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的中国(下民间人性生活读本珍藏本)/青春读书课

古典的中国(下民间人性生活读本珍藏本)/青春读书课
作者: 编者:严凌君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0.20
折扣购买: 古典的中国(下民间人性生活读本珍藏本)/青春读书课
ISBN: 97875507218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游唤》序 世界三大:天大、地大、人大。在大天大地之间 ,人,是造化*眷顾的生物,这是人类共同的自我感 觉。但从这个起点开始,东西方文化出现分野:西方 认为,人是上帝派到世间管理万物的,所以人要做的 事情就是征服、利用、改造自然。中国人要谦逊得多 ,认为人生天地间,是和自然万物**相处的。所以 ,中国人对自然抱一种欣赏的态度,奇山丽水只做画 看,万类霜天顺其自然。在生活方式上,我们创造了 “家园”的概念,有家必有园。乡村人家前有庭院, 后有菜园,屋舍四周就是田园;城里人家在家中布置 小园林,大户人家家家有个后花园。在理想人格的追 求上,人们也以自然物种为榜样:君子如莲,出污泥 而不染;隐士如菊,在竹篱茅舍间独抱幽香;松竹梅 岁寒三友,象征倔强不屈的人品。历朝历代那么多读 书人叫嚷嚷要做隐士,除了仕途失意之外,还有一个 重要的理由,他们想离开城市——人迹混杂之地,想 逃离官场——人心险恶之地,回归没有心机、纯净自 在的大自然。因此,就连中国的乌托邦理想国都安放 在“桃花源”。人与自然的**相依,就是中国人追 求的“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 王思任对城里人充满怜悯:人有双眼,除了呆看 *升月落,不会看别的;人有双脚,除了逛逛大街, 不敢走向*大的世界。“瓦一压,而人之识低;城一 规,而人之魄窄。”琐琐碎碎地活着,像蜜蜂和蚂蚁 一般。无论世人还是贤者,都不免痴聋哑瞎呆,辜负 了天地造人的初衷。于是,他疾声呼唤大家走出书斋 ,走出城市,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洗尽尘土肠胃” 。青鞋布袜走天下的徐霞客,就是一个好榜样。明代 小品文大师张岱评论此文“笔悍而胆怒,眼怒而’舌 尖”。 王思任(1575~1**6),字季重,号谑庵,山阴( 今浙江绍兴)人。明代作家,文风新奇尖锐,著有《 王季重十种》《百家论钞》等。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事毕矣。而又必生人,以 充塞往来其间,则人也者,大天、大地、大山、大水 之所托以恒不朽者也。人有两目,不第谓其昼视*, 夜视月也;又赋之两足,亦不第欲其走街衢田陌,上 长安道已也。瓦一压,而人之识低;城一规,而人之 魄狭。天之下,三山六水,土处一焉。一土之中,蠕 蠕攘动,以尽其疆场,是恶能破蜂之房,而出蚁之穴 耶? 台荡诸山,乃吾乡几案间物。今年始得看尽。归 以语人,疑信相半,彼其眼足在胸中自立一隔扇耳。 司马子长聪明*世,犹*无昆仑;刘梦得初见太华, 以为奇尽,后识九子,而悔其言之失。贤者如此,是 安可以责蠕蠕攘动之百姓乎? 夫天地之精华,未生贤者,先生山水。故其造名 山大川也,英思巧韵,不知费几炉冶,而但为野仙山 鬼、蛟龙虎豹之所啸据。或不平而争之,非樵牧,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