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赠英文版)

致加西亚的信(赠英文版)
作者: (美国)埃尔伯特·哈伯德|译者:罗珈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8.80
折扣购买: 致加西亚的信(赠英文版)
ISBN: 9787544720250

作者简介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9年6月19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父亲既是农场主又是乡村医生。哈伯德年轻时曾供职于巴夫洛公司,是一个很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足于此。于是在1892年,他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进入了哈佛大学。然后,他辍学开始徒步旅行英国。 回到美国后,他试图找到一家出版商来出版自己那套名为《短暂的旅行》的自传体丛书。当一切努力化为泡影后,他决定自己来出版这套书,于是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生了。哈伯德不久就被证明是一个既高产又畅销的作家,名誉与金钱相继而来。 随着出版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纷纷慕名来到东奥罗拉访问这位非凡的人物。最初观光客都在他住处的四周住宿,但人越来越多,已有的住宿设施无法容纳了,为此,还特地盖了一座旅馆,在旅馆装修时,哈伯德让当地的手工艺人做了一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没想到游客们非常喜欢这种家具,于是,一个家具制造产业由此诞生了。 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到1910年就拥有了500多名员工,同时出版《菲士利人》和《兄弟》两份月刊,其影响力在《致加西亚的信》一书出版后也达到顶峰。 一切都随着阿尔伯特和他的妻子爱丽斯在路西塔尼亚不幸遇难而结束。公司的重担落在了儿子伯特身上。尽管伯特十分努力地工作,但依然抵挡不了公司的衰落。 今天,罗依科罗斯特生产的东西正在被人们疯狂地收藏;罗依科罗斯特公司的装订术、冶炼术和家具制造工艺也以其固有的魅力和独特的制造工艺为人们所喜爱。阿伯特·哈伯德这个名字也因《致加西亚的信》一书而声名远扬。

内容简介

在所有与古巴有关的事件当中,有一个人就像近日点 的火星一样总矗立在我的记忆最鲜明处。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迫切需要尽快和古巴起义军领 袖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当时身处古巴的大山深处—— 具体在哪里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任何信件或者电报能送到 他那儿。但是美国总统必须取得他的配合,而且时间紧急。 怎么办? 这时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叫罗文的人能帮您找到加 西亚,而且也只有他能找到。” 于是,他们找来罗文,给了他一封信,让他送给加西 亚。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接过信,将它密封在一 个油布袋里,揣在胸前;如何在四天后乘坐一艘敞篷船到 达古巴海岸,乘着夜色上岸,消失在丛林中;如何徒步穿 越这个敌对国家,于三个星期后出现在岛屿的另一端,将 信交给加西亚将军——这些细节在这里我无意详述。我想 强调的重点是:麦金莱总统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 文,而罗文接过信,并且没有问:“他在哪里?” 太伟大了!这样的人应该为他铸造一座不朽的青铜雕 像,并且把雕像立在全国各所大学里。年轻人需要的不仅 仅是学习书本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这样那样的教诲,他 们需要的是一种能让他们坚持向上的敬业精神,让他们能 够忠于责任,行动果决,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 事——把信送给加西亚。 当然,加西亚将军现在已经离开人世,但是,还有许 多其他的“加西亚”们。那些拥有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 时常都会因为那些庸碌之辈的愚蠢感到吃惊——他们不能 或者不愿意专心去做好一件事。 敷衍了事、满不在乎、漠不关心以及心不在焉地工作 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惯例,除非你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其 他人帮忙,或者仁慈的上帝能创造一个奇迹,派一名天使 来帮助你,否则不会有什么工作成效。 读者不妨来做个试验。假设你现在正坐在办公室里, 旁边有六位员工。随便叫来其中的一位,对他说:“请你查 一查百科全书,帮我做一个有关柯勒乔生平的简要备忘录。” 这位员工是否会平静地回答“好的,先生”,然后就去执行 任务呢? 无论如何他都不会。他会用疑惑的眼神看着你,然后 问你下面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或者更多: “他是谁?” “哪一本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儿?” “雇我来是做这个的吗?”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这件事?” “他还在世吗?” “着急要吗?” “要不要我把百科全书搬过来你自己查一下?” “你为什么要查他呢?” 我敢用十倍的赌注和你打赌,等你回答完他所提出的 问题,给他解释清楚如何查找这些资料,为什么需要这些 资料之后,这位职员就会离开,去找另外一位员工帮他找 柯勒乔的资料。然后,他会回来告诉你,根本就查不到这 个人。当然,我也可能赌输,但是,从概率上讲,我不会输。 此时,如果你够聪明,就不会费心向你的“助手”解释, 柯勒乔的资料应该在C字母打头的索引中查找,而不是在 K字母的索引中,你会微笑着对他说“没关系”,然后自己 去查。就是因为这样缺乏独立行动的能力,这样在道德上 后知后觉,这样意志不坚,这样不乐意巩固和提高——这 些东西使得纯理论的社会主义实现的可能遥不可及。如果 人们甚至都不愿为了自己而主动采取行动,那么,他们又 怎么会为公众利益而努力呢?如果你登广告招聘一名速记 员,应征者十之八九既不会拼写也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并且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这是速记员应当具备的条件。这样 的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吗? “你看那位会计。”在一家大工厂里,一位主管对我说。 “看到了,他怎么样?” “哦,他是一位不错的会计师,如果我派他到城里去 办件事,他有可能完成任务。但是,也有可能他会沿途在 若干家酒吧停留,等到了闹市区的时候,他恐怕早就忘了 我派他去做什么了。”这样的人,你能托付他去把信送给加 西亚吗? 最近,我听到许多对那些“在血汗工厂里备受压榨的 人”和那些“为求得一份正当工作四处奔波的无家可归者” 深表同情的声音,同时,把那些掌权者骂得体无完肤。 但是,从没有人提及那些倾其一生努力都无法使那些 懒散的饭桶做些有用的工作的雇主;没有人说,那些雇主 是如何长期耐心地努力寻找“帮手”,但只要他们一转身, 这些“帮手”就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每家企业和工厂都会不断地进行清理整顿。雇主不断 地遣走那些不能促进公司利益的“帮手”,同时吸纳新的员 工。无论经济状况多么好,这种去粗取精的过程都会一直 持续着。只是,在经济萧条、就业机会很少的情况下,这 种去粗取精的工作会更显成效——但是,离开的仍然是、 永远是那些没有能力、没有价值的人。这就是适者生存。 为了自身利益,雇主只能保留那些最佳员工——那些能把 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我认识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 的生意,对别人来说,他也毫无价值,因为他总是愚蠢地 怀疑他的老板正在压迫他,或者企图压迫他。他不能发号 施令,也不甘心接受别人的指挥。如果我们让他去送信给 加西亚,他的回答很可能会是:“你自己去吧!” 今夜,这个人正四处奔波寻找工作,风飕飓地直往他 的破外套里灌。但是所有了解他的人都不敢雇用他,因为 他是一个典型的煽动不满情绪的好事之徒。 当然,我知道我们与其同情这样一个道德上畸形的人, 还不如去同情一个肢体不健全的人。然而.,如果要同情的 话,也让我们为那些努力经营大企业的人流下同情的泪水, 他们在下班铃响之后仍然要加班加点,他们头上的白发因 为要竭力约束那些漠不关心、没有能力又敷衍行事、忘恩 负义的人而日益增多——要是没有他们的企业,那些人就 只能忍饥挨饿,无家可归。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