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财富
原售价: 123.00
折扣价: 87.47
折扣购买: 应急物资仓储管理与全程运输保障技术
ISBN: 9787504783141
张晓东,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兼任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完成了国家级、省部级、企业课题百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50余篇,获“改革开放40年交通运输与物流杰出专家40人”等称号。王沛,北京交通大学讲师,博士,不来梅大学海洋经济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铁路货运与物流、物流网络优化等。李玥熠,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仓储系统、物流调度优化以及深度强化学习应用。。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 应急需求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 而应急物资通常需要储备在相对确定的地方, 预先设定的储备规模和位置与不确定的需求时空节点之间存在直接矛盾。 因此需要应急物资库存量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 避免因为库存量不足而导致资源短缺, 以及因为库存量过高而导致资源浪费。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有关确定应急物资库存量的研究视角众多。一是仓配一体视角, 这种方法将应急库存量与运输配送模型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研究, 通过分析物资从储备到分配的全程总成本, 来确定合理的库存规模。 秦军昌等构建了单周期物资的运输与库存集成决策的随机规划模型, 综合考虑了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 决策应急仓库的最优订货批量。 张有恒等将应急物资库存和运输两个环节相结合,运用机会约束规划模型, 以两个环节的运行总费用最小为目标, 决策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的最佳订货量。 魏占祥等采用库存—运输非线性混合规划模型, 以储备量和调用量为决策变量对协同区乡镇公共应急物资储备量和运输总成本进行研究, 并根据房山区 1958 年的乡镇水灾数据分情景验证公共应急物资需求量。 《应急物资仓储管理与全程运输保障技术》作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流丛书” 之一, 已经入选“十四五” 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专项规划项目、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学术性、 创新性; 二是多视角、 多层次; 三是系统性、 深入性, 本书围绕仓储、 运输展开系列研究, 对该领域内涉及的问题均做出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