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教育科学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47.62
折扣购买: 幼儿体育活动怎样做:幼儿教师必读手册
ISBN: 9787519136543
姚蕾,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幼儿体育研究中心主任。日本顺天堂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科研方法概论》、《学校体育学》主讲教师,北京市本科优秀育人团队“卓越体育教师”主要成员。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通讯评审评委。《体育学研究》、《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北京体育大学学报》评审专家,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人体育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曾任三峡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主要从事学校体育及幼儿体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任职以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5项。已出版专著《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和教材《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等共计38部。在全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的《体育教学论学程》获北京市高等院校精品教材奖,科研成果曾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等。
第三章幼儿体育活动基本知识 二、幼儿体育活动的目标 (一)总目标 根据《规程》《纲要》以及《指南》中健康领域目标以及体育的特性,幼儿体育活动的总目标可以概括为:使幼儿具有健康的体态、安定愉快的情绪、一定的适应力、协调灵活的上下肢动作、灵活自如的双手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耐力,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分目标 1.情绪情感目标 (1)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的品质,使幼儿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初步养成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2)使幼儿心情愉快、舒畅,对不良的情感刺激有一定的忍耐力,可以随着活动的需要转换情绪和注意,能与同伴和睦相处。 2.动作发展目标 (1)促进幼儿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正常发展,使无生理缺陷和慢性病幼儿的身高、体重、胸围、血红蛋白、血压、心率、视力等处于正常状态,有良好的身体姿态。《指南》中对健康的体态标准做出说明,具体参见表3-1。 表3-1健康的体态标准 年龄3—4岁4-5岁5—6岁 目标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94.9—111.7厘米体重:12.7—21.2公斤女孩身高:94.1—111.3厘米体重:12.3—21.5公斤2.在提醒下能保持自然坐直、站直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0.7—119.2厘米体重:14.1—24.2公斤女孩身高:99.9—118.9厘米体重:13.7—24.9公斤2.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1.身高和体重适宜。参考标准:男孩身高:106.1—125.8厘米体重:15.9—27.1公斤女孩身高:104.9—125.4厘米体重:15.3—27.8公斤2.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2)发展和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和基本活动能力 (走、跑、跳、投、钻、爬、平衡等)。例如: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能连续跳绳、拍球;能双手抓杠悬空吊起20秒左右; 能连续行走1.5千米以上等。 (3)培养幼儿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有一定的适应寒冷、炎热、气温急剧变化的能力和抗病的能力。 3.心理与社会性目标 (1)促进幼儿感知觉正常发展。对上下、左右、前后、高低、长短、大小、远近、先后、快慢、横竖、宽窄等有良好的辨别能力;发展对自身运动的速度、力度、节奏、幅度等方面的感知觉能力。 (2)注意、观察能力和观察意识得到良好发展。在活动中能较好地集中注意力,不受外界无关因素的干扰,并能按要求及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能在成人引导下,有目的地正确选择观察对象、观察部位和观察位置,在观察过程中能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判断。 (3)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在人际交往方面,使幼儿愿意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交往,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在活动中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并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例如: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等。在社会适应方面,使幼儿喜欢并适应群体活动,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例如: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等。 三、幼儿体育活动内容 (一)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概述 1.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概念 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式,制定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旨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适宜游戏化的教学内容。 2.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特点 (1)基础性 基础性是指教师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所开展的体育活动内容都是层次较低的、较简单的、易做到的、必要的,能够为幼儿日后的体育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① (2)身体运动性 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与其他活动内容的最大差异在于其身体运动性,身体练习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是通过进行身体练习,促进肌肉本体感觉与动作记忆形成的过程。 (3)娱乐性与教育性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衍生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大部分内容被改编成游戏。游戏活动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在这种充满趣味性、竞技性的活动中,幼儿会经历竞争、合作、成功与失败,感受丰富而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从而促进心理发展。② (二)幼儿体育活动内容的分类 1.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分类 按照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可以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分为行走、奔跑、跳跃、投掷、攀登、悬垂、平衡、负重等。按人体基本活动能力进行分类,使得活动过程中动作的基本特征一目了然。 2.按身体素质的作用分类 身体素质是人体的各种机能在活动中的表现。按照身体素质来对幼儿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划分,可以分为速度、灵敏、速度耐力、力量、弹跳、柔韧等类型。其着眼点在于活动过程中对提高某项身体素质可能产生的作用。这种分类方式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与提高某种素质挂钩,可以使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和设计活动时有更明确的目标。 3.按运动项目分类 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大多是从体育项目发展而来的,活动方式、场地要求等都与其相应的运动项目相关联。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按照运动项目可分为篮球、足球、排球、体操、田径、武术等几大类。 4.按幼儿体育活动场地分类 按体育活动场地对幼儿体育活动内容进行分类,可分为田径场类、足球场类、篮球场类、户外类等。 5.按动作类型划分 将幼儿体育活动内容按动作类型划分,可分为基本动作技能、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器械活动和游戏。 6.按动作技能划分 将幼儿体育活动按照动作技能划分,可分为移动类技能、非移动类技能、平衡类技能以及操作类技能。 编辑推荐 1. 强调立德树人,回应时代需求。 2. 立足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帮助幼儿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与支持幼儿体育活动。 3.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幼儿体育指导用书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4. 覆盖幼儿身心发展评估及干预、活动安全及环境创设等内容,系统而详尽地梳理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