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作者简介
索达吉堪布仁波切,生于1962年,依止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为根本上师,驻锡于喇荣五明佛学院。多年来,堪布不仅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了汉语,而且还将汉文典籍译成藏文,使*多的人不会因语言障碍,而错失珍贵的人类文化精髓。 从2010年起至今,堪布*邀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港大以及哈佛大学、华盛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众多**外高校演讲,并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深入浅出地展示佛教奥秘,引导大家正确面对学业、情感、工作、人生等问题。一直以来,还和诸多海内外科学家一道对宏观、微观的生命科学,以及环保、和平、道德等方面理念深入探索,希望提升一切生命的福祉。 堪布常说:“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内容简介
1.伟大和渺小只有一念之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 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 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很多人总是贪执自己的目标,达不到时就会去羡慕他人,过去叫“榜 样”,**叫“偶像”,觉得别人比自己**,总想成为别人。 就像庄子的《秋水篇》中所说:一只脚的夔,**羡慕多脚的讅能够 行走;讅,又羡慕没有脚的蛇跑得很快;蛇,羡慕没有形体的风行得*快 ;风,羡慕人的目光特别快;目光,又极为羡慕心的快速,心一转念就到 了。佛经中也说:“一切当中,心是*快的。” 还有一则寓言,也阐述了这个道理: 有只小老鼠,觉得自己太渺小了,特别希求*伟大的东西。 有一次,它抬头一看,天空广阔无垠,就觉得天是*伟大的,于是对 天说:“你是不是什么都不怕?我这么渺小,你能给我勇气吗?” 天告诉它:“我也有怕的,我*害怕乌云。因为乌云能遮天蔽*,它 遮住我的面容时,我什么都看不见了。” 小老鼠觉得乌云*了不起,就去找乌云:“你能遮天蔽*,应该是* 伟大的。” 乌云说:“我也有怕的,我*怕狂风。好不容易把天遮得密密的,大 风一吹,就把我吹散了。” 小老鼠又跑去找风。风说:“我也有怕的,我*怕墙。地上有堵墙的 话,我根本绕不过去,所以墙比我厉害。” 小老鼠就跑去找墙:“你连风都挡得了,你是不是*伟大的?” 墙说了一句令它**惊诧的话:“我*怕的就是老鼠。因为老鼠会在 我的下面钻洞,总有**,我会因若干个鼠洞而轰然倒塌。” 这时候,小老鼠恍然大悟:找来找去,整个世界都找遍了,原来,* 伟大的就是自己。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能因为看到别人好 ,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再伟大的人 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渺小的人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不必拿别人的优势,来和自己的短处比。你的长处,或许是他 人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2.追求错了当然痛苦 “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以 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死离自己很远,临 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眼下的幸福。” 天地之间,一切都在变化,身体、财富、名声、亲眷等皆为无常,生 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有自己的心才与自己生死相随。 从前,有个商人娶了四个妻子:四夫人*得丈夫*爱,丈夫对她言听 计从;三夫人是经过一番辛苦追求才得到的,所以丈夫常带在身边,甜言 蜜语;二夫人与丈夫天天见面,犹如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大夫人像个女 仆,毫无怨言地任由使唤,但在丈夫心目中没有地位。 **,丈夫要远行,问四个妻子谁愿意跟他去。 四夫人说:“不论你怎么疼我,我都不想陪你去。” 三夫人回答:“连你*爱的四夫人都不愿去,我为什么陪你去?” 二夫人说:“我可以送你到城外,但不想陪你去那么远的地方。” 只有大夫人说:“不管你去哪里、走多远,我都会陪着你!” 这个故事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爱的四夫人,代表我们的“身体”。人活着的时候,对这 个身体*为重视,可是死了以后,它却没有办法跟随自己。 三夫人代表我们的“财富”,不论多么辛苦积累起来,死时都不能带 走一分一厘。 二夫人代表世间的“亲友”,他们*多在我们死时哭泣,把我们的尸 体掩埋。 大夫人则代表我们的“心”,它和我们的关系*密切,但也*容易被 忽略,反而将精力全部投注于身外之物上。 所以,有智者说:“人的奇怪之处真是太多了:急于成长,然后又哀 叹失去的童年;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用金钱恢复健康;活着时认为 死离自己很远,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够;明明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 眼下的幸福。” 一个人若能懂得万法无常,缘合则聚、缘灭则散,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就会显得尤为灿烂;对世间的名利,不会疯狂去追逐;就算遭遇到不幸 ,也不会感到一片*望。 熟悉无常,接*无常,可以让我们身心开阔,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 斤斤计较、怨天尤人。 3.乐观、悲观一念之间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 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 有花。 前不久,一位居士打电话跟我说:“堪布,我*近一直感觉情绪低落 ,十分悲观,所以想换个好点的环境,可能对调整我的情绪会有帮助。” 听了他的话,我想起了一个故事: 一位父亲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起名叫乐观、悲观。 这两个孩子从小在同一环境中长大,却拥有两种不同的性格:乐观不 论遭遇何种艰难,都活得十分快乐;悲观就算一帆风顺,也时刻心绪沉重 。 父亲因给儿子起名不公,深深感到自责。为了补偿悲观,他将乐观放 在一堆牛粪中,而将悲观放在一堆珍宝玩具中。 过了一段时间,父亲去观察他们两个。出乎意料的是,乐观在牛粪中 玩得十分开心,他告诉父亲:“既然您让我在这里,牛粪中就一定有什么 宝贝,我正在想办法把它找出来。” 令父亲大失所望的是,可怜的悲观仍伤心地坐在一堆珍宝中,很多玩 具因为他的愤懑而被摔坏。 父亲终于明白了:想扭转人的情绪,依靠外境是于事无补的。要从悲 观转为乐观,只有调整自己的内心。 其实,整个世界,全部是我们心的显现。心态不同的话,即便是对同 一事物,看法也会有天壤之别: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 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面对同样的一朵玫瑰,悲观者会哀叹花下有刺,而乐观者会赞叹刺上 有花。 可见,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哲学家爱默生 也说:“生活的乐趣,取决于生活者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作或地点。” 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如意事十有**。如果不能正视这些痛苦,一味 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这无疑是不现实的。 所以,我们不论身处什么环境、不论遇到什么挫折,与其一味地抱怨 外境,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 P14-19
★一部读后能改变你当下命运,生死无憾的当代藏地幸福学心经!
★***书《**生死书》的作者索甲仁波切由衷**:“索达吉堪布是一位有成就的学者、**的上师,我由衷地**这本书。”
★**演员,《甄环传》女主角 孙俪 倾情**:“学习佛法,能*智慧地面对人生之苦!”
★北大、复旦、港大等**高校极*欢迎的心灵讲师
★谨将此书献给深陷生、老、病、死之苦的人们,愿他们从多方面洞察痛苦的真相,在佛陀的加持下离苦得乐,获得真实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