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40.60
折扣购买: 金笔点龙记(珍藏本上下)/卧龙生真品全集
ISBN: 7806053069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1930年生于河南南阳县镇平镇。少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1958年发表第一部武侠小说,从此一发而不可收,卧龙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台湾的“武侠泰斗”,名列“台湾十大武侠小说家”之首。其代表作有《飞燕惊龙》、《玉钗盟》、《无名箫》、《金箭雕翎》、《岳小钗》等。他的小说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可读性颇强。台湾上层人士每天必读他的连载,曾引起轰动,因而也招来一些人打着他的旗号,冒充他的作品。现在出版的小说,全部经过卧龙生亲自审查校订,确认为真品,故名曰“卧龙生真品全集”。
俞秀凡吃了一惊。暗道:这天王寺只有一殿两厢,如是他们搜的仔 细,只怕要找到大哥的藏身之处了。 他生具过人的胆识,在此等险恶之境况下,竟然能控制自己不露形 色。但闻一连串蓬蓬之声,传了过来,想是四人搜查得十分仔细,翻桌倒 椅之故。 黑衣人突然一上步,笑道:“小娃儿,你好像有些心神不定啊?” 俞秀凡心头一凛,故意叹口气,道:“老丈,这座天王寺,香客稀少 ,财 产不多,一个看守香火的丁老丈,只不过勉可温饱,如若你们打坏了寺中 的桌椅,只怕天王寺添置不起。” 黑衣老人冷冷说道:“天王寺添置不起,你可以赔啊!” 俞秀凡叹口气,道:“小生自会尽力而为。” 黑衣老人微微一笑,道:“小娃儿,你如能告诉我那受伤人的行踪, 老 夫就捐献一千两白银,再建天王寺,重塑金身。” 俞秀凡道:“小生很惭愧,无法为天王寺一尽心力。” 黑衣老人冷哼一声,道:“小娃儿,你记着,如是我们找出那受伤人 ,你 就要陪他殉葬。” 俞秀凡微一颔首,道:“老丈不信,那也只有如此了。” 满怀江湖经验的黑衣老人,目睹俞秀凡的认真神色,心中忽然动摇。 暗道:一个文弱少年,怎有此等视死如归的豪气,看来,那小子是真未到 此 地了。 这时,劳山四义,带着那丁老丈行了过来,欠身说道:“回神君的话 ,殿 厢厨厕,都已搜到,除了老小子之外再无别人。” 黑衣老人目光转到那丁老丈的脸上打量了一阵,突然一挥手,道:“ 追 下去,量他逃亦不远。”大袖一拂,飞腾而起,月光下,人影一闪而没。 八个黑衣老人联袂而起,跃上屋面,再一闪人踪顿消。 丁老丈风烛残年,被劳山四义提水一般的拖来此地,正是气喘不停, 四人陡然放手而去,哪里还能站得住脚,一跤跌在地上。 俞秀凡目睹那黑衣人越屋飞渡的灵巧身法,心中大为惊异、向往。 闻得蓬然一声,那丁老丈已着着实实的摔了一跤。心中大惊之下,急 急奔了过去,扶起了丁老丈。 月光下,只见他脸上挂下一行血水,左额上碰了一个伤口。 俞秀凡急急掏出怀中绢帕,按住丁老丈的伤口,说道:“老丈伤得很 重 么?” 丁老丈长长吁了一口气,道:“不要紧。” 俞秀凡道:“没有药物敷伤口,只好先把伤口包起来了。” 丁老丈抓着俞秀凡的右臂,挣扎而起,接道:“俞相公,扶我回房里 去, 老汉还收着一点药物。” 俞秀凡低声道:“老丈,他们搜了你的房间?” 丁老丈不理会俞秀凡的问话,说道:“快扶我回房里去,年轻人!” 一 面抓紧了俞秀凡的手腕。 俞秀凡忽然间觉着这位老人,内心中非常的清楚,并不像他外表看上 去那样慢步、迟钝。 照着那老人的吩咐,俞秀凡扶着他回到房里。 透入室中的月光,隐隐可见,那是一间很简单的卧室,除了一张木榻 之外,只有一个已经破损了的木柜和两张勉可坐人的竹椅。 一切都是那样陈旧,几乎是没有可以藏人的地方。 丁老丈勉强爬上木榻,大声地喘着气,道:“俞相公,靠窗口的木桌 上, 有火石,火镰和纸媒子,点上油灯。” 俞秀凡暗自皱皱眉头,找出火镰,火石,燃起木桌上一盏油灯。 灯光照耀下,陋室中的景物,更为清晰。丁老丈伏卧在木榻上,又道 : “俞相公,打开木柜,上面一层,放着一个瓦罐子,那里放有一些药物。 唉, 这些药物,放了十几年啦,不知道是否还有效用。” 他说的字字清晰,俞秀凡想装作未听清楚,势又不能。只好依言打开 木柜,取出了一包药物,敷在那老人伤处。 丁老丈拉起露出败絮的棉被,盖在身上,道:“年纪大啦,这一跤摔 的 不轻,真得好好的睡一天,俞相公,你去吧!替我吹熄掉灯火。” 俞秀凡瞧了一下,吹熄灯火,带上房门,道:“老丈,你先睡一下, 明天, 小生去替你请个郎中来瞧瞧。” 那老人似乎已经没有再说话的气力,轻轻咳了两声,未置可否。 俞秀凡暗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道:“可怜的老人,孤贫无依。 ” 忽然觉着,去路被一件事物挡住。 抬头看去,溶溶月色之下,只见那黑衣老人像幽灵般,站在路中,神 色 冷肃。 原来,那老人所以要他点起灯火,打开木柜,似乎是显示清白,不禁 大 为敬佩,暗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等洞透人性的经验,纵然是读千 卷 书也难学得,当真是人情练达皆文章。 黑衣老人语声冷漠得像寒冰地狱中吹出的阴风,道:“小娃儿,你是 读 书人,当知明哲才能保身,如是你插手了这件事,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 也 难逃得性命。” 历经了一番凶险,使俞秀凡变得更为镇静,望着那黑衣老人,毫无畏 色。 书化气势诗作胆,颇有不畏强暴的豪壮。 未等俞秀凡答话,黑衣老人突然飞身一跃,消失不见。 一觉醒来,红日满窗,已是日过三竿的时分。 翻身下床,匆匆盥洗完毕,正想奔人那老人房中,心中忽生警觉,立 时 改变主意,携书一卷,缓步出寺。一面信步而行,一面展卷朗读。暗中却 留神四顾。 果然,翠竹林中,似乎是有人影浮动。 俞秀凡装作未见,朗朗高读,旷野静寂,满林尽都是回应的书声。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俞秀凡才缓步行回寺中。 天王寺仍然是那样的宁静,看不出任何异状。 头上包着白纱的丁老丈,倚在墙壁一角,席地而坐,沐浴在阳光之下 。 他闭着双目,似乎已睡熟了过去。 俞秀凡放轻脚步,似恐惊扰了那丁老丈的睡意。 只见丁老丈伸动一下右脚,忽然睁开眼睛。 俞秀凡笑一笑,说道:“老丈的伤势好些么?” 丁老丈移动了一下身躯,道:“好多了。俞相公,劳驾替我重包一下 伤 口。” 俞秀凡放下手中的书卷,蹲在那老人身前,解开他头上的白纱,重新 包扎。 但闻那老人低声说道:“俞相公,你做得很好。他需要一段时间养息 伤势。但那些人不会死心,他们会像幽灵似的,突然出现在天王寺中,你 要镇静些,用不着去看他。” 俞秀凡吃了一惊,暗道:原来他早就知道了。 P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