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2.10
折扣购买: 小王子(全译本)/小书虫读经典
ISBN: 9787506381086
安东尼·德·圣艾克絮佩里(AntoinedeSaint-Exupéry),1900年6月29日生于法 国里昂市。飞行家,作家。圣艾克絮佩里一生喜欢冒险和自由,是一位将生命奉献给法国 航空事业的飞行家。服务于航空公司期间,开辟了多条新的飞行航道。他于二战期间应征 入伍,法国战败被纳粹占领期间,他侨居美国。又于归国后重新回到部队。1944年他在一 次飞行任务中失踪,成为一则神秘传奇。除了飞行,用写作探索灵魂深处的寂寞是他的另 一终生所爱。代表作品有童话《小王子》(1943),该书至今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 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其他作品还有小说《南方邮件》(1928)、《夜航》 (1931)、《人类的大地》(1939,又译名《风沙星辰》)、《堡垒》《云上的日子》《空军飞行 员》(1942)、《要塞》《南方邮航》等。 译者简介 黄荭1973年生,浙江乐清人。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获法国政 府奖学金并于2002年10月-2005年在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9月获 巴黎第三大学-新索邦文学博士学位。译著代表作有:《花事》《然而》《解读杜拉斯》《萨冈 之恋》《冷水中的一点阳光》《星期天》《波伏娃回忆录:岁月的力量》等。
01 当我六岁的时候,有一次,我在一本关于原始森林的书中看到过一幅奇妙的图画, 书名叫《亲身经历的故事》。画的是一条蟒蛇正在吞食一头猛兽。这就是那幅画的 翻版。 那本书是这样写的:“蟒蛇不加咀嚼就囫囵吞下它们的猎物。尔后它们不能动弹, 得足足睡上六个月去消化。” 我当时设想了很多关于丛林的种种历险,于是我成功地用一支彩色铅笔画出了我 的第一幅画。我的1号作品。它是这样的: 我把我的杰作拿给大人们看,问他们我的画是不是很吓人。 他们回答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吓人的?” 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而是一条正在消化大象的巨蟒。我于是画了巨蟒肚子里 的情形,为了让大人们可以看明白。他们总需要解释。我的2号作品是这样的: 大人们建议我把那些开着肚皮关着肚皮的画扔到一边,还是把心思放在地理、历 史、算术和语法上。就这样,我在六岁的时候放弃了当画家这一美妙的职业。我的1 号作品和2号作品的不成功让我灰心丧气。大人们从来都不会自个儿明白,孩子们总 得没完没了地给他们解释,这可真是累人…… 我于是不得不选择了另一份职业,我学会了开飞机。我满世界飞。地理倒的确帮 了我不少忙。我一眼就能区分中国和亚利桑那州。要是在夜里迷失了航向,这可是 很有用的。 就这样,在生活中,我和许多严肃的人打过许多交道。我在大人中间生活了很长 时间。我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们。但这并没有改善我对他们的看法。 当我遇到一个头脑稍稍清楚一点的大人时,我就拿出我一直保存着的1号作品来 考他。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明白。但他总是回答我说:“这是一顶帽子。”于是 我也不和他提起蟒蛇、原始森林和星星。我只好迁就他的智力,跟他谈谈桥牌、高 尔夫球、政治和领带。于是那个大人很高兴认识了我这样一个明理的人…… 02 我就这样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人真正谈得来,直到六年前在撒哈拉沙漠的那 次故障。我的发动机里有什么东西坏了。因为我身边既没有机械师也没有乘客,我 只好独自尝试完成这个困难的维修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我的 水勉强够喝一星期。 第一个晚上,我就睡在远离人烟几千里几千里外的沙漠上。我比一个在茫茫大海 上遇难漂在小木筏上的人还孤独。所以,第二天拂晓,当一个奇怪的声音轻轻把我 叫醒的时候,你们可以想见我有多么惊讶。他说: “请您……画一只绵羊给我!” “呃!” “画一只绵羊给我……” 我跳了起来,仿佛遭了雷击。我使劲揉揉眼睛,仔细瞧了瞧。我看见一个很奇特 的小家伙正严肃认真地盯着我。这是我后来画他画得最好的一幅肖像。但我的画远 没有模特本人精神。这不是我的错。六岁时,都是大人们让我对画画生涯丧失了信 心,除了开着肚皮关着肚皮的蟒蛇,我从来没有学过画别的什么东西。 所以我睁圆了眼睛,惊讶地看着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小家伙。别忘了我当时可是在 远离人烟几千里几千里外的地方。但眼前的小家伙看起来不像是迷了路,也没有累 得要死,饿得要死,渴得要死,怕得要死。他一点也不像一个在远离人烟几千里几 千里外的沙漠里走丢的孩子。当我终于能开口说话了,我对他说: “可……你在这里做什么?” 他只是轻声重复他的话,仿佛那是件很重要的事情: “请您……画一只绵羊给我……” 当神秘过于让人震惊,人们往往不敢违抗。在远离人烟几千里几千里外的地方, 死亡当前,尽管我也觉得这样的举动很荒谬,我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和一支自 来水笔。但我又忽然记起我学的多半是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于是有些不高兴 地,我告诉小家伙我不会画画。他回答我说: “没关系的。画一只绵羊给我。” 因为我从来没有画过绵羊,我就给他重画了我唯一会画的两幅画中的一幅。那幅 关着肚皮的巨蟒。 “不,不!我不要肚子里有大象的蟒蛇。” 听了他的话,我目瞪口呆。“蟒蛇很危险,大象又太占地方。我那里小得很。我 要一只绵羊。给我画一只绵羊。” 我就给他画了。 他很认真地看了看,说:“不要!这只已经病得很重了。再画一只给我。” 我继续画。 我的朋友宽容地笑笑说: “你自己看嘛……这不是绵羊,而是头公羊。它还有犄角呢……” 我于是又重画。 但这幅画和之前的画一样,也被拒绝了。 “这只太老。我想要一只能活很久的绵羊。” 我不耐烦了。因为我急于拆卸我的发动机,我于是草草画了下面这张画,并扔过 去一句: “这是箱子。你要的绵羊就在里面。” 但我很惊讶地看到我的小评判员喜笑颜开,他说: “这正是我想要的!你觉得这只绵羊要吃很多草吗?” “为什么问这个?” “因为我那里很小……” “肯定够它吃的。我给你的是只很小的绵羊。” 他把脑袋凑到画上: “也没小到哪儿去……看!它睡着了……” 就这样,我认识了小王子。 03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他到底是打哪儿来的。小王子问了我很多问题,但对我 的提问,他好像压根儿就没听见一样。他不经意间说的话慢慢向我泄露了他的来历。 就像他第一次看到我的飞机(我不会画我的飞机,那样的画对我来说太复杂了), 他问我: “这是啥玩意儿?” “这不是玩意儿,这是一架飞机。是我的飞机。” 我很得意地告诉他我会飞。他于是失声叫道: “怎么!你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啊。”我谦虚地回答。 “啊!这倒有趣!……” 小王子迸出一串清脆的笑声,我大受刺激。我希望别人能严肃地对待我的不幸。 之后他补充说: “那你也是从天上来的!你是哪个星球上的?” 立刻,我从中隐约看到关于他神秘由来的一线微光,我突然问道: “那你是从另一个星球上来的?” 但他不回答。看着我的飞机,他轻轻地摇了摇头。 “也是,就这玩意儿,你不可能从很远的地方来……” 说完,他陷入了长长的冥想。之后,他从口袋里掏出我画的小羊,看着他的宝贝看入了 神。 你们可以想见这个关于“别的星球”的半遮半掩的隐情让我多么好奇。我于是努 力想知道更多: “你打哪儿来,我的小家伙?你那儿是哪儿?你要把我的小羊带到哪儿去?” 沉思了一会儿,他回答我说: “好在你给了我箱子,到晚上,它可以给小羊当房子住。” “那当然。如果你乖,我还可以给你画一条绳子,这样白天你可以拴住它。再加 一根短桩。” 我的建议似乎让小王子很震惊: “拴住它?多奇怪的主意!” “但你如果不拴住它,它就会到处乱跑,它会跑丢的。” 我的朋友又爆出一阵笑声: “你以为它能跑到哪儿去!” “随便哪儿,径直向前跑……” 这时,小王子认真地解释说: “没关系的,我那里是那么小!” 接着,他似乎有些伤感地补了一句: “径直走它也走不了多远……” 04 我由此也了解到第二个重要信息:他来的那个星球比一座房子大不了多少! 这倒没有让我很吃惊。我知道除了地球、木星、金星这些已经被命名的大行星外, 还有几百个小星球,它们有的很小,用天文望远镜也难以观察到。当一个天文学家 发现了一颗星星,他就用一个数字去命名。比如他可以把它称作“325号小行星”。 我有充分的根据认为小王子来的那个星球是小行星B612。这颗小行星只是在1909 年才被一位土耳其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测到过一次。 他当时在一次国际天文学家代表大会上对他的发现做了重要论证。但因为他的穿 着打扮,谁也不相信他。大人们总是这样。 幸好,为了小行星B612的声誉,一个土耳其独裁者强迫他的臣民穿欧式服装,否 则就按死罪论处。1920年,那位天文学家穿着优雅的服装,重新做了一次论证。这 次大家都同意了他的观点。 我给你们讲关于小行星B612的这些细节,并告诉你们它的编号,那是因为这些大 人的缘故。大人们就喜欢数字。当你和他们谈起你的一个新朋友,他们从来不问实 质性的问题,他们从来不说:“他的声音怎样啊?他喜欢哪些游戏呢?他收集不收 集蝴蝶啊?”他们总问你:“他多大?有几个兄弟?他多重?他父亲挣多少钱?” 他们自以为只有这样才算了解一个人。如果你对大人们说:“我见到一所漂亮房子, 红砖砌的,窗台摆着海棠花,屋顶憩着和平鸽。”他们无法想象这所房子。要对他 们这样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于是他们惊呼:“多漂亮的房子 啊!” 所以,如果你对他们说:“小王子存在的证据就是他可爱,他欢笑,他想要一只 绵羊。当人想要一只绵羊,这就证明他存在。”他们肯定会耸耸肩,当你是小孩子! 但你如果对他们说:“他来的那个星球是小行星B612。”他们就会信服,他们就不 会再拿问题来烦你。他们就是这个样子。不要埋怨他们。对待大人,小孩子应该非 常宽容大度。 当然,对我们这些懂得生活的人来说,我们才不管什么编号不编号呢!我本想像 讲童话一样开始这个故事,我本想这样说: “从前有个小王子,他住在一个比他大不了多少的星球上,他想找一个朋友……” 对那些懂得生活的人来说,这样显得更加真实。 毕竟我不喜欢别人漫不经心地读我的书。说起这些往事,我心里特别难受。我朋友 带着他的绵羊离开已经有六年了。我现在之所以试着去描写他,就是为了不忘记他。 忘记一个朋友是件可悲的事情。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过朋友。再说,我或许也会变得像 那些大人一样,只对数字感兴趣。就因为这个,我买了一盒颜料和几支铅笔。在我这 样的年龄,重新开始学画画可真不容易,况且除了六岁时画过关着肚皮和开着肚皮的 巨蟒外,我就再没有尝试画过画。当然,我会尽量画得逼真,但我自己也不肯定能否 做到。这一幅画得还过得去,但另一张就不大像了。还有,我对他的身材也吃不准, 这里小王子画得太高大,那里又嫌太矮小。我对他衣服的颜色也拿不准。于是我也只 好自己多琢磨琢磨,这样改改那样试试了。或许到头来我画错了几个重要细节。但这 得原谅我。我的朋友从来不解释。他或许以为我和他一样。可惜我不会透过箱子看到 绵羊。我或许有点像那些大人。我一定是老了。 05 关于小王子的星球,关于他的出走,关于他的旅行,我每天都能多了解一点。这 些都是我从他种种不经意的思绪里慢慢知道的。就这样,在第三天的时候,我知道 了猴面包树的悲剧。 这一次又多亏了绵羊,因为小王子突然有些怀疑,向我询问道: “绵羊吃灌木,是真的,对吗?” “是,是真的。” “啊!我真高兴。” 我不明白绵羊吃灌木有什么了不起的。但小王子又加了一句: “那它也会吃猴面包树?” 我给小王子指出猴面包树并不是灌木,而是长得像教堂一样高的大树,就算他带 了一群大象回去,这群大象也啃不完一棵猴面包树。 一群大象的想法使小王子发笑: “那可得把这些大象一头头叠起来……” 但他很明智地指出: “猴面包树长大以前,开始也是小小的。” “对啊!但你为什么希望你的绵羊去吃小猴面包树呢?” 他回答我:“咳!那还用说!”好像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要我自个儿想明白,那 还真得费点脑筋。 原来,和所有其他星球一样,在小王子住的那个星球上,有好草也有坏草。自然, 无害的草结无害的籽,有害的草结有害的籽。但种子是看不出好坏的。它们沉睡在 泥土里,直到其中的一颗一时兴起苏醒过来。于是它伸展开来,开始怯怯地向着太 阳伸出一株俏丽娇小、无害的幼苗。如果那是萝卜或是玫瑰的嫩苗,就可以任它自 由生长。但如果那是株坏苗,一认出来,就必须立刻把它拔掉。因为在小王子的星 球上有一些可怕的植物种子……那就是猴面包树的种子。星球的土壤深受其害。因 为一棵猴面包树,如果发现得太晚,就永远也别想摆脱它了。它会占据整个星球。 它的树根能把星球钻透。如果星球很小而猴面包树很多,它们就会把星球撑裂。 “这是个纪律问题。”小王子后来向我解释道。“早上人一旦梳洗完毕,就得精 心收拾收拾他的星球。他必须规定自己定时去拔除猴面包树的树苗。它们小的时候 和玫瑰花苗长得很像,一旦可以区分,就必须马上把它们拔掉。这活儿很枯燥,但 很容易。” 一天,他建议我专心画一幅美丽的图画,好让我家乡的孩子对此印象深刻。“如 果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他对我说,“这对他们很有用。有时候把工作往后拖一 拖再做也没关系。但如果遇到猴面包树的话,那非酿成大祸不可。我知道有那么一 个星球,上面住着个懒汉。他没留意那三棵小树苗……” 于是在小王子的指点下,我画了这个星球。我一点也不喜欢说教,但猴面包树的 危险是那么不为世人所知,而对于一个迷失在小行星上的人来说,隐患又是那么巨 大,因此这一回,我破了自己不喜欢教训人的惯例。我要说:“孩子们,小心猴面 包树啊!”为了提醒我的朋友们警惕这一危险——他们和我一样,长期以来和它擦 肩而过,从未意识到它的可怕——我才费那么大劲画了这幅画。但想到这一告诫意 义重大,花点工夫也很值得。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这本书里其他的画都没有这 一幅猴面包树那么壮观呢?”答案很简单:其他画我也试过画得精彩,但没成功。 而当我画猴面包树的时候,我被一股急切的心情激励着。 的确,大家都知道,当美国是正午时分,在法国却正值夕阳西下。只要你在一分 钟内赶到法国就可以看到日落。可惜法国太遥远了。但在你小小的行星上,你只要 把你的椅子拖到几步开外就行了。只要你想看,你随时都可以看到晚霞……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四次日落!” 过了一会儿,你又说: “你知道……忧郁的时候,人是喜欢看日落的……” “看四十四次日落的那天,想必你很忧郁吧?” 但小王子没有回答。 推荐一 作家版经典文库;启迪心灵、播种智慧,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推荐二 新课标必读书目中小学生必读书教育部推荐书目 推荐三 《小王子》是作者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积累,是厚积薄发的产物。它不 仅是一部给孩子看的童话,更是哲理与思考的“结晶”,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悟。 推荐四 《小王子》全球发行量已达五亿册,被誉为“阅读率仅次于《圣经》的最佳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