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蕴藉(董其昌系年)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同上,“余所居学使者官署,正接辽王废宫。往见弹 事有云:‘故相张谋废辽王宫,以广第宅。’今按《府志 》,辽藩之废在江陵未相时,而废宫与江陵官没入废宅相 去远甚,人言其可信哉?‘若将史笔为真事,恐有无穷*屈 人’,皆此类也。” 《容台文集》卷一《本*纲目序》,称《本*纲目》 为李时珍之子献入京中,因三殿灾而副本归楚,“书成, 属余序之。余尝驱车楚之隋州,过厉山,见有神农祠,则 又大医王之自出”。“李君有子为循令,以明经起家,余 故衍三坟之旨,而推本于《易》,敢*能为神农之言也哉! ” 按:董其昌明年即归江南,故此楚中经历,当在是年 或距此为不远。陆树声卒,享年九十七岁。(据《晚香堂小 品》卷十七《陆文定公传》)冯梦祯卒,享年五十八岁。( 据《牧斋初学集》卷五《冯公墓志铭》)唐文献卒,享年五 十七岁。(据康熙《松江府志》卷四十二)万历三十四年(1 606)丙午 五十二岁春。董其昌游湖口石钟山,发思古之 幽情,挥毫书苏轼《石钟山记》并跋。 《壮陶阁书画录》卷十二《明董香光书石钟山记卷》 ,载董其昌自识云:“丙午春,予过湖口,临渊上下,两 山皆若钟形,而上钟尤奇。是时水未涨,山麓尽出,余乃 缘石以登。始若伏轼昆阳,旌旗矛戟,森然成列。稍深则 纵观咸阳,千门万户,罗帏绣幕,掩映低垂,入其中,犹 佛言海若献珍,珊瑚珠贝,金光碧彩,错出于惊涛巨浪, 莫可辨择。睇而视之,垂者磬悬,侧者笋茁,缺者藕折, 环者殃连。自吾栖岩穴以来,攀危坠险,未有若是之奇矣 。夫音固由裒以出,苟实其中,亦复黯然。故钟之形,角 则震,弁则郁,是石钟中虚外衮为之也。虚者大,衮者小 ,故出之有余而应且远。今夫究盎罂卣,皆虚器也,注之 水,则竞盎之声不若罂卣之声,此中外大小之验也。东坡 舣涯,未目其麓,故犹有遗论耳。其昌。” 按:据上书载,此为纸本,下押“宗伯学士”“董玄 宰”二印。但此时董其 昌未任礼部尚书,疑此卷“宗伯学士”印为后来钤上 ,或此卷为伪品。 夏。四月,行书《书旨》数则以遣兴。五月五*,仿 吴镇笔意绘山水,墨气古厚而天真。六月八*,书《舞鹤 赋》于蕲州公署。十五*,临米芾行*《集英诗》。此夏 ,董其昌避暑蕲州时曾题旧绘《良常山馆图》。 《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八《董思翁法书名画册》 :“颜鲁公《朝回马病帖》,直与子敬抗行。每举笔便当 念之,自不落俗韵。”“《借米帖》亦极秀拔。”“右* 《霜寒帖》《快雪帖》《丙舍帖》《青李来禽帖》,俱正 行之祖也。《官奴》《玉润》,与《兰亭》无异。大令《 中秋帖》、徽之《新月帖》皆须拈出,朝夕观览,沉酣久 之,与之俱化矣。”“宋人书不可不看,以其有脱去结习 处;不可辄学,以其有自立门庭处。东坡犹不免偃笔之病 ,米元章取态失淡古之趣,蔡君谟绳束不能自如,皆非颜 、柳之比也。”“米元章云,颜鲁公真书近俗,行书可教 ,一何诞乎!鲁公《蔡明远叙》《刘太冲叙》《借马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