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作品集:经典常谈

朱自清作品集:经典常谈
作者: 朱自清|责编:王志标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18.00
折扣购买: 朱自清作品集:经典常谈
ISBN: 9787523102305

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1898年11月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童年时全家从东海移居扬州,1912年进入江苏省立第八中学(今扬州中学)学习。1916年中学毕业并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7年升入本科哲学系。1920年修完课程,提前从北大哲学系毕业。毕业后,在扬州八中、杭州一中、吴淞中国公学、宁波四中等校任教多年,后经俞平伯推荐,被聘为清华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1924年,诗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开始从事文学研究,创作方面则转为以散文为主。1928年的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编辑《〈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并撰写《导言》。1938年3月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并当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1946年11月担任“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召集人。1948年8月12日,因患胃病(胃穿孔)逝世,享年50岁。 朱自清不仅是学者和教授,更是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与人合作创办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诗刊,加入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首抒情长诗——《毁灭》,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对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  

内容简介

精彩书摘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分赋为四类。“杂赋”十二家是总集,可以不论。屈原以下二十家,是言情之作。陆贾以下二十一家,已佚,大概近于纵横家言。就中“陆贾赋三篇”,在贾谊之先;但作品既不可见,是他自题为赋,还是后人追题,不能知道,只好存疑了。荀卿以下二十五家,大概是叙物明理之作。这三类里,贾谊以后各家,多少免不了屈原的影响,但已渐有散文化的趋势;类中的司马相如便是创始的人。——托为屈原作的《卜居》《渔父》,通篇散文化,只有几处用韵,似乎是《庄子》和荀赋的混合体制,又当别论。——散文化更容易铺张些。“赋”本是“铺”的意思,铺张倒是本来面目。可是铺张的作用原在讽谏;这时候却为铺张而铺张,所谓“劝百而讽一”。当时汉武帝好辞赋,作者极众,争相竞胜,所以致此。扬雄说,“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诗人之赋”便是前者,“辞人之赋”便是后者。甚至有诙谐嫚戏,毫无主旨的。难怪辞赋家会被人鄙视为倡优了。 ——(摘自《辞赋第十一》) 旧传早的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和苏武、李陵诗;说“十九首”里有七首是枚乘作,和苏李诗都出现于汉武帝时代。但据近来的研究,这十九首古诗实在都是汉末的作品;苏李诗虽题了苏、李的名字,却不合于他们的事迹,从风格上看,大约也和“十九首”出现在差不多的时候,这十九首古诗并非一人之作,也非一时之作,但都模拟言情的乐府。歌咏的多是相思离别,以及人生无常当及时行乐的意思;也有对于邪臣当道、贤人放逐、朋友富贵相忘、知音难得等事的慨叹。这些都算是普遍的题材;但后一类是所谓“失志”之作,自然兼受了《楚辞》的影响。钟嵘评古诗,“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因为所咏的几乎是人人心中所要说的,却不是人人口中笔下所能说的,而能够那样平平说出,曲曲说出,所以是好。“十九首”只像对朋友说家常话,并不在字面上用工夫,而自然达意,委婉尽情,合于所谓“温柔敦厚”的诗教。到唐为止,这是五言诗的标准。 ——(摘自《诗第十二》) 韩愈,邓州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宪宗时,他作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被贬;后来官至吏部侍郎,所以称为韩吏部。他很称赞陈子昂、元结复古的功劳,又曾请教过梁肃、独孤及。他的脾气很坏,但提携后进,是热肠。当时人不愿为师,以避标榜之名;他却不在乎,大收其弟子。他可不愿作章句师,他说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他实是以文辞为教的创始者。他所谓“传道”,便是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的道;所谓“解惑”,便是排斥佛老。他是以继承孟子自命的;他排佛老,正和孟子的距杨、墨一样。当时佛、老的势力极大,他敢公然排斥,而且因此触犯了皇帝。这自然足以惊动一世。他并没有传了什么新的道,却指示了道统,给宋儒开了先路。他的重要贡献,还在他所提倡的“古文”上。 ——(摘自《文第十三》) 1.《语文》八年级下名著导读重大变化,朱自清先生名著《经典常谈》入选。 2.本书以1946年初刊本为底本,经整理,版本可靠,编校质量优秀。 3.精编精校多条注释无障碍阅读, 增加导读备考手册,帮助考生梳理知识点,对考点进行分析,加深学习效果,全方位满足学生自我检测需要。 4.朱自清30年教学精髓,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 5.八年级下推荐阅读 学国学、学写作,朱自清写给大众的国学读本,一本书读透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深入解读名著阅读重难点,名师推荐·全新解析·阅读,荟萃各地经典考题新拟多种创新题型,名著备考重点\难点\考点一册通。 6.装帧精美,无异味。颜色亮丽,版式舒朗,纸张手感良好,进行了护眼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