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5.10
折扣购买: 现代物流运筹学(第二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精品教材·物流类)
ISBN: 9787300327860
王东辉,副教授,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教师,从事经济学基础与运筹学等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多项厅级科研课题,并发表核心文章多篇。出版《微观经济学简易案例教程》《微案例学经济》等多本教材,主持与参与厅级研究课题多项,参与完成省人社厅职业能力鉴定题库开发2项,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物流竞赛获奖多次。
关于物流一词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般认为,最早提出物流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阿奇·萧。1915年,他在 《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 “物流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物资经过时间或空间的转移,会产生附加值”,更是首次提出了 physicaldistribution(PD)的概念。
193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对物流的定义: “物流是指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流动的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这是物流最早的定义。
到了 20世纪 80年代末,人们对 “物流”的概念已经有了较全面深刻的认识,认为原来的 physicaldistribution作为 “物流”的概念,已经不够确切。因为它只能描述分销物流,而实际上物流不仅包括分销物流,还包括购进物流,生产、制造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再生物流等,应该是一个闭环的全过程,就像军事后勤管理 (logistics)所包含的内容一样广泛。工商企业界逐渐认识到用 “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更合适,
在 2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人们逐渐正式把 “logistics”作为物流的概念。此后,“logistics”逐渐取代 “PD”,成为 “物流”的概念和英文名词。
物流 (logistics)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设备,实现合理化服务模式和先进的服务流程。物流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所以物流是一种古老的传统的经济活动。
现代物流不仅单纯地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因此,现代物流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标,把制造、运输、销售等市场情况统一起来考虑的一种战略措施。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看作 “后勤保障系统”和 “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深度和广度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含义。
电商的快速崛起和行业的需求,对于仓储物流配送这一重要环节的需求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第三方公司在市场行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能够协助商家在终端和渠道端提供广泛的服务。这类企业的服务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发货,更重要的是需要站在商家的角度去做好仓储库存物流配送的工作,使电商整体流程形成良性发展。
现代物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2)现代物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的统一。
(3)电子商务物流是物流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