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天地大儒王船山
ISBN: 9787553807096
王立新(1962—),黑龙江省青冈县人,出生于科尔沁东草原上的吉林省通榆县。山东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东北林业大学社会科学系、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现为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哲学博士导师。服膺船山三十余年,为了弘扬船山,不得不在学犹未成的情况下,公开宣讲和书写船山……
……中国汉族王姓主要有两大系,一系是山东的 琅琊王氏,称为“琅琊王”;一系是山西的太原王氏 ,称为“太原王”。两个王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分 别是江南、江北的大族望姓。尤其是江南的琅琊王, 人才辈出,成了江南最亮丽的一道人文风景。所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就是指这个王 氏。而船山先生这一系,实出于太原王氏,来衡阳以 前,住在江苏省扬州市的高邮县。船山的十一世祖名 叫王仲,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因为军功被授予 干户。十世祖王成,因为推戴明成祖朱棣有功,升任 衡州卫指挥同知。这是个副三品的武官,大约和今天 的省军区副司令员差不多。王氏就此搬到衡阳,成了 衡阳人。 船山的先世本来是武将出身,后来改武从文。据 船山自己说,王氏崇文尚儒,是从六世祖王震开始。 王震本来是位将军,但却“笃志经术儒学”。当 时有一位理学家名叫庄昶,学者尊称为定山先生,是 大思想家陈白沙的同道挚友,儒学造诣很深。明宪宗 朱见深成化年间(十五世纪下半叶),庄定山因为劝 谏宪宗皇帝张灯浪费被贬,来到湖南。王震得缘向庄 定山讨教身心性命等儒学问题。王震不仅自己跟庄定 山问学,还让儿子王翰跟从庄定山学习儒学。王翰的 儿子叫做王雍,就是船山的曾祖父,参加过明穆宗隆 庆四年(1570)的乡试。科举没有考中,回到家乡, 做了衡州州学的训导。后来又改做江西南城的教谕, 就是负责督导学生学习的地方小官。 船山在《家世节录》中说他的曾祖父王雍,曾经 用心于经典和历史,有过补充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的设想。船山小时候,还在父亲的书柜里见到过曾祖 父“论留侯用四皓争太子,非大臣礼’’之类的文字 。就是批评汉初的张良,利用四皓(据说是刘邦时代 隐居在山林里的四位白发高人)来糊弄刘邦,以帮助 吕后巩固太子刘盈的地位。刘盈就是后来的汉惠帝。 王雍说,张良的这种做法,违背了大臣之道。 曾祖父对历史的评判,引发了船山最初的历史热 情。船山后来对历史的极大兴趣,可能跟童年时期的 这段经历有很大关系。大约是通过父亲,船山受到了 来自曾祖父的影响. 船山的祖父王惟恭,字少峰,也是读书人,继续 用儒学教育子弟。船山父亲兄弟三人,王朝聘是老大 ,另外两位就是船山的二叔王廷聘和小叔王家聘。船 山祖父敦促子侄为学,三个儿子从小就接受了儒学教 育。船山父亲最杰出,二叔则喜欢庄子,船山后来对 庄子体会很深,评价极高,看来多少受了些二叔的影 响。三、王朝聘其人 船山先生的父亲王朝聘,字修侯,精通《诗经》 和“春秋学”。 所谓“春秋学”,就是专门研究儒家经典(《春 秋》的学问。《春秋》本来是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历史 的,后来经过孔子的亲自修改,添加了很多善恶、是 非的评价。孔子用精慎的言词,表达自己对《春秋》 中所记载的人和事的评价,揭示历史的真正意义,以 昭告世人。这些隐含在用语和用词中的孔子的真正用 心,被后世称作“春秋大义”。“春秋学”就是研究 孔子的简单明了的说法中,究竟蕴含了怎样深刻意义 的学问。也就是不断发掘孔子的“微言大义”的学问 。 船山自幼跟从父兄学习“春秋学”。有关《春秋 》的学问,构成了船山历史哲学的重要基础。如果没 有对“春秋学”的把握,船山历史哲学思想的深刻与 精湛,就会因为缺少必要的基础而难以期待。 王朝聘除了在《诗经》和“春秋学”方面有深刻 和独到的造诣之外,还有杰出的辩论才能。据船山回 忆,他曾与被称为明代佛门四大龙象之一的憨山大师 有过一场论辩,力挫憨山大师的机锋,把憨山德清辩 得哑口无言。憨山德清(1546-1623),是明代佛门 中的骄子,出于禅门临济宗一系。其人思维敏捷,口 齿伶俐,能够迅速抓住对方言语中的疏漏,予以有效 的反击。这种能力,在佛教禅宗中,被称为“机锋” 。船山曾经问过父亲,希望知道父亲与憨山辩论的是 什么内容,以及父亲是如何力挫憨山的机锋的。但是 王朝聘没有告诉船山究竟是怎样一种情形,只是一笑 了之,表现了一种对世俗论辩胜负的淡然态度。 王朝聘从小跟从乡先生伍学父学习历史文化传统 ,后又寻访名师,得拜江西邹泗山先生。(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