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史脱口秀
作者简介
姜萌,出生于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身高192cm(江湖人称“笔杆多耳”)。早年西安交大工科出身,研究生在清华大学读了科技史专业。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有情怀”(好像不是什么好词儿)的理想主义教育工作者,奋力在全国各地开办以生涯规划和全人教育为主题的“萌叔学园”(同名微信公号:mengshuxueyuan 有彩蛋哦),致力于“让学习有意思起来”,希望帮助中国的青年人体验不一样的成长过程。《科技史脱口秀》一书就是一次“有意思”的尝试。作为纯种理工男,写作风格难免囿于逻辑,幸得好友“麦克学画画”才华横溢地艺术加盟,《科技史脱口秀》一书才得以焕然一新。关于本书的任何想法,欢迎给我发邮件jianglaoshi@wholeedu.com,热切希望与各界朋友交流。
内容简介
16、17世纪:第一次科学革命 天下大事,亮久必黑,黑久必亮。古希腊如此辉 煌,闪亮到让人嫉妒和难受的程度,结果“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罗马时代一折腾,给折腾进黑暗的中 世纪了。漫长的中世纪持续了1000年,黑暗得也让人 难以忍受,于是欧洲的“天”在人民不答应的呼声和 知识分子的反抗中渐渐亮了。 天亮之前,欧洲的大学出现了。十字军东征,跟 阿拉伯人玩了个2×100米接力,把中国的科技文化成 果传到了欧洲。在四大发明的帮助下,城市资产阶级 也蠢蠢欲动,准备给这强弩之末的黑暗致命一击。 中世纪末期文艺复兴运动逐渐兴起,16世纪在欧 洲盛行。所谓文艺复兴,究竟“复兴”的是什么?主 要是常年受到黑暗中世纪的压抑,新兴的资产阶级和 知识分子通过对古希腊文化的再发现和再追随,借古 讽今,世称“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代表着人民的呼 声,向腐朽的基督教会发起文化的冲击,这是直接的 挑战。宗教改革则是同样以上帝之名,通过城市平民 斗争和农民战争,建立更新型的属于人民的教会,要 求罗马教会交出一部分权力,能滚犊子就更好。 说白了,文艺复兴已经在舆论上给足了教会差评 ,宗教的改革又飞起一脚,把教会踹下了神坛。更为 先进的资产阶级就此登场了。 资产阶级之所以先进,主要是敢于冒险和无利不 起早。虽说动机过于低俗,完全处于马斯洛需要层次 理论的最底层,但是马斯洛也说了,越是底层的需要 动力越强劲,越是顶层那些自我实现的缥缈玩意儿越 动力不足。 资产阶级就靠着这本能的动力,急切地渴望向整 个世界扩张,于是在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颗“小虎牙 ”的王室的支持下,无穷无尽的航海冒险家前赴后继 ,勇敢地向未知世界发起一轮又一轮的冲击。其中最 大的成果则是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麦哲伦及其 团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山雨欲来风满楼,经历了如此轰轰烈烈的准备工 作,科学革命终于爆发了。 科学革命几乎在大宇宙和小宇宙两个领域同时爆 发。在大宇宙方面,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对托 勒密的“地心说”发起了挑战。在小宇宙方面,维萨 留斯对人体结构进行了充分研究,向盖伦发起了冲击 。整个科学革命就是颠覆古代两位集大成者的过程。 有趣的是,哥白尼和维萨留斯根本不是一个国家 的人,之前也没有微信联系过,可是却在同一年发布 了自己的代表作。1543年,哥白尼出版了《天体运行 论》,而维萨留斯出版了《人体结构》。 心有灵犀,比翼双飞。 科学革命的热乎劲儿还没消散,性格乖戾的牛顿 大哥出场了。他随便划拉了几下,就完成了科学史上 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但牛顿真的不是科学家。 牛顿定律的核心内容是F=ma。也就是说,一个物 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别的东西给它施加了力的 结果——小球能滚动,是因为猫推了它;猫能动,是 因为狗踹了它;狗能动,是因为人拿棍子捅了它…… 那么问题来了,如此追问下去,这个本来应该静 止的世界,是谁让它动起来的呢? 这神秘的“第一推动”究竟是谁? 上帝笑而不语,表情萌萌哒。 4.1 革命前夜的狠人狠事 列宁说,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 。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被中世纪黑暗时代压迫了这 么久的欧洲人民,也是要过过节了。不过革命也不是 一蹴而就的,需要提前做好一些准备。就像过春节, 怎么也得先买个春联福字,置办点年货啥的。在这个 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狠人狠事。 这头一件狠事就是文艺复兴。 许多现代电影导演,没事儿就翻拍个历史上的经 典片。名字都一模一样,美其名曰向老导演“致敬” ,实际就是想借着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电影,再炒一把 冷饭,赚一笔票房。文艺复兴,也是借着翻拍古希腊 文化,号称向古代圣贤的学习精神致敬,来推广自己 的人文精神。 中世纪的宗教禁锢,强调神权、蔑视人权,因此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强调人性和人权, 将腐朽的神权推下神坛。不过,在这个过程中难免矫 枉过正。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薄伽丘的《十日 谈》在今天看来就是黄色短篇小说集锦,要不是出版 得早,是断然不可能上市的,出版总署不可能给这个 面子。不过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黄色小说也成了 扔向腐朽神权的投枪和匕首,通过讽刺教会阶层的荒 淫无耻和男盗女娼,倡导了人性,赞美了世俗生活。 《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与但丁的《神曲》 比肩齐名。薄伽丘、但丁与另外一位被称为“文艺复 兴之父”的彼特拉克,并称佛罗伦萨文学的“三颗巨 星”。他们三人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奠定了运动 的基本方向。 到了文艺复兴鼎盛时期,诞生了一代全能巨匠达 ?芬奇。达?芬奇有点要跟亚里士多德叫板的意思,他 虽然在理论研究方面不如亚里士多德全面,但是在动 手方面的建树却令人称奇。他首先是个画家,名作没 有眉毛的贵妇人《蒙娜丽莎》和描写耶稣被出卖的油 画《最后的晚餐》家喻户晓。蒙娜丽莎姐姐的右手, 被认为是美术史上最美的一只手。他还是个工程师, 为天主教堂修建过一部不用电的电梯,还设计过飞机 、坦克、潜水艇、降落伞,看来这是要重组洛克希德 马丁公司的节奏。为了把人画得更美,他还解剖过尸 体,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绘制了大量人体解剖图, 江湖人称“手工CT机”。 放在今天看,狠人芬奇(不是芬达)绝对是跨界 全才。 这第二件狠事就是宗教改革。 基督教本来只是一个一般的宗教组织,结果到了 中世纪,罗马教会到处插手,染指政治、经济、文化 的方方面面;教会也成了一个集权组织,以神权禁锢 着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严禁人民发帖吐槽,搞得整个 社会噤若寒蝉、痛苦压抑。(P84-88) <p>一本科技史界插图版的《明朝那些事儿》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