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杜甫--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作者: 石任之|责编:董邦冠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20.00
折扣价: 12.80
折扣购买: 杜甫--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ISBN: 978710116021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天宝三载(744)夏,熏 风时至,日光穿过庭树,投 在案上,照着书镇下的笔迹 。微风吹起一角,露出几行 字:“屏开金孔雀,褥隐绣 芙蓉。且食双鱼美,谁看异 味重……” 杜甫啜了口茶水,继续 收拾旧稿新作,耳边的蝉声 渐渐化作酒席宴上不绝于耳 的笑语:“这一味逡巡酱实 在新鲜,宋国公做这道菜, 是要亲自看着宰杀炮制的… …” 天宝三载是个寻常年份 。此时海内升平,四夷宾服 ,史传所记不过是贺知章病 逝,岑参中了进士第,安禄 山做了平卢、范阳节度使… … 在杜甫出生那一年登基 的李隆基,也就是后世所说 的玄宗皇帝,如今已经六十 岁了。这年正月,他改年为 载,此后不称天宝几年而是 天宝几载。勤勉多年的玄宗 厌倦了往返两京处理政务。 李林甫善于揣摩上意,几年 前便以增加赋税、官买民粮 的方法增加关中蓄积,使玄 宗不再因长安少粮不得已“ 就食东都”。此举不免伤到 民生,却得天子欢心。于是 玄宗闲来对一贯宠信的高力 士说:“朕不出长安近十年 ,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 ,政事就交给李林甫了,如 何?”高力士代玄宗设想:“ 天子巡狩是古制,而且执掌 天下的权柄不可轻易给别人 ,否则对方威势既成,还有 谁敢说什么呢?”玄宗闻言 很是不快,高力士连忙谢罪 ,此后再也不敢谈论政事。 而这改年为载,直到安史之 乱后收复两京,肃宗回到长 安的乾元元年(758),才 又改了回来。两次改动,微 有历史的讽意。 这数年在东都,杜甫与 驸马郑潜曜等显贵多有交往 。达官贵人的宴席无论怎么 豪奢,总要有人出言赞叹, 方能压人一头。于是便有自 愿为主人扬名的宾客,临席 持杯,百般夸耀菜品。前日 宴席上,有人便大谈起宋国 公李令问饮馔之道。作为当 今天子登基前的故交,李令 问虽然恩宠盛隆,却不去干 涉时政,这一点为世人称道 。不过后人提起他的奢豪, 则不免微词,说他甚至有炙 驴罂鹅之类的残忍菜式。“ 如此自奉,大约也是为了避 祸。可是,”杜甫摇了摇头 ,“还是太过奢侈了。” 舞袖歌喉固然美妙,可 那裙裾联翩、起坐喧哗的热 闹,还不如小院的蝉声悦耳 。“杜二性子转了呢。”他笑 了自己一句,“若少年的我 与今日的我相遇,只怕也是 互不相识。” 开元二十三年(735), 二十四岁的杜甫漫游吴越回 来,是为了参加科举。那一 年正月,当今天子驾临东都 ,所以进士科考试在东都崇 业坊福唐观举行,主考官是 颇有眼力的考功员外郎孙逖 。 唐代士人读书明经史、 游历长见闻,并不回避对功 名的追求。杜甫二十四岁应 试的时候自觉功名唾手可取 ,可惜当时文章未臻老熟, 未能及第。不过他那时少年 气盛,一次失意倒也不放在 心上,只当是主考遗漏了自 己这颗明珠,转年又兴致勃 勃地去齐赵漫游了。 那时父亲杜闲正在做兖 州司马,他前去省亲,眼中 的浮云与渤海、泰山相接, 旷野平原,东向见青州,南 向见徐州,苍茫开阔,别有 一天地。而想象之中,峄山 秦始皇东巡纪德的刻石,曲 阜鲁恭王灵光殿的旧址,那 好像存在于传说中的遗迹, 如在目前,催发了《登兖州 城楼》一诗: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 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 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 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 躇。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