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王府/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作者: 王梓|总主编:段柄仁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60
折扣购买: 王府/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
ISBN: 978720006043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亲王府建筑 亲王府中,按照府制规定来衡量,裕亲王府是最 标准的一座亲王府。该府为敕建,完全按照规定修建 。 据康熙《大清会典》记载:“康熙六年建裕亲王 府,大门一座五间。正殿一座七间。东西配楼二座, 每座九间。左右顺山房二座,每座三间,牌坊门一座 。寝殿一座七间,抱厦五间。东西配殿二座,每座五 间。南北厢房二座,每座三间。后楼一座七间。随楼 转角房二座,每座八间。” 潜龙邸王府,实际上也是亲王府,只不过是该亲 王府曾诞生过未来的皇帝,皇帝登基后,便将亲王府 称为潜龙邸王府而已。因此,在其建筑格局上和亲王 府的形制是相同的。 摄政王府,在其府的建筑上没有明确的府制规定 。因此,其建筑格局无法评说。从历史曾存在过的两 座摄政王府来考量,也只能将其归入亲王府中。以清 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所居之府来说,该府位于皇城之内 ,曾幽禁过明代景泰皇帝,英宗皇帝复辟后又曾于该 处大事建筑,成为了独立的宫殿群。多尔衮的摄政王 府,就是在此基础上稍加修建而成。在今天的遗存中 ,有几个大殿的数字可作参考:一是殿基高敞,去地 丈余;二是大殿面阔7间,前出厦3间,进深3间。清 末的摄政王府,由于地位高于亲王,以示区别而另建 ,共拟建房1505间,有殿宇、房屋、宫门等295座。 从这几个数字中,可以看出:第一,去地丈余的基高 ,与顺治朝对亲王府规定10尺的基高,大体差不多; 第二,面阔7间的大殿,与亲王府制所定大殿的间数 也一样;第三,大殿的3间抱厦和3间进深问题,府制 中未见此类规定,其他亲王府中的正殿也未见此类建 筑,但在豫亲王府中有大殿进深3间以及礼亲王府和 裕亲王府中的后寝建筑中有抱厦述及;第四,清末的 摄政王府共有房1505间,比其他亲王府的房屋数多出 许多,如裕亲王府300多间、礼亲王府500多间、郑亲 王府约900间,相差600至1200间,但郑亲王府与裕亲 王府也相差约600间。因此,摄政王府与亲王府的建 筑格局大同小异,也只是规格上比亲王府稍高、房间 数稍多罢了。鉴此,要了解摄政王府的建筑格局,以 亲王府为参照即可。 (四)郡王府建筑 郡王府中,按照府制规定来衡量,恂郡王府中路 的主要建筑(即主轴线上建筑),是很标准的一座郡 王府。 据记载,该府正门面阔5间,大殿面阔5间,有丹 墀,配殿面阔5间,后殿面阔3间,后寝面阔5间,后 罩正屋面阔5间。 (五)附属建筑 1.花园 有些王府建有花园,有的没有。 带有花园的王府,其位置有所不同。如礼亲王府 的花园在府的西部,敬谨亲王府的花园在府之中部, 肃亲王府的花园在府的西部及府的西北处,裕亲王府 的花园在府的东北处,恭亲王府的花园在府的后部等 等。 郑亲王府的花园,名惠园。据《履园丛谈》记载 :“惠园在西单牌楼郑亲王府,引池叠石,饶有幽致 ,传是李笠翁手笔。园后为雏凤楼,楼前为池,其后 即内宫门。后有瀑布,高丈余,其声琅然可听”。据 《啸亭杂录》记载,园是德沛袭爵后所建,王邸之园 ,以郑王园亭最优。据此可知,郑王府在顺治朝初建 时,并无花园,是其后裔在乾隆朝才兴建的。可惜今 已毁坏殆尽了。 花园是最能体现王府的艺术特点的部分。据《道 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京师园林,以各府为胜, 如太平湖之旧醇王府、三转桥之恭王府、甘水桥北岸 之新醇王府,尤以二龙坑之郑王府为最有名。其园甚 巨丽,奥如旷如,各极其妙。闻当年履亲王府之园亦 甚美……” 但在清前、中期,王府花园的面积都比较小。到 清后期,花园的占地面积就相当可观了。以恭亲王府 为例,其府邸部分占地面积3.1万平方米,名萃锦园 的花园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均有轴线形成中、东 、西三路。 下面,我们再从根据杨乃济先生绘图而改绘之《 醇亲王府及花园图》,以视觉来感受和对比一下府邸 部分和花园部分的大小比例。 P33-35