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90
折扣购买: 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
ISBN: 9787508652849
李开复博士于2009年9月在中国北京创立创新工厂,帮助中国青年成功创业,创新工厂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领域。 在此之前,曾就职于谷歌、微软、苹果等世界顶尖科技公司,并分别担任全球副总裁职务。曾以最高荣誉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并于1988年获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博士学位。分别于2011年、2015年被授予香港城市大学荣誉博士、卡内基梅隆大学荣誉商业管理博士。李开复博士还是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协会的院士。曾任美国“百人会”副会长。 2013年当选为《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天哪!想到这些可能,我不寒而栗!然而,人间 世事之荒谬,就在于你明知道它是荒谬的,可是又非 做不可。我拿起笔,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下我的遗 嘱。 依照规定,这一式四份的遗嘱,总共二十四页, 还必须是本人手写才有法律效力。我自十一岁离乡赴 美,就很少有机会手写中文,即便后来在中国工作, 中文用得多了,也都是用电脑键盘敲出来的。这回为 了写遗嘱,我必须工工整整、一个字一个字地亲自抄 写,每个地方的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码等, 更不能有一字修改、涂写,一处有错便要全部重来。 律师把一叠厚厚的文件交给我时,意味深长地说 了一句:“李先生,你慢慢写,不着急!” 然而,只要一想到自己时日不多,心里就惊慌得 不得了,让我还怎么慢慢写?我边写边抱怨:“这不 是折磨人嘛!我现在还有体力慢慢写,要是已经病入 膏盲,谁还有力气写这东西啊?” 不知道其他人是怎么面对这种抄写工作的。一个 健康的人写起来可能不那么辛苦,而我在身心俱疲的 情况下勉力而为,还要按捺住时不时冒出来的烦躁、 气闷:“我才五十出头,人生就要结束了?”才写到 第二份,就已重誊了几十次,真是痛苦不堪!想着先 铃、孩子,勉为其难地整整费了一天半时间,终于完 成了这个苦差事。 怀着惆怅不安的心情,我回到家,面对妻子、家 人关切的询问,只是支吾其词,含糊以对。以后都过 得很不好,思绪不宁,睡眠质量也更糟了。 一星期后,终于到了复诊看报告、正式聆听宣判 的时候。医生看了我PET检查结果,甚至不敢直视我 的眼睛,告诉我实情。他安慰我,PET佥查结果未必 百分之百准确,他也不是癌症专科医生,腹部照出来 的二十个亮点,不一定是恶性肿瘤,仍有可能是炎症 。这时,我的心情勉强止失回稳,在密云不雨当中, 看到一丝丝希望。 可是,当我再问:“如果不是炎症,而是肿瘤, 那会是什么状况?” 医生摇摇头,顿了顿,才慢腾腾地说:“现在过 于悲观或过于乐观都好,我看我们还是按照程序一步 一步来,先去做个腹部穿刺,看看这些只西到底是什 么。” 满怀希望却被浇了一头冷水,有点儿泄气。但没 过一会儿,我再度提星自己,癌症患者最需要的就是 信心和勇气,过去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弗能迎刃而 解,这一回,无论如何我都要相信身体可以陪我挺过 这一关。 可是,等到做腹部穿刺检查时,我的信心马上又 溃散了一地,简直无戋收拾。他们先给我看一根大约 30厘米长的针,告诉我要先用一根中空勺针管插到腹 部定位,再向针管里插入一根细针,去抽取肿瘤里的 细胞组只。因为我的肿瘤都长在肠系膜里,肿瘤是软 的,包裹着它的肠系膜也是软的,里面还有很多液体 ,针管一戳它就会移动,需要先照cT定位。此外,做 穿刺时我还必须保持不动,不然就有可能会戳到别的 地方,功亏一篑。 尽管打了局部麻醉,但眼睁睁看着一根长针慢慢 扎进肚子里,那种心理冲击还真是恐怖,况且我前前 后后总共做了二十几次,医生累得满头大汗,我也被 搞得精疲力竭。 过去我一直以为,我的信心是很坚定的,我也不 断提醒年轻朋友,信心坚定是多么重要!我从来都不 知道,当身体受到病痛的威胁和折磨时,过去用理性 头脑堆积起来的信心完全帮不上忙!我只想逃,或者 闭上眼睛试图闪躲,甚至也会呼天喊地,大声哀叫。 后来不知道在哪本书上看到,这种出于身体的本能反 应,其实是生命的自我防御系统。只是我习惯用意志 力控制一切,病中才发现,身体对疼痛的反应竟然有 我无法控制的时候。那么,生命里是否还有更多的神 秘领域,也是我无法探知、无法控制的呢?我也感到 茫然了。 夜晚,我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思绪漫飞。一会儿 想到我不得不暂停的工作,一会儿又想到创新工场满 怀壮志为创业者付出的同事……想想才隔多久,我的 世界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我仿佛被禁闭在一间玻璃屋 里,虽然可以看到、听到外面的世界,但那个活色生 香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属于我。P12-14 <p>《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是李开复对过去17个月的调整和新生的总结与回顾,通过详尽而全面的叙述,书中真实、客观地披露了在治疗及休整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对过往几十年的人生进行了详实具体的总结与展示,文字优美,情真意切。可以说是李开复传记里最好的读本之一。</p><p><br/></p><p>李开复抗癌成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对社会公益事业的热爱,与家人及朋友的小故事等等,都是大众最感兴趣的,这本书把一个鲜活、真实、重获新生的李开复呈现给每个读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