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73.00
折扣价: 46.80
折扣购买: 爱是一切(冰心传)(精)
ISBN: 9787506389150
王炳根:冰心研究会会长,冰心文学馆馆长。1951年生于江西进贤,现居于福建福州。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从*后从文,历任福州*区***干事、创作员,《当代文艺探索》常务副主编,《福建文学》副主編,福建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曾任*本关西大学、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访问学者。著有评论集《特性与魅力》、《逃离惯性》,专著《侦探文学艺术寻访》、《永远的爱心·冰心》、《冰心与吴文藻》、《郭风评传》、《少女万风——诗人蔡其矫》、《林语堂:生活要快乐》、《郑振铎:狂胪文献铸书魂》、《雪里萧红》等二十种,曾获福建**文艺作品奖、解放*文艺奖、全国第八届“五个一工程”奖,被*本创价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一、迟到的谢文秋 就在谢文秋飞越太平洋,迈着蹒跚的脚步,前来 探望闺密时代的老友谢婉莹时,我尚是一个远在南方 的局外人。 一九七二年早春二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敲开关闭 二十三年的中美大门时,冰心和她的丈夫、哥伦比亚 大学博士、中国社会学与民族学的**学者吴文藻, 既是这个伟大事件的参与者,也是*惠者。半年前他 们从湖北潜江“五七”干校被召回北京,*夜兼程地 赶译这位敲门者的著作《六次危机》,以供中国高层 了解当代美国与尼克松。 参加这本书翻译的还有吴文藻燕京时代的学生、 留英博士、功能社会学派创始人马凌诺斯基的高足费 孝通等人,他们从同一个干校被召回,布置这项秘密 政治任务的人是中央民族学院*代表、中国安全部领 导人李克农的儿子李力。这些刚从“五七”干校湿漉 漉的棉花地里请回的学贯中西的大学者、大作家,在 干爽的、有暖气的教研室里,只用一月有余的时间便 将一部五百多页的著作翻译完成。 之所以说他们是*惠者,是因为从此他们走出了 “**”的厄运,又可以教书、做研究了,同时,作 为中国作家的代表(那时中国作协尚未恢复)、作为 学界的领**物,开始接***的使命,接待尼克松 “带来”的客人们,在世界面前,显示中国的“** ”并非是“打倒一切”,作家、学者还是有政治地位 ,有会见外国人的权利的。当然,他们的接待并不能 自由进行,必须到民族学院专门设立的接待室。 一九七三年夏天,冰心在接待室里,与原《中央 *报》记者、美国耶鲁大学美籍华人学者赵浩生,有 过多次谈话。一九五一年之前,赵浩生在南京与东京 ,多次访问过冰心,他想跨越时代的鸿沟,了解冰心 “这位过去以多愁善感歌颂母爱闻名的作家,如何变 成爱国革命工作者的故事”。首先从由东京回国的原 因问起,冰心告诉他:“从我们做学生起,中国就没 有抬起头来,一直等到一九四九年中国解放,中国人 民抬起头来。你说我在*本听说有这么一个中国的时 候,当然想回来,那没问题。”赵浩生专门问到,如 果让她重写《寄小读者》会怎样写?冰心说:“那我 就写美国人民的情况,写美国人民的斗争,我就会比 较注意到*压迫的阶级。美国人民为什么那么贫困? 百万富翁为什么会那么阔?百万富翁的孩子是什么样 的感情?黑人的孩子是什么感情?印第安人的孩子是 什么样的感情?”冰心对自己人生观转变做了专门的 解释,说:“就是跟人民接触嘛——”同时也是因为 学****著作,冰心认为,对她人生观转变有*大 决定性的是***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从那时候起,她才知道文艺要为政治服务。谈到“ 文化大革命”,对外界谣传她在“**”中死掉了是 错的,说“**”**可怕也是错的。她说:“这个 文化大革命是革‘四旧’嘛!旧风俗、旧习惯、旧文 化、旧思想,而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我们这些写作的 人就有‘四旧’嘛,年轻人觉得‘四旧’不好,就来 跟我们谈谈,辩论,这有什么可怕?”赵浩生自然也 提起在**与美国的知名文化人,梁实秋、苏雪林、 谢冰莹、李济等等,冰心对他们也都有微词,认为“ 梁实秋当年走开不必要,他有点苦恼,他以为他跟鲁 迅打过笔墨官司”。苏雪林是“胡适劝她走的,她其 实不必走,没有什么,就是说,你是中国人,你要是 下定决心为人民服务的话,人民是知道的”。谢冰莹 “也是一样的,只要她肯为祖国人民服务,都有前途 ”。 这些话中的意思在当时的媒体上比比皆是,从冰 心的口中说出,只不过是增加一些个人的经历,除了 对几位作家的前途预测外,其他都是官方语言。在民 族学院这间专门的接待室里,冰心和吴文藻、费孝通 等人,先后接待了大量的来自欧美、*本、香港、台 湾等**和地区的作家、学者、专家、记者、归国华 侨、左翼青年、国会议员、旅行者、猎奇者、驻华大 使、**元首等,仅一九七二年接待与会见的重要人 物便有乔纳森·米尔斯基(Jonathan Mirsky)、丹 麦作家M.A.尼克索夫妇、米勒(Miller)、韩素音、 陆文星、费正清、费慰梅、许烺光夫妇、罗伊·梅森 、伊朗王后、田中首相、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 )、约瑟夫·艾尔索普(Joseph Wright Alsop)、 海伦·斯诺、斯卡拉皮诺、鲍大可等。从一九七二年 至一九七六年,接待达百余次,足见尼克松和他带的 客人,一下子将谢冰心们推到了什么位置!还处“文 革”中的知识分子仍然是“臭老九”,生活在社会的 底层,冰心虽可以会见外宾,但同时*到严格监视与 控制是不奇怪的。自然,他们*持的必是“**”语 言,因而有时会*到外宾拂袖而去的“礼遇”。一次 是美国**学者拉铁摩尔,一次是会见美国作家约瑟 夫·艾尔索普。在接待的来访者中,有一些是冰心燕 京时代的朋友,比如韩素音、海伦·斯诺等,还有吴 文藻清华与留美的同学顾毓琇等,虽然在接待室无以 私语,但老朋友相隔几十年后重逢,还是十分高兴。 但是忙碌的会见中,冰心*想见的三个人却迟迟没有 现身。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