作能力具有监 管功能。 拥有合作能力的中国企业在与联盟伙伴交往中易于觉察对方是否 采取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可以根据联盟伙伴的行为调整对当地知识的保护 方式。 其二, 合作能力有利于联盟冲突的处理, 增加信任感, 从而降低机 会主义行为, 产生自我控制行为, 使自己有意识地避免为获取联盟伙伴的 知识而暴露自己需要保护的知识的情况。 因此, 当中国企业拥有合作能力 时, 易于与联盟伙伴建立信任关系。 一方面, 联盟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有 利于降低机会主义行为; 另一方面, 联盟伙伴之间的相互信任有利于降低 国外企业对中国企业明确规定的当地知识核心部分的学习程度, 从而对当 地知识的核心部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此基础上, 中国企业的合作能 力越强, 越利于对当地知识进行保护。 因此, 作为一个与联盟经验以及当地知识保护都密切相关的变量, 合 作能力将联盟经验与知识保护联系起来, 起到中介作用。 根据知识基础理 论, 承担组织学习任务的是组织成员。 而在联盟中, 承担学习任务的是那 些跨边界人员, 由于人生经历不一样、 在联盟中从事的工作不同, 以及对 学习经验的认识不同, 因此跨边界人员从联盟中获取的经验是零散的、 碎 片的、 不成系统的, 这些经验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性。 即由个体学习而得 到的联盟经验是隐性的, 不具有传递性, 难以共享。 只有将这些个体经验 转化为能够为全体组织成员所共享的知识体系、 联盟管理惯例等, 企业才 能有效地利用这些经验, 也就是说企业具有了合作能力, 企业才能更好地 实现其联盟目标。 四、 小结 以获取先进知识为目标的中国企业在国际战略联盟中面临着自身知识 保护的问题。 鉴于此, 本章提出以下几点。 首先, 降低联盟范围能够降低核心知识外溢的风险, 但也影响了学习 效果, 而且人为降低联盟活动的范围, 有可能影响联盟伙伴之间的合作关 系, 限制联盟带来的好处, 影响联盟目标的实现。 因此, 通过降低联盟范 围来实现知识保护是以牺牲联盟利益为代价的。 其次, 个人层次的关系资本虽然可以增加联盟伙伴之间的信任, 有利 于信息的交流和扩散, 也有效降低了联盟伙伴的机会主义行为, 但是个人 层次上的关系资本会随着核心成员的流动和联盟战略的调整而变动, 不具 有稳定性, 不能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常态, 因此无法彻底解决知识获取和 保护之间的矛盾。 另外, 个人层次的关系资本也未必能为企业所利用。 个 人都有自己的私人利益, 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 因此个人 层次的关系资本很有可能成为谋求个人利益的手段。 再次, 模块化虽然可以有效保护核心知识, 但是降低了联盟伙伴之间 的信息交流和共享, 这既不利于知识接收方的知识接收, 也不利于知识输 出方的创新, 因此对于以学习为目标的企业来说, 模块化不是其最优选择。 最后, 虽然有学者认为合资联盟是最有利于联盟伙伴之间学习的联盟 形式,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合资联盟不利于知识保护, 因此, 联盟形式的选 择对知识获取和保护的影响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联盟结构的选择 是由联盟双方决定的, 不是企业单方面控制的, 这也对企业有一定限制。 目前, 大部分已有文献从发达国家企业或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的角度 来研究知识保护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保护的内容主要是企业的核心知识, 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或不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在国际战略联盟中知识保护的 研究较少。" "本书是关于战略联盟中非对称学习的研究著作,涵盖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案例分析, 重点探讨中国企业应该如何选择联盟伙伴, 以及如何同时实现知识获取和知识保护。作者陈效林在战略联盟、企业经营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本书是他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非对称学习在战略联盟中的应用和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